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艾灸耳朵的功效与危害

75896次浏览

艾灸耳朵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等功效,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烫伤或加重炎症。艾灸耳朵的功效主要有缓解耳部疼痛、改善耳鸣、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治疗中耳炎、调节神经功能等,潜在危害包括皮肤灼伤、感染风险、过敏反应、加重耳部疾病、延误病情等。

1、缓解耳部疼痛

艾灸耳朵产生的温热效应能够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因风寒湿邪引起的耳部疼痛。对于非感染性耳痛,如外耳道受凉后出现的隐痛,艾灸可帮助散寒通络。操作时需注意艾条与皮肤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若疼痛伴随红肿热痛或流脓,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

2、改善耳鸣

中医认为部分耳鸣与肾阳不足或气血瘀滞有关,艾灸耳朵可通过刺激耳周穴位如听宫、翳风等调节气血。适用于长期劳累、压力大导致的轻度功能性耳鸣。但突发性耳鸣或伴有听力下降时,需优先排除突发性耳聋等器质性疾病,盲目艾灸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3、促进血液循环

艾灸的热辐射作用能扩张耳部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有助于改善耳廓冻伤或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发凉、麻木症状。老年人群耳部末梢循环较差者,适当艾灸可起到保健作用。但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迟钝者须谨慎,易因温度感知异常导致烫伤。

4、辅助治疗中耳炎

对于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艾灸配合正规药物治疗可减轻耳闷胀感。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开急性感染期。艾烟中的挥发成分可能刺激黏膜,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禁用,否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或鼓膜穿孔风险增加。

5、调节神经功能

耳部穴位与人体多个系统存在反射联系,艾灸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失眠、焦虑有一定辅助效果。操作时应选择耳垂、耳背等肌肉较厚部位,避免直接灸耳道。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经专业中医评估后操作,避免不当刺激引发不适。

进行艾灸耳朵前应清洁局部皮肤,避开破损或湿疹部位。艾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防止寒邪入侵。若出现皮肤红肿、水疱需立即冷敷处理,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老年人与儿童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单次艾灸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宜。耳部结构复杂,伴有眩晕、剧烈疼痛或听力骤降等症状时,须立即停止艾灸并接受专科检查。

相关推荐

针灸后多久能按摩
针灸和按摩都是中医的外治方法,针灸以后多长时间能按摩,这就是两个科室,或者两个专业不同的看法了。从针灸角度来说,还是希望先按摩后针灸,因为先按摩了以后,肌肉比较松弛,这时候扎针疼痛感会减轻,针灸的疗效会好一些;而从按摩角度来说,是希望先针灸后按摩的,因为针灸之后气血运行的会更好,按摩的疗效也会得到更好的体现。所以谁先随后并没有太大关系,针灸后一般休息20-30分钟就可以按摩了,因为针灸后局部的针感还是比较强的,20-30分钟之后,这个针感慢慢消退,这时候再进行按摩,按摩的效果会好一些,按摩的作用也会更加突出,所以针灸不要马上按摩,休息一会再按摩最好。
语音时长 01:23

2021-06-25

103690次收听

针灸推拿能治什么病
针灸推拿能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也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可通过针灸推拿的方式来治疗。
02:05
针灸晕针怎么办
有些朋友在扎针灸的时候会出现晕针的情况,作为针灸医生会首先把扎了针拔掉,然后让患者平躺在一个通风保暖的地方,让他好好的休息,一般情况下休息20分钟症状也就缓解了。如果还没有缓解,可以让患者喝像糖水、葡萄糖水来补充能量。而对于患者来说,要避免晕针的出现,也就是在扎针之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首先不可以情绪过于激动,另外还要注意不可以空腹扎针,也不要刚刚吃完饭就扎针,还有扎针的时候要放松。因此晕针并不可怕,出现了晕针慢慢处理也就好了
02:11
扎完针灸多久能洗澡
扎完针会建议病人4个小时以后再洗澡,因为扎针会在皮肤表面留下针孔,而针孔的闭合大概需要2~4个小时、等针孔闭合了再沾水,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损害。如果刚刚扎完针就沾水,尤其是沾凉水,寒气会顺着针孔进入体内,影响扎针的效果。一般扎针会选择上午或下午,洗澡一般放在晚上,时间差比较合适。但扎完针不要马上运动,因为马上运动会出汗,出了汗就会洗澡,这个时间段可能是在4个小时以内。
02:06
针灸减肥的原理
针灸减肥的原理主要就是调理脾胃,针灸可以帮助强健脾胃,把这些物质慢慢地排出去,所以针灸的主要目的是调养脾胃。而且针灸还可以帮助脂肪重新分布,很多时候针灸减肥的时候发现体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腰围变小了,这就是一种脂肪的重新分布,针灸减肥的同时还要少吃、多运动,就像攒钱一样增收节支,钱就多了,增支而节收钱就少了,吃的少消耗的多,人是胖不起来的,只有吃的多消耗的少,才会慢慢变胖,因此在扎针的同时,还是要少吃多运动,再配合扎针效果才会更好。
02:11
针灸的好处与坏处
针灸的好处是很多的,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针刺和艾灸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可以温中补虚,可以活血通络,可以通经止痛,还可以调畅气机、调畅神志,针灸没有毒副作用的。那么,针灸有什么坏处呢,针灸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局部皮下的出血,出现淤血、血肿这样的情况。还有针灸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损伤脏器,比如说气胸,出现了针灸导致的气胸,也会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大家扎针的时候,完全可以安心放心的去治,不用过多的担心它的坏处或者不良反应。
神经官能症针灸有用吗
神经官能症针灸治疗有用,对于该病病情具有缓解作用,能够改善疾病症状,只是不同的症状需要针灸的穴位有所不同。在针灸治疗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一些基本的事项,最好是在医生的专业操作下进行,同时针灸时把握好时间。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后注意什么
一般在针刺过后,特别是鼻子的穴位,不要用冷水去冲它,休息时间可以用毛巾蘸温水去温敷这些穴位;饮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寒凉的东西;需要养脾胃;另外增强锻炼。过敏性鼻炎也是很常见的疾病,经常会鼻子塞、流鼻涕、打喷嚏,遇到一些异物就比较敏感。在现代医学里面,鼻炎也是一个慢性,比较难治好的病。但是在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里,通过针刺鼻部的穴位,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刺的穴位晚上温敷的时候,还要再去感受一下穴位,白天被针刺的感觉和过程,重新回味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增强针刺的内在调节作用。通过神经的反应,已经进入了大脑,进入了中枢神经调节系统,在里面进行循环调节。另外鼻炎跟肺气的疏导有关,所以要注意调节肺气,如舒畅肺气,可以练习一下唱歌,练习一下呼吸、吐纳。另外,鼻子跟脾胃也有关系,还要保养脾胃,脾胃跟肺是相生的,培土生金,肺的开窍于鼻,所以鼻子里面如果鼻涕多,痰多就跟脾胃有关。所以通过肺气,平时可以按摩一下背部的风门、肺腧,这些穴位进行拍打,也是可以能够帮助肺气的疏导,然后才能促进鼻子的恢复。所以中医讲,器官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治鼻子不仅仅是鼻子,还有肺、人的经脉、脾胃,都要进行一些同步的调整。另外增强一点身体体能的锻炼,能够更好的去促进脾胃的功能,然后促进肺鼻的康复。
语音时长 02:40

2020-04-22

55547次收听

03:54
艾叶泡脚的好处
解表散寒、温阳通络、祛寒止痛。艾叶本身特点是辛、苦、温,入脾肝肾三经。辛辣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所以能够治疗感冒。受凉感冒后,鼻塞、鼻流清涕,大量清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痛或伴发烧,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温度热一点泡到身体发汗,达到解表散寒的作用,能够促进感冒很快痊愈。另外艾叶可以温阳通络、祛寒止痛。如腰痛、膝痛、关节疼痛等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炎、中老年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都可以用艾叶泡水治疗。艾叶泡脚有很多好处,艾叶芳香能够驱赶蚊虫,避免蚊虫叮咬。需要注意泡的过程中注意防寒保暖,心脏病、静脉曲张泡的时候不要温度过高,时间不要过久,艾叶泡脚可以增强抵抗力,改善末梢循环。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首先,针灸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能够调节阴阳平衡,能够扶正祛邪以及能够疏通经络等,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改善;其次,针灸的坏处,一旦出现操作不当就有可能会诱发一些传染病。此外,也有可能会诱发局部皮肤过敏这种现象的发生。
内热可以针灸吗
很多人都认为针灸是用来疏通经络,确实是有时候针灸可以止痛,可以疏通经络,但实际上针灸也可以泻火。泻火的穴位一般都是中医所说的荥穴,井荥输经合的荥穴,它能够起到泻火的作用。比如说还有一些督脉的一些穴位也可以泻火,像大椎穴,低头的时候摸到的特别凸起的骨头节下面就是大椎穴。大椎穴在肺部感染发烧的时候,用它来点刺放血,效果特别的好。此外还有像合谷穴,合谷穴是在大拇哥和食指之间的交叉部位,也称之为虎口,这个穴位对头面部的一些火热,鼻炎、咽炎、牙齿肿痛等等也有很好的泻火作用,此外还有泻肝火的太冲穴,泻胃火的厉兑穴在足背,太冲穴在足大趾和足次趾之间的缝隙,厉兑穴在足二趾和足三趾之间的赤白肉际的缝隙,前者可以泻肝火,后者可以泻胃火,肝火当然就是指经常暴躁易怒这种的状态,按揉一下太冲穴,有的病人还会觉得比较有压痛的感觉。胃火是经常病人会觉得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等,按压一下厉兑穴也有一定的泻胃火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27

61857次收听

艾灸注意事项
说起艾灸,大家可能不陌生了。用艾入药,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艾叶的药用价值。艾灸虽然很好,但是在艾灸的时候也有很多注意事项,注意艾灸的时间,注意穴位的准备性,注意艾灸时的温度,另外艾灸后不要立马洗澡,注意保暖。
艾灸可以天天做吗
对于这种艾灸的理疗,现在收到很多人的欢迎,而且现在做艾灸的地方有很多。这种艾灸是可以天天做的,因为艾灸的原理很简单,对患者的身体没有伤害,而且做的时间会方便。但是建议患者在夏天的时候做,因为夏天做治疗的效果好。
高血压怎么艾灸
艾灸治疗高血压效果良好,部分的患者再辅以艾灸后血压可以逐渐稳定,以至于恢复正常。在高血压的艾灸治疗中,采用周期治疗法,以八天为一个周期。第一天艾灸中脘、足三里穴;第二天艾灸环跳、阳陵泉穴;第三天艾灸风市、申脉穴;第四天艾灸肩髃、曲池穴;第五天艾灸风池、悬钟穴;第六天艾灸身柱、阳关、三阴交穴;第七天艾灸委中、照海穴;第八天艾灸百会、痖门穴。一般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前七天的艾灸穴位中,建议患者灸四个疗程以后再开始灸第八天的穴位。因为灸百会、痖门对降压以及减轻头晕、头痛等症状具有疗效。而灸之过早会因为经脉未通,艾火不能流行聚于头部,而使头晕等症状加重,因此建议先灸通中下部的穴位,在加灸头部穴位。在以上穴位艾灸的同时,建议患者每天还要灸神阙穴30分钟。
语音时长 01:32

2019-04-22

53709次收听

针灸埋线指的是什么
针灸埋线是针灸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选择脂肪比较丰厚的部位,如腰部、腹部,大腿,把可吸收的羊肠线,通过特定的针具埋在穴位下面,起到燃脂、紧致、治疗疾病的作用。在美容减肥领域以及一些病症上,都会使用得到。
语音时长 01:12

2018-04-26

5456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