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出现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有肺部疾病、胸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毒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肺部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栓塞等可导致肺泡通气不足或弥散障碍,引起低氧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症状。胸廓疾病如严重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积液等可限制胸廓运动,影响肺通气功能。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可导致呼吸肌无力,使通气量下降。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药物过量等可抑制呼吸中枢或影响氧的运输和利用。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动脉血气分析,当患者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治疗原则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氧疗是基础治疗措施,根据病情可选择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无创正压通气。严重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注射液、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对于肺栓塞患者需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预防急性呼吸衰竭应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急性呼吸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怀疑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什么是急性呼吸衰竭
- 2 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吗
- 3 急性呼吸衰竭是怎样造成的
- 4 急性呼吸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5 急性呼吸衰竭怎么处理
- 6 急性呼吸衰竭是为什么
- 7 急性呼吸衰竭由什么引起
- 8 急性呼吸衰竭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