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发布时间:2019-11-1252739次浏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较多,如果是单纯性的中耳炎就会有流脓的现象,脓液的量多少不等,一般不会有恶臭的味道出现,常会伴有耳膜穿孔,孔的大小也不一样,甚至还会引起耳聋,建议患者尽早的接受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中耳炎中的一种,这种症状较为严重,甚至会有脓液从耳朵中流出来,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才可以防止听力受到损伤,严重的就会失去听力,那么就来会说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1、单纯型
  最多见。病变主要局限于中耳鼓室黏膜,一般无肉芽或息肉形成,因此又有黏膜型之称。当黏膜受感染发炎时,及时适当的治疗,鼓膜穿孔处引流通畅,炎症可控制。鼓膜穿孔大者,锤骨柄亦可见破坏。乳突气房良好,无明显变化。病理变化主要为鼓室黏膜充血、增厚。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
  临床特点。耳间歇性流脓,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流脓发作或脓量增多;脓液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一般不臭,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多呈中央性穿孔,大小不一。一般有轻度传导性聋。
  2、骨疡型
  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病变深达骨质,听小骨、鼓窦周围组织可发生坏死;黏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此型特点: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常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可累及鼓环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并可经穿孔突于外耳道。传导性聋较重。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伴有骨质缺损破坏。
  3、胆脂瘤型
  胆脂瘤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非真性肿瘤。胆脂瘤对周围骨质的直接压迫,或由于其基质及基质下方的炎性肉芽组织产生的多种酶(如溶酶体酶、胶原酶等)和前列腺素等物质的作用,致使周围骨质脱钙,骨壁破坏。炎症可由骨质破坏处向周围扩散,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

相关推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的术后恢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手术之后应积极护理,促进病情的恢复。术后应保持侧卧位,避免晃动头部,避免用力擤鼻涕、打喷嚏,术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进行咽鼓管的功能锻炼,饮食也要注意选择清淡、有营养的食物。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分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一种类型是单纯型中耳炎。这种类型的炎症会导致耳道反复流脓。然后是骨溃疡型化脓性中耳炎,最后是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该种最为严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什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的黏膜、鼓膜和骨质慢性的脓性炎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临床上经以间歇性的或持续性的长期流脓为特点。另外还包括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这三个是基本特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经常有患者对病认识不足,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就是耳朵流水而已,可以吃点消炎药,耳朵流水给抑制住。如果听力下降听不清楚,以后也可以配个助听器。有些医生可能对病的严重程度也认识不足,从而没有给病人提供及时地和合理地治疗。实际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它不仅仅能导致听力的下降,同时还可以出现面瘫、眩晕、甚而至于高热、出现脑膜炎、脑脓肿等危机生命的严重的并发症。在一些老年的患者,慢性化性中耳炎反复发作,也会出现局部的癌变。所以应该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给予高度的重视。
语音时长 01:50

2020-03-05

56949次收听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自愈吗:一般情况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很难自愈的。因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定义,病变已经侵及到鼓膜和骨质。对于有一些慢性化的中耳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来给予治疗,从而达到局部的耳朵不流脓不流水的情况。临床上把叫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静止期,打个比方也就是这个病现在实际上并没有被完全的治愈,而只是潜伏下来达到一个和机体的平衡状态。如果感冒或者是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是有一些外部的因素继续刺激,这种静止状态会被再次激活。另外就是慢性化脓中耳炎,有一个鼓膜穿孔,穿孔的持续存在也是会导致以后反复发作中耳炎的一个隐患。因为外界的脏水或者是一些脏的东西,可以通过穿孔来持续的刺激中耳腔,从而诱发中耳炎的反复发作。因此对于遗留有鼓膜穿孔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通过手术将中耳腔里面的病变去除掉,同时要把破损的鼓膜给予修复,从而阻断外界脏的东西进入中耳的这种途径。
语音时长 01:50

2020-03-05

55505次收听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分型
慢性化脓中耳炎分三类:第一类单纯型,第二类骨疡型,第三类胆脂瘤型。分类标准比较专业化,对专科医生要根据鼓膜穿孔位置、听力下降程度以及病变损害程度、脓液性质、脓液持续性或间断性特点、CT表现等,做专业性综合判断。以上分型的中耳炎,其治疗方案及预后效果不同。一、单纯性中耳炎,会等待患者耳朵不流水时治疗。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间断性流脓的特点,待干耳后一个月再给予手术治疗,手术创伤最小、预后也最好;二、对骨疡型中耳炎,里面已经出现肉芽,很难再出现耳朵不流水情况,要积极给予抗炎治疗,同时择期行手术治疗,去除耳内病变;三、慢性化脓中耳炎胆脂瘤型,病变不可逆,会不断破坏重要组织。对于中耳胆脂瘤型,要及时地给予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02

2020-03-05

54169次收听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都是一致的。要去除病变、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同时要提高听力、还要进行病因治疗。对于还有一些需要给予手术治疗。病因治疗方面,要把影响慢性化脓中耳炎比如鼻咽部的这种疾病,慢性鼻窦炎还有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给予治疗。药物治疗还是首选局部的治疗,当然在一些比较危重的病人或者是病情发展比较严重的病人,可以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原则也不一样。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的病人,要等待耳朵不流水的情况下,一般要干耳一个月以上再给予治疗,这样的手术损伤最小,术后恢复得最好;对于骨疡型的中耳炎,因为破坏了中耳腔里骨质,所以要积极抗炎治疗的情况下,同时给予手术治疗,然后争取在同期进行听力重建;对于中耳胆脂瘤型中耳炎,这种病变持续地损害中耳腔内的一些重要的结构,要及时地尽早地给予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04

2020-03-05

53926次收听

02:4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症状表现为耳朵流脓,听力下降和耳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有三大症状:一、耳朵流脓可以是间歇性的,有静止期,也可能是持续性的一直在流脓。耳朵流脓的性质可能是稀薄或粘稠、脓性、伴有臭味的脓液,间歇性流脓症状会比较轻一些。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导致听力下降,绝大多数是传导性的耳聋,但是也有一些少部分的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炎性因子侵及到内耳,会导致出现感音神经性的耳聋。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耳鸣可能是单纯因为中耳炎出现,也可能是因为长期的炎性刺激出现的感音神经性的耳鸣。手术后单纯因为中耳炎导致的耳鸣可以得到缓解,但是神经性的耳鸣多数是很难缓解的。
02:41
如何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诊断是否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询问病史,进行听力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工作中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方法主要通过询问病史,患者有没有长期或者间歇性的耳朵流脓的病史,有没有听力下降;可以通过耳镜或者是耳内镜的检查,来判定病人鼓膜穿孔、耳道里的流脓情况。听力检查可以判定出患者现有的听力损失到了什么程度,是什么性质。需要进行CT检查,CT检查可以很好的观察到中耳乳突腔里面的病变的程度,以及病变对中耳乳突腔里的各种结构的破坏程度。通过上述的检查可以对疾病有总体的认识,对疾病的预后也有一个大体的判断。
02:46
如何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对于急性的发作期的中耳炎要给予及时彻底地治疗;对有全身疾病抵抗力下降的患者要提高全身抵抗力、免疫力,患有鼻咽部的疾病要针对病因治疗。鼻咽部长期存在比如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还有慢性扁桃体炎,要给予相应的治疗,避免长期摄入刺激性食品。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不是单单从治疗或者是处理,慢性化脓中耳炎本身出发,而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彻底地去预防和根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急性化脓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地治疗,从而演变成慢性化脓中耳炎。二、局部或是全身的免疫抵抗力下降,从而出现慢性化脓中耳炎。三、鼻咽部长期存在炎性刺激,导致慢性化脓中耳炎。
02:5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分型
慢性化脓中耳炎分为三类,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分类标准是根据鼓膜穿孔位置、听力的下降程度、病变损害程度、脓液性质,还有CT的表现等,来进行分型。单纯性中耳炎,间断性流脓是主要特点,所以一般在干耳一个月以后再给予手术治疗。骨疡型的中耳炎,因为里面已经有肉芽,很难再出现耳朵不流水的情况,要积极的给予抗炎治疗的情况下,同时择期行手术治疗,去除耳内的病变。慢性化脓中耳炎胆脂瘤型,因为病变是不可逆的、不断地在破坏重要组织的,所以对于中耳胆脂瘤型,要及时地进行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分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根据病理表现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骨疡型中耳炎、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目前慢性中耳炎的分型是将中耳胆脂瘤型单独划分,不将其列为慢性中耳炎的范畴,而称之为伴有胆脂瘤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几种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各有其特点。一、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从病理上说,这种类型的中耳炎病变主要是局限于中耳鼓室的黏膜、乳窦以及乳突的粘膜,一般不会累及到骨质。它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反复性的发作,还会伴有神经性耳聋,如果病变侵犯到内耳。查体时鼓膜一般是中央性穿孔,多位于紧张部。一般没有胆脂瘤痂皮。二、慢性骨疡型中耳炎的病理特点是病变累及到骨质,脓液一般臭味特别明显,鼓膜会有一些大穿孔,有的是边缘性穿孔,炎症比较重,会有一些并发症。三、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多半是由于咽鼓管的通气引流障碍,鼓室负压形成,鼓膜的松弛部内陷囊袋形成,或者是膜表面的上皮移行这几种因素,或者是成为病因导致的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它的骨膜主要表现是鼓膜的松弛、囊袋或者穿孔,一般是边缘型的,有时可见到胆脂瘤痂皮以及痂皮的团块。而流脓有些是臭味的,但相比骨疡型臭味要小一些。胆脂瘤痂皮具有破坏性,可以压迫周围的骨质,使周围的骨质破坏吸收,容易导致听小骨损伤等。
语音时长 03:02

2020-02-14

61082次收听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不仅耳朵会发炎,而且会流脓,情况比较严重。比较常见的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是常见的中耳炎类型之一,在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隐蔽治疗、高压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虽然这种方法都比较有效,但是并非每一种方法都适合所有的患者,患者在治疗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病情的发展以及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病情才会在短期内得到控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方法是什么
一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需要用弹力绷带把病人手术侧的耳廓包扎起来,防止刀口出血形成血肿。术后没有放人工听骨的病人可以在床上翻身、坐起;放人工听骨的病人,建议卧床休息48小时,不要做大幅度动作。总体而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是比较简单的,对病人的行动、饮食方面都没有特殊限制。
01:5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通过点耳液和手术两种方法治疗。点耳液治疗首先要求患者将耳道清理干净,以便药物有效到达病灶,起到治疗的效果。对于点耳液治疗效果不明显,长时间流脓的患者就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