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神经衰弱的西药有哪些

60605次浏览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现如今有不少人都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症状,而该症状的出现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及早的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目前在临床上经常被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三环类药物、受体阻滞剂以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等。同时要注意具体的用药剂量。

因为现如今人们每天所需要面对的生活压力以及住房压力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导致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状况。而神经衰弱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必须要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治疗。那神经衰弱的西药有哪些呢?
  一、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存在着神经衰弱的状况以后,可以通过服用抗焦虑药物或者是抗抑郁药物来稳定自己的情绪。比较常见的药物主要有帕罗西汀以及阿普挫仑顿,也可以通过服用银杏叶片以及皮拉西坦等药物来缓解自身的病情。
  二、三环类药物
  如果病人身体所出现的神经衰弱症状比较严重,而且存在着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的话,就可以通过服用三环类药物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身体出现的具体症状表现来选择适合的药物,如果存在着早醒症状的话,可以通过服用多塞平以及阿米替林来控制病情。也可以考虑服用SSRI类药物,这类药物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比较小的。
  三、镇静催眠类药物
  神经衰弱症状的出现往往会导致病人的睡眠质量大大下降,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病人的身体出现失眠的症状,所以此时就可以通过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来达到安眠的效果。较为常见的药物主要有三唑仑以及艾斯唑等。
  四、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也能够帮助人们有效的缓解自身所出现的神经衰弱的症状,比如普萘洛尔等。该药物能够起到不错的缓解情绪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睡眠状态,起到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

相关推荐

01:19
怀孕早期为什么吃人胎盘片
怀孕早期一般指妊娠早期,妊娠早期吃人胎盘片,通常可以起到补充营养、保胎、补充雌激素、防止神经衰弱、抑制子宫收缩等作用,建议遵医嘱服用。妊娠期间,孕妇若是不适,可及时就医。人胎盘片中含有丰富的活性多肽、孕酮、雌激素、核苷酸等物质,可遵医嘱服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提升身体免疫力。人胎盘片还能补充孕激素,通常能起到保胎作用。该药物还能防止孕妇压力过大,出现神经衰弱的现象。也可以抑制子宫收缩,通常能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服用该药物后,孕妇应保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鲜、辣椒、芥末等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日常需注意多休息,保证作息规律,提高睡眠质量,可多食用瘦肉、绿叶蔬菜,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
02:41
神经衰弱失眠吃什么药
中医学认为情志不畅、感受外邪、饮食不当等因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或脑神不安、或营卫不和、或肝失藏魂、或心肾不交、或胆虚痰扰、或心神失养,以致阴阳失衡,不得入睡。当患有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多梦、头晕时,可以服用枣椹安神口服液,能全面调理脏腑,可养心、益肾、疏肝、健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舒缓的运动,如静坐、打太极拳、慢走来放松身心,睡前半小时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入睡。饮食方面应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避免摄入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02:49
神经衰弱怎么引起的
神经衰弱的致病因素较多,普遍认为精神因素为主因。目前治疗神经衰弱的西药主要以抗焦虑、抗抑郁为主,但疗效不理想,且患者用药后常有口干、胃不适、头昏等副作用。因此可以服用一些养心安神的中成药,如枣椹安神口服液。神经衰弱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心理治疗、行为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日常生活中,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旅游疗养,调整不合理的学习、工作方式,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助于摆脱烦恼处境、改善紧张状态、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神经衰弱的症状。
神经衰弱按摩哪个部位
神经衰弱的患者可以按摩头部的风池穴,百会穴以及印堂穴,而针对其他部位可以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位。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主要是由于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导致脑力易疲乏和神经易兴奋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通过按摩治疗以外,还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如果患者还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必要时还需要应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改善病情。同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转移对疾病的焦虑、紧张情绪,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4482次收听

神经衰弱会自己恢复吗
神经衰弱会自己恢复,不过只局限于病情轻微的患者。如果神经衰弱比较严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自愈的可能性很小。神经衰弱属于心理疾病,主要的症状是情绪紧张、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紧张性疼痛等。如果上述症状比较轻微,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进行恢复,自我调节主要是改善作息、情绪调整、运动、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果上述症状比较严重,自我调节不会特别理想,建议患者尽快的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10

70417次收听

神经衰弱会耳鸣吗
神经衰弱会引起耳鸣的症状,神经衰弱患者会感觉到精神紧张、压力比较大、睡眠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很容易会出现耳鸣、大小便失调等症状。神经衰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生活干预等。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精神疾病类的药物,但不要私自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心理调节主要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生活干预是通过调整作息、调整情绪、适当运动等进行缓解。神经衰弱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要积极的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才会更理想一些。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10

92029次收听

多巴胺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吗
多巴胺是属于兴奋型神经递质的。多巴胺主要是下丘脑还有脑垂体中的一种关键性的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的浓度,主要是受精神因素的影响,中枢的神经元物质多巴胺也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但是也很容易令人上瘾。所以说当多巴胺减少了之后,就会让人心情出现低落,多巴胺在前脑,还有基底神经节也会出现,基底神经节,主要是负责处理恐惧的一个情绪,但是由于多巴胺的出现,故而就可以取代恐惧的感觉,这也就是很多人上瘾的行为,都是因为多巴胺所引起的,所以说多巴胺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主要就是传递开心愉悦的一个感觉。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10

104927次收听

神经衰弱多长时间能好
神经衰弱多长时间能好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而定。
02:39
神经衰弱如何治愈
神经衰弱,最开始是作为一个医学诊断出现在美国,现在已经取消了神经衰弱作为临床疾病的说法。实际上它的临床表现应该是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的一种心理和情感障碍。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健康教育或者心理支持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重,或者伴有严重的失眠,或者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躯体疾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以选择一些新型的抗抑郁药,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有抗焦虑作用、镇静催眠药,都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什么是性神经衰弱
所谓性神经衰弱指的就是阴部神经整体的神经末梢处于疲软的状态,在传递的过程中一般无法正确地传达性敏感信号,称之为性神经衰弱。对于这种性神经衰弱的症状,绝大多数可以表现为性欲不强,或者是经过强烈的刺激,或者是长久的前戏也无法达到性高潮的症状。
吃什么对神经好
神经受损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在生活中本身就应该引起重视,要说吃什么对神经好,首先就应该选择核桃,多吃枸杞,多吃酸枣,多吃桂圆,这些食物都能够有效改善神经衰弱,促进神经发育,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确实有着一定的帮助。
什么是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神经心理功能障碍综合征,多数情况下是以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原因,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问题。脑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是以睡眠紊乱最为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深,多梦,醒后长时间难以入睡或在某些时间段睡眠过多,尤以早醒是最具典型症状。经常感受的是精力不足,休息后不能缓解,时时有疲劳感为典型的躯体症状。还会有茶饭不思,食欲下降,少数表现为食欲亢进以及体重增加,这两种可交替出现。常见躯体症状还会有头晕,头痛,周身麻木不适,感觉异常,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时有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等情况。随之而来的还会有一些焦虑,紧张,情绪不稳症状,由此可能造成血压的波动,甚至有过度偏高的情况出现。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31

55218次收听

01:52
神经衰弱怎么办
神经衰弱目前在临床上这个术语并不常用,神经衰弱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患者可能有头晕、胸闷、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其它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关节疼、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异常等。这些症状目前都认为是焦虑抑郁的症状,是一个功能性疾患。通常,这类患者给予抗焦虑抑郁治疗以后效果很好。另外神经衰弱要注意日常生活要避免情绪的过分紧张、压力过大,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心理保持平稳。此外,运动可以减少压力而且可以增加脑的活力,是非常好的减轻神经衰弱的方式。
神经衰弱导致失眠怎么办
因为神经衰弱所导致的失眠现象,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其实要想缓解,那么在生活中,首先就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比如说应该学会减压,学会自我催眠,坚持体育锻炼,另外在生活中也可以适当性的服用中药,效果都是比较不错的。
神经衰弱吃什么药
就此病来说,神经衰弱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在一般情况下就是利用药物治疗,其实除了药物之外,还可配合其他调理之法,其基本治疗原则,在采用排出器质性疾病外,其可利用心理、行为、药物等治疗,都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