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59499次浏览

骨质疏松症发病时会有很多不同的症状,比如开始时会出现疼痛感,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驼背、骨折等等异常,另外还会有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下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及时的进行治疗非常重要,要注意谨遵医嘱,进行全面的治疗与护理。

骨质疏松在对于大家而言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的人都会患上骨质疏松,但是因为对于这种疾病了解的不多,所以发病后也不自知,这样就耽误了治疗。可见全面的了解病情非常重要,可以一起来看下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1.疼痛
  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疼痛感,这种情况在疾病的发生中较为常见,以背痛较为常见,占患者疼痛的70% ~ 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蔓延,躺着或坐着时疼痛减轻,站着或坐着时疼痛增加,白天疼痛较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增加,弯曲、肌肉运动、咳嗽和大便用力时疼痛增加。
  2.驼背
  在发生骨质疏松的时候其实除了疼痛的感觉之外还会出现的一件事情就是驼背的可能,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柱椎体前部松质骨组成的一样,这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特别是11、12胸椎和腰椎3,负载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向前,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使骨质疏松症加重,还会导致驼背曲率增加,致使膝关节挛拘显着,老年骨质疏松时椎体受压,各椎体缩短约2mm,平均长度缩短3—6cm。
  3.骨折
  有时在发生骨折时许多人并不认为有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其实这是退变性骨质疏松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发现骨折后也不能忽视,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检查,做好预防。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弯、胸廓畸形可明显降低肺活量,最大换气量也会显着减少,患者常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异常也是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所以一定不能忽视。

相关推荐

为什么老年人腿老是抽筋
一、老年人骨质疏松。伴有钙磷代谢的异常,腿部的肌肉容易出现痉挛。二、低钙性抽搐,多半见于代谢障碍。三、关节炎。使膝关节受力不平衡,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学也不平衡,就会出现肌肉的痉挛、疼痛。四、肌肉着凉或受到寒冷,容易出现肌肉痉挛,出现抽搐现象。五、药物的副作用,有些药物有时会引起小腿的肌肉抽搐。六、肌肉减少。老年人肌肉更容易疲劳,出现缺血,诱发肌肉痉挛。七、脊髓受压,如脊髓压迫症,会出现一些肌肉的自发性的收缩或痉挛。老年人腿抽筋,应注意保暖、减少过度疲劳。
语音时长 02:15

2021-09-29

77901次收听

老人骨质疏松怎么治疗
老人骨质疏松要吃阻止骨吸收的药物、雌激素替代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双膦酸盐类,促进骨形成性药物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等。老年人骨质疏松可以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来达到治疗的作用。骨质疏松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对于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骨质疏松的预防可分以下三级:一级预防指从儿童青少年开始,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吃含钙磷高食物,坚持科学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以及饮料,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哺乳期不宜过长。二级预防指人到中年,尤其是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宜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若骨量快速减少应尽早采取防治对策。三级预防指已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应当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2:06

2020-08-18

60356次收听

老年性骨质疏松该怎么预防
从年轻时候就应该注意骨质疏松的问题,避免亡羊补牢。其实人在30岁的时候是这一生中骨量的峰值。30岁的时候,是一生中骨头最硬的时候。过了30岁骨量就开始维持平行、或者轻微下降。女性在50岁即绝经前后开始出现骨质快速丢失。男性大概60岁以后出现钙流失,所以在年轻时候就应该注意骨质疏松的防治。首先注意多运动,积极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包括鱼、虾、坚果、豆制品等。到老年以后积极观测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的情况,及时添加药物,比如钙片、维生素D、防止钙流失药物。只有经过综合预防和防治,才能避免在老年以后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防止骨质疏松意识是关键,运动和行动是另外的要素。
语音时长 01:28

2020-08-18

55882次收听

骨代谢病挂什么科
骨代谢病可以到内分泌科或骨科挂号就诊,诊断病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
老年骨质疏松用什么药
有许多用于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常用的基本药物是维生素D和钙制剂。可以选择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有活性和无活性。此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治疗药物,例如性激素替代疗法,包括使用雌激素和雄激素可用于治疗各种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一、基础要药物治疗。降钙素的特点是抑制破骨细胞合成,并促进成骨细胞的合成,是现如今较为温和的一种调解性药物。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合成骨形成因子。二、甲状旁腺素的应用。甲状旁腺素对骨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使用小剂量的甲状旁腺素皮下注射,能改善骨的结构和提高骨的生物学强度。试验药物的应用,它能抑制骨的吸收和提高骨的形成。合理的运动和理疗治疗骨骼和肌肉密不可分,适当的运动能使骨骼和与肌肉达到协调,能提高骨骼肌肉群的力量和改善骨关节的活动性,长期科学合理的运动能提高骨的密度。老年人可以长期参与一些健身类的锻炼,如走路、太极拳、太极剑等等,均有利于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症。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7

50641次收听

老年人吃什么钙片好
老年人群体质本身比较差,再加上活动量较小,所以钙元素也会逐渐的缺乏,此时就应该补充钙片,所选择的钙片有很多可以选择新盖中盖,也可以选择钙儿奇D或者选择乐力等等,每种不一样的品牌所拥有的效果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出现了骨质疏松的现象后,一定要及时的加以治疗,可以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饮食也可以搭配上药物治疗,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掉骨质疏松这个现象。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患有骨质疏松时避免不必要的磕碰,要不然很容易骨折。
如何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
想要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首先就得保证均衡饮食,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再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坚持做户外运动,有条件可以适当的补充钙剂以及做中医艾灸。
01:50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可以通过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在生活中口服补钙药物,多喝牛奶,多晒太阳,走路放慢等预防骨质疏松。在我国,骨质疏松在老年中比较普遍。骨质疏松最大危害是骨折,因为骨质疏松后,骨头容易变脆,会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会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便。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很简单,建议老年人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可以拿骨密度的结果进行对比。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钙量充足,可以口服补钙药物,多喝牛奶,多晒太阳,走路放慢。有特殊情况可以到医院找医生进行指导治疗。
01:27
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骨质疏松症是人的骨组织发生一种退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骨矿含量减少,容易发生脆性骨折,患者全身孔隙率增加,骨质量下降,在受到同样暴力的情况下,骨质疏松症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
01:48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质疏松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腰背疼痛,脊柱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脊柱强度容易下降,就会产生支撑结构改变,导致一些老年病人患上驼背,骨质疏松还可以导致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早期关注、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症状:第一,疼痛症状,主要是因为骨转换加快,骨吸收增加,负重强度减少所致。第二,身长缩短、驼背,是椎体慢性压缩所致,是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第三,易发生脆性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近端骨折。
01:31
骨质疏松症不治疗会怎么样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因为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要积极治疗骨折,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因为这种疾病,很多时候没有症状,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骨质疏松症要是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导致骨骼钙流失以及骨骼强度下降,骨骼在遭受轻微暴力的时候,就可能发生骨折。所以有的老年人在打喷嚏的时候,可能发生脊柱压缩骨折、肋骨骨折等。
01:52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的意义,患者要从自身做起,预防骨质疏松。第一,补充营养,补充足量的钙及胶原蛋白,多进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到一定的年龄,骨骼就面临着钙快速流失,引发骨质疏松症,每天坚持半小时日照,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形成,促进对钙的吸收,必要时要使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第二,预防骨质疏松,要合理运动,无氧代谢和力量运动是提高骨密度的主要运动方式。第三,保证睡眠,在运动的前提下,充足的睡眠时间也同样有利于骨峰值的积累。
骨质疏松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人的骨组织发生了一种退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的下降,骨骼脆性增加,骨矿含量减少,容易发生脆性骨折,患者全身孔隙率增加,肌体的骨质量下降,在受到同样暴力的情况下,骨质疏松症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
语音时长 01:03

2018-08-16

5387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