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足的护理饮食

50675次浏览

糖尿病足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并加强足部护理,日常可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西蓝花、鳕鱼等,同时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血糖,如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

一、饮食护理

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葡萄糖吸收,适合作为糖尿病足患者的主食替代品。西蓝花含有铬元素,能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清蒸或凉拌食用。鳕鱼是优质蛋白来源,脂肪含量低,可减少脂代谢紊乱风险。希腊酸奶无糖款含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间接辅助血糖稳定。鹰嘴豆作为低升糖指数豆类,可替代部分主食,提供植物蛋白和复合碳水化合物。

二、足部护理

每日用37℃温水清洗足部,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清洗后彻底擦干趾缝。检查足部时使用长柄镜观察足底,重点关注足跟和跖骨头部位。选择浅色棉袜便于观察渗液,袜口不宜过紧。修剪趾甲应沿自然弧度平剪,避免损伤甲沟。新鞋需在下午试穿,初次穿着不超过2小时,鞋内应预留1厘米空隙。

三、血糖监测

采用轮换采血部位法监测指尖血糖,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记录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重点关注早餐后血糖峰值。动态血糖监测仪可每15分钟记录一次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每3个月进行,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每半年需完成,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征兆。

四、运动管理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足部无负重运动,如坐姿踝泵练习。水中行走可减轻足底压力,水温保持在30-32℃为宜。平衡训练使用泡沫垫单腿站立,需有扶手保护。阻力带训练增强下肢肌肉,降低足部溃疡风险。运动前后检查足部有无红肿破溃,运动后更换吸汗袜。

五、并发症预防

每月进行10克尼龙丝感觉测试,评估足部保护性感觉。使用润肤霜预防足跟皲裂,避开趾缝涂抹。定制矫形鞋垫重新分布足底压力,每半年更换一次。避免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保暖,防止烫伤。发现足部伤口立即就医,禁止自行处理开放性创面。

糖尿病足护理需建立多维度管理方案,每日足部检查应形成固定流程,选择圆头系带鞋避免局部摩擦。饮食采用分餐制,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生重,搭配200克深色蔬菜。血糖记录本需包含用药、饮食和运动数据,复诊时供医生参考。冬季注意足部保暖,穿着羊毛袜保持干燥。任何足部异常变化均需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延误处理可能增加截肢风险。

相关推荐

什么是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人们应该防止这种疾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特别是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更应该时刻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那么,糖尿病足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足的有哪些防治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足有哪些防治方法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这种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足对人体的伤害是十分大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有哪些防治方法。
糖尿病足哪些表现会误诊
糖尿病足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这种疾病对患者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而且这种疾病的症状还比较容易误诊,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糖尿病足哪些表现会误诊?
糖尿病足的危害都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危害都有哪些呢?糖尿病足这病的危害其实是非常大的,但这个病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有些患者得了这个病还不在意,直到病情严重时才去后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危害都有哪些。
糖尿病足会复发吗
糖尿病足容易复发。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在治愈后一年内就会复发,大概有60%患者会在治愈后三年内复发,还有65%患者可在治愈后五年内复发。患者控制病情后,日常要控制好血糖,积极治疗感染,降低复发率。
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糖尿病足治疗方法可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一、局部治疗:糖尿病足引起局部皮肤溃破、皮肤溃疡,需要注意局部的抗感染治疗。在治疗之前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的结果,选用合适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局部换药,如果伤口渗出比较多,采取透气性比较好的辅料进行换药。二、全身治疗:局部感染尽量不用抗生素,可以通过全身输液给予合适、敏感的抗生素。还要积极地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果合并有血压和血脂的问题,也要积极地给予治疗。三、糖尿病足关键是要看糖尿病足患者局部动脉供应情况如何。如果有局部的动脉狭窄或闭塞,根据情况可以考虑介入治疗,给予球囊扩张,或放入支架,使局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促进溃疡的愈合。糖尿病足患者对于温度敏感性比较差,注意局部不要烫伤。同时要穿合适的糖尿病足鞋子,避免由于穿鞋不当造成糖尿病足患者皮肤的损伤。同时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经常锻炼身体、活动下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
语音时长 02:04

2020-03-05

59723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预后如何
糖尿病足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二是血管及神经病变的程度。糖尿病患者血管狭窄、神经病变严重合并严重感染,可导致患肢不可逆的损害,保留患肢的可能性很小预后差。因足坏疽而施行截肢手术者约占10%到25%。如果血循环正常或轻度缺血下肢足部的感染比较易恢复,则预后较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50岁后,60到70岁患者更为常见。还多见于成年肥胖型糖尿病病程较长者、血糖经常控制不佳者。糖尿病足的发生多见于以下情况,肢体动脉硬化后引起缺血,血流不畅发生微血管栓塞局部血流受阻,而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由于糖尿病患者肢体血管运动减弱抵抗力降低,某些创伤均可造成感染。虽然感染不是糖尿病足的唯一发生因素,却是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的继续演变。
语音时长 01:39

2020-01-09

50120次收听

糖尿病足溃烂怎么办
糖尿病足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坏死。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非外伤截肢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溃烂了,首先就是要改善全身情况,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及监测有无并发症),并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粘稠度,体重,戒烟、戒酒,全方位改善代谢紊乱,控制血糖可以用胰岛素,另外要注意营养均衡,改善营养不良,因为糖尿病足往往都合并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其次就是有感染积极全身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进行处理,积极清创、局部换药,保持清洁、干燥。用合适的敷料和局部用药,保持局部溃疡新鲜,利于溃疡生长。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8

60373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首先,糖尿病足截肢者比非糖尿病者高5~10倍,糖尿病足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其次,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耗费巨大。在美国,此项费用几乎相当于其余糖尿病并发症医疗花费的总和,美国每年糖尿病的医疗费用均为1000亿美元,其中1/3是花在了糖尿病足的处理上。未来的20年中,发展中国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将急剧升高,糖尿病足预防和治疗的任务繁重,医疗费用的开支将增大。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10

56172次收听

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为局部有溃疡发生感染时,有异味及恶臭,并向全身扩散,出现并发症累及全身脏器,产生寒战、发烧、血压降低,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局部症状有渗液、疼痛、下肢水肿,行走困难,需要截肢,截肢不彻底需要再次截肢,反复截肢对病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语音时长 01:19

2018-06-28

50722次收听

01:35
糖尿病足病人平时怎么饮食
糖尿病足病人平时一定要按照营养专家的建议给予合理定量的饮食,避免烟酒,生姜,茶,按时服用降压药,抗血脂药以及降糖药,锻炼,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糖尿病足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01:58
糖尿病足能治好吗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并且伴发感染,引起的组织坏死。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不可逆性,所以,糖尿病足目前是无法治愈的,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仍会反复发作,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足部,降低发病率。
03:28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早期在分级叫零级,又叫高危足。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同样存在,更容易出现足部溃疡与损伤。主要症状为感觉神经的缺失,而糖尿病人重心的改变、微循环障碍等,可引发足癣甚至压迫性坏死的情况,平时要观察足部细微的变化,积极治疗。
01:46
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整个糖尿病人群体中,15%到20%的人存在糖尿病足的风险。据报道,在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在2%到3%左右,由于糖尿病足治疗困难,花费高,所以糖尿病人平时要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
02:34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以及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不知痛痒、足部发生畸形、伤口不易愈合;血管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严重的糖尿病足由于溃烂长期不能愈合,往往需要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