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和中成药有哪些区别

发布时间:2019-07-0980132次浏览

中药和中成药的区别主要是体现在制作工艺方面,其中中成药是经过切制、炮炙以及其它一系列加工处理而制作成的药物,而中药只需要简单加工即可。除此之外,两者在服用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且药物性状有一定的区别之处。

中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其具有副作用小的优点,所以很多患者在确诊之后都会优先选择服用中药进行调理。而此时就面临中药或者中成药的选择问题,如果了解两者的区别,则更有利于做出选择。那么中药和中成药有什么区别呢?
  一、中药和中成药有什么区别
  1.制作工艺不同:中成药是采用各种中药材配伍之后,经过药材净制、切制、炮炙以及其它一系列加工处理之后的一种中成制剂。而中药则只需要在药材原产地进行简单加工,即晾晒等,这时就可以直接使用。
  2.服用方法不同:中药和中成药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服用方法不同,其中中药一般需要在配药之后用水煎制成汤药后才能口服,且最好是使用陶瓷锅进行煎制,否则可能会影响药效。而中成药大多属于散剂、冲剂或者丸剂,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搅拌均匀之后服用,也可以用温开水送服或者用温黄酒送服,服用方法相对简单很多。
  3.性状不同:中成药是中药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制作成的药物,其性状通常为细末状或者蜜丸状,也可能是口服液、注射液等类型。而中药则是指中药材的原来性状,保持原有的外观、质地以及横断面等形态。
  二、中药和中成药有相同点
  1.来源相同:其实中药和中成药更多的是具有相同之处。尤其是两者的药物来源相同,都是源于相同的中药材,且药物的药用部位和采收季节都是完全相同的。
  2.功效相同:不管是中药还是中成药,只要是相同的配方,所具有的药物疗效就是基本相同的,不会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患者在选择药物时不必过多纠结哪一种药物的疗效更加显着,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来选择,均可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相关推荐

03:03
女人老是感觉后背发凉怎么回事
这种症状和女同志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很有关系。女同志因为有自己的生理的特点,有妊娠、生产、哺育这样独特的功能,因此就特别容易形成血虚的情况。除了女同志特殊的生理功能以外,饭量比较小,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像这种情况都可能最终导致气血不足。另外像一些女同志,因为对情绪的变化比较敏感,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功能紊乱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器官就是甲状腺,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就会出现身体的热量代谢障碍。
背部气血不通怎么办
背部气血不通病症较轻时,可通过适当休息,避免背部负重活动过重,做好局部保暖工作。若是局部症状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药膏或者是中药熏洗。此外,物理治疗以及中医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疗效也较为确切。
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气血不足可以进行药物调理、经络调理和运动调理。一、药物有补中益气丸、桃红四物汤,这些都可以补益气血。另外归脾丸,可以通过调养脾胃补气血。二、经络上可以用脾胃经,比如最有名的,调理气郁的强壮穴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旁开两寸,是足三里。手部、前臂,肌肉最丰厚的地方是手三里。轻轻地拍打、敲打三里之处,可以增强气血、强壮身体。另外用艾灸温养、温通、温化气血特别好。中医讲要少生气,人是需要火气的,食物的消化便需有温阳之气,用阳气来进行。保养气血要提升人的阳气能量,灸天枢,还有小肠经的募穴、关元穴,都可以帮助气化、补养气血。三、适当的做运动,运动的微震动,可让气血生化,这也是补养气血的很重要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48

2020-04-22

60227次收听

02:28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气血不足,通常可以从药物上进行调理。一、补中益气丸、桃红四物汤,这些可以补血、补益气血。二、归脾丸可以保养气血和养脾胃。三、可以用脾胃经的经络,比如脾经和胃经调理气郁的强壮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旁开两寸,配上手部,手前臂,肌肉最丰厚的地方有手三里,轻轻拍打、敲打,也可以增强气血,强壮身体。四、可以用艾灸,灸法,特别是温养气血温通、温化气血特别好。五、保养气血需要提升人的阳气能量,比如灸天枢、小肠经的募穴,叫关元穴,这些都可以帮助气化补养气血。再结合适当的一点点微运动,让气血生化,这也是补养气血的很重要的方法。所以饮食、经络、运动都是调养气血的好方法。
小腿抽筋快速解决方法
小腿抽筋主要是由于运动过量导致的乳酸堆积,或者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解决的办法。首先就需要注意休息,缓解小腿抽筋的情况。一般的小腿抽筋,从西医角度来说,可能是由于缺钙引起。中医认为气血不足,血不养筋,可以引起抽筋,需要注意休息,动静结合,多吃一点蔬菜瓜果,补充一些钙剂和维生素方面的东西。另外,还可以用手去拍打抽筋的部位,由下至上或者由上至下循环往复,抓拍小腿使之抽筋得到缓解,也可以做热敷、理疗,均可达到目的。
语音时长 01:31

2019-11-27

58141次收听

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绝经的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症候群,如潮红潮热,患者自觉一股热冲上心头,心烦面红,出汗,焦躁不安,抑郁失眠,有时情绪异常,喜怒无常,无端的哭笑,有似精神病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妇女年届七七,肾气渐衰,冲任亏虚,精血不足,或因情志抑郁,营阴暗耗,致使肾之阴阳失调,进而影响心、肝、脾、脏器的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更年期综合症的种种征象。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4

55815次收听

壮腰健肾丸副作用有哪些
壮腰健肾丸通常被用于补肾壮阳的目的,可能的副作用有消化道不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的潜在风险等。
车前草的功效
车前草的主要租用有:利尿作用,车前草对人或家畜的排尿有益。治疗哮喘,车前草能有效清除人体咽喉痰,镇静哮喘,对咳嗽的治疗也有影响。对于胃的维持,车前草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可调节胃液和肠液的分泌。还具有抗炎作用,对炎症引起的某些水肿有治疗作用。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当中含有丰富的皂甙、蔗糖、多糖等有效成分,主要是具有益气固表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同时可以补气养血,改善气血不足诱发的病症。另外,适当服用黄芪可以降脂降压,并能预防癌症的发展,还可以托疮生肌。
补气血吃什么
补气血生活中可以吃药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中药进行纠正,比如瘦肉蛋白、猪肝、猪血,动物富有营养、血色素的食物;水果可以吃樱桃,菠菜也有补铁作用,干果中葵花子可以补铁,中药的枸杞子、桂圆肉、大枣,都有很好的补血效果。气血是中医非常关注的一个概念,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充沛,则精力充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很多人亚健康状态,乏力气短、没有力气、头晕,女性面色憔悴,甚至脸上长肝斑;还有现代医学确诊为贫血的病人,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气血不足的病人,除了食补之后,要去医院进行药物调养。
语音时长 01:32

2019-05-30

58238次收听

杞菊地黄丸的副作用
虽然杞菊地黄丸是一味中成药,副作用比较小,但是长期用药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引起肝肾损伤,导致小便增多,诱发肠胃不适等,所以在服用杞菊地黄丸时注意饮食,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要慎用药物,如果感冒发烧或者对药物过敏要禁用药物。
02:01
什么是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手法,是把中药材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择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类中药打成细末,用醋、黄酒、蜂蜜,调成膏状做成药饼,用胶布固定,制作成膏药贴在穴位上,可达到治疗疾病和防治疾病效果。穴位贴敷作用:一、药物刺激皮肤可透皮吸收,有药物效应;二、贴在穴位上可刺激经络、刺激穴位,起到调整机体机能作用。穴位贴敷较为安全、毒副作用小、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老少皆宜,尤其针对口服药物困难小儿以及脾胃功能虚弱患者尤为适宜,还可防病保健。正确认识穴位贴敷疗法,不要盲目拒绝,在多种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会带来意想不到疗效。
气血不足会影响奶水吗
气血不足肯定会影响奶水。古人认为在哺乳期间是不来月经的,因为这时候的精血已经上行到乳房,用来产生乳汁。所以,血是生成奶水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所以气血不足肯定会影响奶水的量。如果气血不足,会引起奶水的减少。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吃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另外,可以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或者是在煲汤的时候多加一些黄芪,像鹿角胶或阿胶这些滋补气血的药物,可以使奶水增多。
语音时长 01:13

2018-03-30

64646次收听

02:27
血虚怎么办
血虚要明确西医的疾病诊断名称,如缺铁性贫血,要吃含铁比较高的食品或药品;因挑食偏食引起的血虚,要纠正饮食习惯;因月经过多、痔疮出血引起的血虚,要做针对性治疗。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血虚,如白血病或肿瘤,要进行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所以血虚的治疗,要根据诊断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找大夫进行规范的治疗。
02:25
什么是血虚
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物质,脏腑依赖血液运输营养物质。若血液出现亏虚便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苍白、口唇苍白,心慌心悸等症状。此外肝主脏血,血虚还会出现肝脏血功能下降、肢体萎软、无力、肌肉酸软、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