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孕妇可以打乙肝疫苗吗

54116次浏览

孕妇一般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建议在医生评估后根据个体情况决定。乙肝疫苗属于灭活疫苗,通常不会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且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妊娠期接种乙肝疫苗需满足特定条件。孕妇体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或抗体水平不足时,医生可能建议接种。接种前需完善乙肝五项检查,确认无现症感染且肝功能正常。疫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提供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按0-1-6月程序完成三针接种。第二针与第三针的接种时间可适当调整,但两针间隔不得短于四周。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2天自行缓解。

存在特殊情况时需暂缓接种。孕妇有发热、急性感染或严重慢性疾病发作期应推迟接种。既往接种乙肝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禁忌再次接种。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患者无须接种疫苗,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双胎妊娠、前置胎盘等高风险孕妇接种前需产科医生综合评估。

孕妇接种后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出现持续高热或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定期产检时复查乙肝抗体水平,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哺乳期可正常进行母乳喂养,疫苗成分不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相关推荐

01:56
查乙肝抗体做什么检查
查乙肝抗体做个抽血化验就可以,检测项目可以称为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查乙肝抗体,也就是检测乙肝病毒的血清标记物。它包括乙肝的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还有核心抗体。通过这个检查,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有乙肝病毒的感染,是否是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也可以了解到病人目前对于乙肝病毒是不是有免疫力。如果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那就说明机体对乙肝有免疫力,即便是有暴露的机会,也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01:51
入职体检有乙肝五项吗
一般不查乙肝五项。国家曾经出台一个政策,为了避免歧视乙肝,像公务员的体检都没有乙肝五项的项目,但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在入职体检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的,如乙肝五项的项目,比如餐饮业、食品加工、幼教等,是行业要求的一个特殊性,可能在入职体检时要增加乙肝五项。入职体检主要是来排查一些传染病以及心脑血管的严重疾病,常用的检查是,拍胸片看有没有结核,做心电图了解心脏情况,抽血化验肝功生化、肾功能,了解一下心肾功能有无慢性疾病的存在。
和乙肝小三阳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通常乙肝小三阳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生活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另外小三阳的病人病毒载量低,所以和小三阳的患者一起吃饭是不存在感染的风险的。如果小三阳的病人存在病毒复制活跃,也就是传染性强,而健康方无乙肝表面抗体,并且都存在口腔破溃,一起吃饭是可以引起乙肝传染的,但这种传染的几率很小,实际上乙肝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的比较多见,有效的进行母婴阻断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在乙肝的预防这方面主要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让自身身体产生足够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另外注意个人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例如不与乙肝患者公用牙刷,剃须刀等。
语音时长 01:19

2021-06-09

74246次收听

01:40
乙肝携带者能办健康证吗
乙肝携带者可能是办不了健康证的,因为乙肝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肝功能是正常的,可以从事一些非餐饮类的行业。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的,是乙肝携带者的情况,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能办不了健康证,不办健康证也不代表是特别严重的情况,建议乙肝携带者的人群到医院来进一步的化验,现在有很多乙肝已经可以实现临床治愈了。如果乙肝携带经过治疗之后实现了乙肝的临床治愈,这时候办健康证就不会受影响,属于健康人群。
乙肝对性功能的影响
乙肝病毒会导致患者肝功能低下,导致过多的雌性激素积累在体内,使患者性功能下降,男性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睾丸萎缩、乳房女性化,女性表现为经期不准,痛经,不孕等;乙肝还可以通过情绪影响性功能。
脂肪肝和乙肝的区别有哪些
在生活中提到肝炎很多人都会谈肝色变,尤其是乙肝这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预防的,有的患者因此失去了幸福的家庭,甚至有的患者危及到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但是生活中人们对它的了解却不多,脂肪肝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肝病,那么脂肪肝和乙肝的区别有哪些呢?
hbsag是什么意思
HBSag是一种乙肝表面抗原,本身没有传染性,是已感染乙肝病毒标志物,可通过一系列检测了解情况,目前可选择抗纤维化治疗或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慢性乙型肝炎如果再做乙肝检查中,有表面抗体是阳性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机体对于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了,如果是以前接种过疫苗,那是疫苗起了作用,如果是感染了乙肝病毒,说明正在恢复。
乙肝患者能喝酒吗
乙肝患者我们在门诊会经常碰到,包括乙肝的携带状态,或者是慢性乙肝活动状态的患者,通过服药治疗以后稳定的状态下,都会有时候来问,说医生,我现在病情很稳定,我是否能够少量地喝点酒,或者是单位里面有活动,大家都喝酒,我是不是能少量地喝一点来应酬一下。在这里作为一个肝病的医生,我们跟患者说,如果你想让你的疾病保持一个非常好的状态,疾病不发展,酒精的摄入建议是0,也就是我们现在现有的很多研究也发现,即使在正常人群当中,酒精的摄入也是会导致多种脏器的损伤,比如长期的饮酒可以导致出现肝脏功能的损害,出现胃黏膜的损伤,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异常,出现手抖等,这些实际上就是一些神经系统损伤的表现。如果饮酒达到一定的程度,它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我们可以看到经常饮酒的人群,如果做肝功能的化验,会出现AST,就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升高,还有出现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升高,实际上在这种间接的程度上都是反映了酒精对于肝脏的毒害作用。经常饮酒的人做体检可以出现脂肪肝,同时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了,我们叫酒精性肝炎。如果再继续坚持长期的饮酒,最终的结局也可以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所以如果你有乙肝病毒的感染,这种情况下再合并有酒精的摄入,这种双重因素会导致你的肝病可能出现更加快速严重地进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患者还是尽量地避免饮酒。
语音时长 01:46

2020-03-09

50611次收听

乙肝是怎么传染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母婴垂直、血液(包括破损皮肤和黏膜)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30%~50%,多发生在围生期及分娩期,通过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常见的途径有既往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以及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普通人群等均有较高的HBV感染风险。HBV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纹身、扎耳孔、修眉、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性接触传播是指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高。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10

54634次收听

乙肝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乙肝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建议可以适当进食优质蛋白比较高的食物,当然还包括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最好不要吃一些加工的食物,比如常用的一些腌制品要少吃,要戒烟戒酒,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这个酒。建议乙肝患者力争做到终身戒酒,滴酒不沾,包括红酒、白酒、啤酒、洋酒,自己酿的米酒都最好不要喝。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容易发生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饮食除上述之外,建议低盐饮食,但不提倡禁盐,更应禁食生冷硬及辛辣刺激食品,以防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64800次收听

乙肝治疗方法有哪些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来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病。要根据乙肝病毒DNA的数量,还有肝功能,肝胆的彩超等综合情况来决定是否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和保肝的治疗。治疗的方法,首先是是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活动期可以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保证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等。严重的肝炎,要绝对的卧床休息控制减少蛋白质含量。乙肝主要的抗病毒的治疗,包括干扰素、利巴韦林,拉米夫定,阿昔洛韦,阿德福韦等来治疗。还可以用免疫调节剂,包括胸腺素,免疫核糖核酸等,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新的免疫疗法,基因治疗,还有护肝的药物来促进肝细胞的生长,保护肝脏,可以用甘利欣,腺苷蛋氨酸等药物。还可以用中药来调节,改善临床的症状和肝功能的恢复,例如丹参,赤芍,茵陈等。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30

54969次收听

02:09
乙型肝炎e抗体是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e抗体是由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带来,代表体内乙型肝炎病毒被清除,机体免疫过程由抗原转为抗体。乙型肝炎检测主要有常见5个指标,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以及乙肝核心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出现,代表病毒复制减低状态,但并不代表出现乙型肝炎e抗体,病毒一定没有复制,只不过是复制能力没有e抗原阳性要强。所以乙型肝炎e抗体出现,在肝炎治疗过程当中是转归提示。但有时候不同类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e抗体可以同时出现。
没有乙肝抗体怎么办
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乙肝这种疾病都很重视。一般来说,我们都会接种乙肝疫苗使自己产生抗体来预防乙肝,但有些人却没有抗体。没有乙肝抗体要加强个人卫生意识、注射肝炎疫苗。
02:40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到两个月应到医院检查是否已经产生了乙肝的表面抗体,产生抗体人群三到五年复查,高危人群每年复查一次。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只要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得病的几率就会减小,实际上这种认识不全面。绝大多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以后都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疾病就具有了抵抗的能力,但有一部分人对乙肝疫苗的反应性很差,注射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乙肝抗体,所以注射疫苗后1到2个月应检查身体是否产生了抗体,没有产生抗体,需要二次注射。如果保护性抗体时被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表面抗体的滴度酶联法维持在十以上,或放免法状态下维持在一百以上才能够有效地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