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养肝中药

58726次浏览

对于中医来说。中医重用活血化瘀药来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所以用中药来养肝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一个方法,中药如丹参、紫草、益母草、红花、赤芍等都是养肝“神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谈到肝都是比较害怕的,肝病给患者带来的困扰远不止身心上的痛苦。而人们对肝病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一味肝病不能够预防,其实肝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因此,定期的肝病检查,早发现,早预防,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合理用药尤其重要。随着中医药的突起,很多中药为肝病患者带去了很好的疗效,那么养肝的中药都有哪些呢?下面将进行具体的一个介绍:
  活中人们谈“肝”色变,肝病给患者带来的困扰远不止身心上的痛苦。目前,人们对肝病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据专家介绍,肝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因此,定期的肝病检查,早发现,早预防,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合理用药尤其重要。随着中医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特色治疗肝病作为先驱异军突起,将逐渐为肝病患者带来福音。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肝病世界,见证中医药治疗肝病的奇效。
  1、红枣:有调查发现,肝功能较差的人群每天喝一杯大枣水,持续一周就能达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2、决明子:决明子有清肝泻的作用。
  3、五味子:五味子对肝损害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4、黄芪:黄芪有降血压、保肝笑言的作用。尤其适合身体虚胖的人群。
  5、枸杞:枸杞中的多糖对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促进肝损伤的修复。
  6、西洋参:西洋参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7、菊花:菊花清热解毒,养肝明目,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疗效。由于菊花性味清凉,又能平肝祛风,所以也是治疗头目风热的常用药。常用于外感风热而发生的头疼目痛,肝阳上升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

相关推荐

02:16
五子衍宗丸的功效与作用
五子衍宗丸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它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盐车前子五味药材组成,辅料为蜂蜜。主要用于治疗肾虚精亏所致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等问题。还有助于提高精子密度、精子活力,进而提高男性生育能力。如果男性在备孕期间,出现精子质量变差,影响受孕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五子衍宗丸,可以改善精子活力,增加精子数量,从而提高受孕率。服用五子衍宗丸过程中,要注意节制房事;有慢性病比较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饮酒,禁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
01:32
中成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一般中成药都是早晚饭后一小时温服为好,也有少数中成药是饭前吃。一般的都是饭后一小时服用为好,但是也有少量的中药是饭前吃,比如说治疗便秘的,要饭前一小时吃,其他的一般是早晚饭后一小时温服,可以发挥较好的疗效。一般的中药对胃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饭后吃就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所以饭后吃,对胃肠可以减少刺激,饭后服用比较好。病不一样,吃药也有饭前吃的,饭前吃的比如治疗大便秘结的,就饭前服用,比如说麻仁润肠丸,这些就饭前服用,要是一般的调理脾胃的药,有的是饭后吃为好。
01:57
三伏贴三伏以外时间能贴吗
三伏贴在三伏天以外的时间可以贴,但是效果不好。三伏贴主要是治疗虚寒性疾病比如说受寒引起的咳嗽感冒,免疫力下降,虚寒性胃病,虚寒性一些关节炎等等这类疾病。它是借助于三伏天的时候,气温很高,阳气很盛,然后我们用一些温热通络的药物,把人体的经络疏通,把太阳的热量引入人体,让人体的阳虚症状得到缓解,补充人体的阳气,相应的这些由于阳虚引起的疾病都会得到缓解。如果是在三伏天以外的时间贴的话,就没有阳气引入人体,如果是冬天贴的话,更加阳气虚弱,没有阳气引入人体,贴三伏贴也就毫无意义。
桑叶泡水喝减肥吗
桑叶泡水喝有一定的减肥效果,它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可改善水肿的症状。而且桑叶还可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等,也有排毒瘦身的效果。不过这种方式只能作为减肥的辅助方式,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减肥效果更佳。
小儿咳嗽可以空腹喝板蓝根颗粒吗
小儿咳嗽是不可以空腹喝板蓝根的。板蓝根实际上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对于风热感冒的时候可以用,风寒感冒或者其他感冒导致的咳嗽,是没有效果的。小儿咳嗽是呼吸道症状,可以分为感染性咳嗽、非感染性咳嗽。非感染性咳嗽,肯定是不能吃板蓝根的。感染性咳嗽引起的感染性因素,导致咳嗽不推荐应用板蓝根颗粒。感染导致小儿咳嗽需给予对症治疗,根据病原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03

56318次收听

山芋的功效
山芋的功效之一是通便排毒,可以预防和治疗便秘、痔疮等肛肠疾病,再就是可以补中益气,使食欲和消化能力增强,并且能够美容养颜以及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除此之外,山芋防治动脉硬化的效果也很不错,并且能够辅助降低血压。
吴茱萸敷脚心的功效
吴茱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草,但是在中医的理论中这并非是一无用处的野草,而是一种具有强大药物治疗效果的中草药。随着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统中医也越来越重视,其中的各种药方深受人们的青睐,而吴茱萸就是一种被人们用来治疗疾病的代表之一。
甘草茶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茶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效果,很适合在夏季饮用,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健康;适当的饮用甘草茶,还具有补脾益气、美容养颜和利尿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排出体内的毒素。除此之外,甘草茶可以治疗痰多咳嗽的症状,对咽喉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还可以去除身体内的寒热邪气。
02:19
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
艾叶泡脚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的作用,对于身体保健有很大的好处。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一、若有畏寒肢冷,手脚冰凉的症状,尤其是经行时,小腹冷痛的女性,可选择用艾叶泡脚。二、若外感风寒,鼻流清涕,可用艾叶热水泡脚至微微有汗,切不可大汗淋漓,否则汗孔大开,更易感受外邪。艾叶泡脚不要时间太久,以半小时内为宜,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若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艾叶泡脚能够温经散寒止痛,对于宫寒,痛经及外感风寒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应注意避免出汗过多及泡脚时间过多,凡是体内有热的患者,如经常口臭或者面部生痤疮者,要禁艾叶浴足。
02:07
黄芪治什么病
黄芪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其药用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历代中医常用的一种补气药,有补药之长的称号。其性味甘微温。功效为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益气,利水,益气摄血、益气活血、脱毒排脓等,临床常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诸证,气虚不固而出现的自汗、卫表不固、易感外邪者,气虚不能代谢水湿所致的水肿,气虚不能摄血所致的吐衄、崩漏,便血、紫癜等,气虚血瘀所致的肌肤麻木不仁,中风偏瘫,胸痹心痛,气血不足,脓成不溃。或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等症。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益气利水,益气摄血,益气活血,脱毒排脓,主要应用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血糖血压疾病的治疗中。
何首乌的副作用有哪些
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引起腹泻。何首乌是一味非常好的补益药物。但是其中它含有蒽醌类,如果长期大量过量的服用势必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比较常见的是容易引起腹泻,长期大量的服用,而且不跟其它药物配伍可能会引发结肠黑变病,就是我们做肠镜的时候,肠子变黑了,这种疾病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它是癌前疾病。所以,何首乌是不建议长期大量单味药服用的。而且何首乌不建议生用。有文献报道,说这个何首乌有可能导致肝损害,但是也可能跟这个药物的批号、质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吃何首乌的时候:第一,不要单味药长期大量服用。第二,如果你已经有了这个药物性的肝性疾病或者其它的肝脏损害性疾病,就有一些肝病的基础病,那就尽量不要吃何首乌。如果您还拿不准,也吃了一部分的何首乌,也可以检测肝功,这样就不会有过分的担心。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13

58952次收听

杏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下气止咳、平喘,疏散肺经风寒、痰湿。杏仁是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它的味道是比较苦的,性温,有小毒,一般归于肺经和大肠经。因为杏仁苦,所以它能降,温它能散,而且杏仁它因为是油脂类含量比较多,所以它是比较润的,既可以下气止咳、平喘又可以疏散肺经风寒、痰湿,而且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内服一般是五到九克,可以治疗风寒感冒,比如中药的经典方剂杏苏散,当然它还可以配合其它的药物治疗风热咳嗽,比如有经典方剂讲桑菊饮,包括它还可以治疗肺热、咳嗽引起的发烧一些发热性疾病。比如经典方剂麻杏石甘汤,而且杏仁它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还可以治疗肠燥便秘,比如说润肠丸,杏仁主要给它归纳起来,它就是可以化痰通便,当然还可以配合其它的药物进行加减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19-11-13

66222次收听

红参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禁忌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中药红参的功效主要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作用主要为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有补气安神益智之效。可单用,也可以配伍生地、丹参、酸枣仁等养血安神药物同用,如天王补心丹。用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及消渴等症,有益气生津之效。治疗身热汗多、口渴、脉虚,一般可以和石膏、知母等配伍,也可以和天花粉、生地黄、黄芪等药物配伍治疗消渴症。对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红参也有明显的疗效,一般可以配伍白术、茯苓、甘草等。对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脉虚自汗,人参也能补益肺气,可配伍黄芪、五味子等药物同用。使用人参的过程中注意不能喝茶,吃萝卜。同时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如果使用人参的过程中出现腹胀,就可以使用莱菔子汤来缓解症状。
语音时长 01:35

2019-07-23

65600次收听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及用法中药禁忌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中药巴豆的功效主要有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它的主要作用有:用于寒积便秘等症。巴豆辛热,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其次可以用于腹水膨胀。本品有很强的峻下逐水退肿的作用,可用巴豆、杏仁、炙黄治胃脘腹。另外,巴豆还可以用于寒食结胸及喉痹痰阻。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治疗痰涎壅盛、胸膈窒闷,肢冷汗出之寒实结胸者,一般可以考虑与贝母、桔梗同用。治疗喉痹痰涎、壅塞气道、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欲死者,可单用巴豆去皮,线穿纳入入喉中,迁出即苏。最后巴豆也可以用于治疗痈肿成脓未溃及疥癣恶疮。本品有蚀腐肉、疗疮毒的作用。治疗痈肿成脓未溃,常与乳香、没药、土鳖子等同用。用法用量:一般入丸散服,每次考虑零点一到零点三克。一般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药物毒性。外用的时候需要适量。另外禁忌:孕妇及体弱者禁用。另外本品畏牵牛。
语音时长 01:51

2019-07-23

51517次收听

中药熬糊了重新加水还能熬吗
中药在熬糊之后,由于其有效的成分,已经遭到破坏,因此再加水熬,已经无法起到治疗效果了,甚至还可能加重病情,这种情况下可以换一副药,重新再熬煮一次。在熬煮中药之前,应先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熬煮过程中,可适当搅拌药材,避免熬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