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吃什么补阳气

70742次浏览

补阳气可以适量食用羊肉、韭菜、核桃、生姜、桂圆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丸、龟鹿二仙胶等药物。阳气不足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长期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调理。

一、食物

1、羊肉

羊肉性温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适合阳虚畏寒、手足不温者食用。可搭配当归、生姜炖汤,但阴虚火旺或外感发热者不宜多食。

2、韭菜

韭菜又名起阳草,含硫化物和挥发性精油,能温肾助阳。适合腰膝冷痛、阳痿早泄的轻症人群,可炒食或做馅,但胃肠溃疡或目赤咽痛者慎用。

3、核桃

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能补肾纳气、温肺定喘。每日食用3-5颗可改善肾阳虚引起的咳喘、夜尿频多,但便溏或痰热咳嗽者需控制摄入量。

4、生姜

生姜辛温发散,能温中止呕、解表散寒。阳虚外感风寒时可煎红糖姜茶饮用,日常烹饪加入少许可提振脾阳。阴虚内热或胃溃疡患者应避免空腹大量食用。

5、桂圆

桂圆肉甘温质润,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者可煮粥食用,但糖尿病患者及湿热体质者不宜过量。

二、药物

1、金匮肾气丸

由附子、肉桂等组成,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水肿、腰膝酸软。服药期间忌生冷,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

2、右归丸

含鹿角胶、枸杞等成分,主治命门火衰导致的阳痿滑精。感冒发热时应停用,服药后出现口干咽痛需及时复诊。

3、附子理中丸

针对脾胃虚寒的腹痛泄泻,含制附子、干姜等。不可与半夏、瓜蒌等中药同用,服药期间出现心悸需立即就医。

4、补中益气丸

以黄芪、党参为主药,改善中气下陷所致的气短乏力。外感表证者禁用,服药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消耗阳气。

5、龟鹿二仙胶

由龟板胶、鹿角胶熬制,用于精血亏虚的畏寒肢冷。膏方需烊化冲服,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法。

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寒,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可多选择温性食材,少食生冷瓜果。若出现持续畏寒、五更泻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进行脉诊和舌诊,明确阳虚证型后再针对性用药,不可自行长期服用温补药物以免助火伤阴。

相关推荐

起床打喷嚏是阳虚吗
起床打喷嚏可能与阳虚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打喷嚏是人体清除鼻腔异物的防御反应,常见原因包括环境刺激、过敏性鼻炎、感冒等,阳虚体质者可能出现类似症状,但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气虚和阳虚的区别
气虚和阳虚是中医常见的两种证型,主要区别在于气虚以功能减退为主,阳虚则伴有明显的寒象。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易感冒等;阳虚则常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等症状。两者可能由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节等方式改善。
阳虚体质的表现及调养
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等方式改善。阳虚体质可能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饮食生冷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长期调养才能改善。
女性阳虚体质的表现和调养方法是什么
女性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精神不振、月经不调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保健、生活习惯调整等方法改善。
03:01
阳虚吃什么药
阳虚包括机能减退、形寒肢冷表现,也包含了气虚在内,所以讲扶阳常常跟补气结合在一起。初步的扶阳就是补气,比如吃点黄芪,有时加点干姜,这就是一种补气的功能,配一点参。一般的情况下用的像太子参、西洋参、党参这种常规用的,有时候煲汤也会加点黄芪、党参、枸杞,这是补气。补气就是一种扶阳,扶阳补气。如果有些疾病严重的阳虚了,就会用到附子理中丸,从脾胃阳气来入手。阳虚表现会拉肚子,泄泻。上焦阳气不足,容易感冒,就用补气祛风的方法,叫玉屏风散,就是黄芪、白术健运脾胃,用防风来发散,能够抵御外界的寒气。中焦用附子理中丸,就是防止脾胃阳虚导致的拉肚子,就是调养脾胃,有时候还可以加点脾胃的气机的,像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如果到肾气的肾阳,常用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或附桂八味丸,调养肾气。注意适量,不要过度。
阳虚有哪些症状
阳虚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以及代谢活动下降,这种疾病患者,会出现怕冷,以及消化变差的现象,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精神不振的现象。因此在出现以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
阳虚体质表现
阳气是我们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一个原动力,它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以及衰老和死亡的一个决定的因素。我们中医有一句话叫得阳者生,失阳者亡,就是说人体是需要正常的功能,是需要阳气的一个温养和支持的,阳气越充足人就越强壮,寿命也就越长久,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如果阳气消失耗尽了,人就会消亡了。所以阳气它能够温养全身的脏腑组织,维护脏腑的功能,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出现一些生理功能减退的症状,导致身体的御寒的能力下降,脏腑出现一些虚寒的征象,常见的阳虚的,可以有脾胃的一个阳虚,可以见到有腹胀、畏寒,这种人他的畏寒的特点特别突出,一点凉的都不敢吃,有的人到什么程度,说水果的那种温度,他都觉得很寒,吃完了他都会胃不舒服,比如说冰箱这项东西,他连碰都不敢碰,还有像面色苍白,大便是稀的,有一些人有,我们中医叫做下利清谷,这什么意思?就是病人给我们的主诉,就是说我要吃米饭,我排出来的都是有米粒,吃的是菜叶排出来的就有菜叶,就食物的原型,就在肠子里排出来了,这也是一个阳虚的反应。另外一种人,他有五更线,就是说五更,也就是说在大约在早晨3:00~5:00的时候,就会去拉肚子,这也是一个脾肾阳虚的反应。还有肾阳不足,可以见到有一些畏寒、四肢发凉,然后有一些男科和妇科的问题,不孕不育等等。总之阳虚之人,是可以见到各种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身体的御寒能力下降症状的。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27

65732次收听

阳虚有哪些症状
阳虚症状有畏寒怕冷、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一、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是阳虚最主要症状,阳气不足则体内环境处于寒冷状态。二、完谷不化,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三、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生命活动衰退,表现为萎靡、懒动。四、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蒸腾作用。如果阳虚衰危,对于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进而出现齿痕。脉象沉细,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一般表现为沉细、无力症状。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14

55531次收听

02:54
男性肾阳虚怎么办
可以用艾灸自我保健,如关元穴、气海穴、太溪穴,温养阳气补肾,选用具有温阳补肾的中药,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四肢发凉、怕冷、小便不畅等,前列腺问题,尿频、排尿不畅等情况,可用肾气丸和。男性肾阳虚,如有腰酸、怕冷、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有阳痿、遗精、出汗、疲劳、脱发、尿频、无力等症状,多半属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要在男科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不要盲目用药,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才能达到良好的补肾效果。
02:50
阳虚是什么病
阳虚中医上讲主要是阳气的这种温煦功能下降,导致这种机体能力下降,另外伴有虚寒。阳虚主要是四肢或者肢体的末端怕冷,另外有是脏器的功能下降,比如女性的不孕不育、男同志的性欲下降、下腰部的发冷。另外还有阳虚,比如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会出现吃东西容易拉肚子、五更泻、阳痿等阳虚的表现。如果阳虚见到喘症或者浮肿、腹痛、腹泻的症状,甚至另外有阳虚生痰,这个往往需要进行专业治疗。
02:05
阳虚体质的症状
阳虚体质是九种体质的一种,阳虚体质它主要是面色苍白,乏力怕冷,腰酸背疼,甚至性欲下降,阳痿早泄。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首先我们从食物上应该讲少吃一些生冷的或者说伤阳的这些东西,就是比方冰激凌,这种冷饮要少,这些都有伤阳的一些,生活方法或者食物都要注意,另外是阳虚的这种,平时比方这种有浮肿特别愿意生痰或者说那种水肿,这种关节冷痛老寒腿,这也是这种阳虚的一个表现。我们平时要从生活起居或者说食物甚至说,有些中药的方法纠正这些阳虚体质。
体寒如何调理
首先可以每晚热水泡脚,不穿塑身的内衣,少穿丝袜、裤袜,以免影响血液的循环。不吃冷食,多做运动,少吃寒凉食物,适当补充一些热量食物。另外在饮食上可以吃草果羊肉粥,炒果5个,肉桂10克,羊肉1000克,粳米200克,盐、香菜适量。羊肉洗净。草果、肉桂、羊肉同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熬汤,捞出羊肉,去渣留汤,加入粳米,小火熬粥,煮熟后加盐、香菜调味,它具有补脾温中,顺气止痛的功效。羊脊骨汤,羊脊骨两条,剁成块,酒菟丝子15克,酒肉苁蓉15克。羊脊骨文火久炖至肉烂,加菟丝子末,以及肉苁蓉再炖,加食盐调味,具有温肾补阳的功效。
语音时长 01:49

2019-09-16

62655次收听

手脚冰凉该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首先要明辨手足冷的原因,对于阳虚体质需要增强身体素质,通过补益脾肾的方法,强壮体内阳气;阳郁体质,需要调整情绪、缓解压力、适量运动,使阳气畅通;寒凝引起手足不温,需通过保暖温经散寒。此外还可采取温灸、中药泡洗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32

2018-09-30

54928次收听

阴虚是什么意思
阳虚体质表现为怕冷,容易手脚冰凉。若是脾阳虚的体质容易腹泻、腹胀等。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少食或不食生冷食物,比如生鱼片、水果沙拉、蔬菜沙拉等。另外还需注意保温保暖,可以多吃补气温阳的药物,也可采取中医调理。
语音时长 01:27

2018-09-29

59172次收听

02:16
阴虚体质的表现
阴虚体质的表现为身体瘦小、容易口干、嗓子干、大便干,容易出现失眠、头晕、腰酸、腿软,同时阴虚的人群容易上火。而得病以后出现的阴虚表现,不能称为阴虚体质,只是因病导致的阴虚的一些症状,阴虚体质从小就容易有以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