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为什么会传染
急性胃肠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接触传播、饮食污染等原因引起,具有传染性。急性胃肠炎可通过隔离治疗、对症用药、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消毒防护等方式干预。

1、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原体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者呕吐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颗粒可能污染环境,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未清洁双手即进食,易导致病毒经消化道入侵。患者可能出现水样腹泻、低热等症状。临床常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食用未彻底加热的肉类、生鲜乳制品等可能引发细菌性胃肠炎,表现为腹痛、脓血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配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控制腹泻。
3、寄生虫感染
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寄生虫可通过饮用污染水源传播。患者可能出现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确诊后需使用甲硝唑片、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4、接触传播
与急性期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规范洗手,均可能造成病原体传播。护理人员处理患者呕吐物时若未佩戴手套,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5、饮食污染
生熟食品交叉污染、过期食品、未洗净的果蔬等均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集体食堂或餐饮场所若卫生管理不善,易引发群体性感染事件。出现症状后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必要时保留样本送检。
预防急性胃肠炎传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肉类蛋类彻底煮熟后食用。处理呕吐物或排泄物时应戴手套口罩,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污染表面。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症状消失后继续隔离48小时。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婴幼儿及老年人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
相关推荐
00:57
01:24
02:45
02:47
01:3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急性肠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 2 急性肠胃炎非常严重吗
- 3 什么是急性肠胃炎
- 4 急性肠胃炎严重吗
- 5 急性肠胃炎怎么引起
- 6 急性肠胃炎主要是怎样造成的
- 7 急性肠胃炎怎样引起
- 8 急性肠胃炎应该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