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牙体缺损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9-12-0456062次浏览

预防牙体缺损要从多方面进行,要预防龋病,避免牙外伤,避免牙齿磨损。牙体缺损也可以因为刷牙习惯不良、外伤、酸蚀等因素导致,建议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避免各种外伤的发生,全面的进行保护,才可以做好预防。

牙体缺损就是指牙齿失去了原本正常合理的外形,造成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牙体缺损因范围和程度不同,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平时要注意做好预防,保护好牙齿,促进健康。那么, 牙体缺损的预防有哪些?
  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其次是外伤、磨损、楔状缺损、酸蚀和发育畸形等。因此,预防牙体缺损,也应从这几点出发。
  预防龋病
  较轻的龋病可以表现为脱矿、变色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龋洞,甚至牙髓发炎、根尖周炎。龋坏严重者可导致牙冠大部分或全部丧失而仅残留牙根。预防龋病需要注重牙齿清洁、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等。
  避免牙外伤
  交通事故、意外碰击或咬硬物等可造成牙齿折裂,前牙外伤发病率较高。轻者仅伤及牙冠一角,重者可出现牙冠折裂甚至牙根折裂。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情况是隐裂牙,以后牙最为多见。其表面有不易发现的裂纹,早期可出现牙本质敏感症状,如遇到较大的咬合力或外力,极易产生牙齿折裂。此外,对于大面积充填的牙髓已失去活性的牙齿,有时正常的咬合力也可导致牙齿折裂。
  避免牙齿磨损
  除了牙齿在行使咀嚼功能时会产生生理性的磨耗,有些人有紧张时容易紧咬牙或夜磨牙等不良习惯,还会造成牙齿病理性磨损。长期磨损表现为牙冠被磨短,严重者可导致面下部变短,甚至引起咀嚼功能障碍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因此,当发现自己有类似的不良习惯时,一定要早日就医纠正。
  此外,牙体缺损也可以因为刷牙习惯不良、外伤、酸蚀等因素导致,建议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避免各种外伤的发生,进食过程中避免进食酸性较强的食物

相关推荐

牙体缺损的症状是什么
牙齿的结构是由外面的釉质、釉质下面的牙本质以及牙本质包裹的牙髓组成。如果只是非常轻微的缺损,是不会有任何症状的。当缺损继续发展,没有被发现而波及到神经末梢,这个时候就会开始觉得,牙齿在吃冷热东西的时候,有酸劲、疼痛的不适感,这就是牙本质过敏症状。
牙体缺损的治疗
牙体缺损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修复方法有,冠修复,或是桩修复,其中冠修复也分为了部分冠,还有全冠。如果患者的牙体破坏严重的时候,则可以选择全冠修复,如果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就要选择桩核冠治疗的方法。导致牙体缺损的原因有龋病、外伤、磨损、楔状缺损等原因。
牙体损伤修复体的种类
牙体损伤修复体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修复:临床中最为常用,如果缺损面积较小一般修复效果可以保证,就是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是临床中应用最多、也是最经济快捷的一种方式。间接修复:牙体缺损面积非常大,用直接修复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时选择。当牙齿进行修复时要注意定期检查。
什么是牙体缺损直接粘接修复术
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牙齿修复手段,通常是通过粘接树脂的方式,在处理过的牙体上面进行直接的修复的一种治疗方法。通常来说,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比较小以及临床应用广泛的优点。患者不妨试一试。
什么是牙体缺损
所谓的牙体缺损,属于一种由于多种原因而诱发的,发生在牙体硬组织方面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包括外形以及结构方面的破坏以及异常。一般而言,牙体缺损对于患者的影响很大,会导致患者在咀嚼、发育以及牙髓,还有牙周组织方法有诸多不良的影响。
牙髓炎吃什么药
牙髓炎一般来说靠吃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牙髓炎的正确处理方法应该是开髓。然后减轻髓腔的压力,最后做彻底的根管治疗,这是最好的方法。当然,有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要在龋洞里面放安抚剂,然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牙髓的炎症消失,用常规的补牙方法就可以了,也不是靠药物来解决的。
语音时长 00:00

2019-04-25

54125次收听

牙神经坏死是什么原因
牙齿的神经在一个很小的封闭的鼓腔里面,一旦发生炎症,炎症渗出就像高压锅里面煮东西一样,压力十分高,所以患者十分疼痛。这个炎症引流不出去,压力就作用到牙齿神经上,最后牙齿神经很容易出现坏死。牙齿神经出现坏死,牙齿就成为死牙齿。慢慢的牙齿神经崩解,然后牙齿出现变色。如果不进一步做根管治疗,牙根就会慢慢的吸收,牙齿最终可能只有拔除。因为牙根很短,所以牙神经一旦出现坏死,要及时的处理,做根管治疗。
语音时长 00:00

2019-04-25

55812次收听

急性冠周炎多久消肿
急性冠周炎,临床上保守的办法是做冠周冲洗。用淡盐水、洗必泰做冠周的冲洗。冠周冲洗不是彻底治疗方法,冲洗以后只能使局部炎症暂时得到控制。过段时间,如果患者抵抗力低,炎症还可以再急性发作。冠周炎最彻底处理方法事实上是拔除智齿。冠周炎正确处理以后,一般三天,患者的情况就明显改善。如果做冲洗,一般一周左右患侧肿胀也会得到控制。
语音时长 00:00

2019-04-25

57754次收听

02:58
牙髓息肉不治疗的后果
牙髓息肉不治疗会造成出血、感染、牙齿留不住甚至癌变等严重的后果。牙髓息肉实际上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牙髓息肉本身。是从牙髓腔里面真正长出来的,刺激容易出血。甚至会出现癌变的可能性。第二种就是疼痛、感染。时间长,表面可能角化。即使角化后不容易出血,患者可能自觉症状不那么明显,可能对患者适当的麻痹。还是应该做彻底的根管治疗,然后牙齿做彻底冠修复。第三种邻牙间隙经常食物嵌塞,造成牙龈乳头增生,最后长到龋洞里面,这种就是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是从髓质底长出,使牙齿往往没有保留价值。
02:06
怎么判断牙神经坏死
判断牙神经坏死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冷热刺激、观察牙齿的颜色进行判断。牙神经如果坏死,用冷热刺激这个牙齿,看有没有反应。还可以看牙齿的颜色,如果是坏死的时间比较久,它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由原来比较发亮的黄色,最后可能变成棕色,甚至是发黑。牙髓一旦坏死,就需要拔出牙髓,彻底处理根管。然后用根管充填材料,彻底封闭根管系统,然后做冠修复。牙神经坏死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大,比较容易导致睡眠不足,疲劳等症状的发生,牙神经坏死可以治疗,通过根管治疗可以治好,治疗的效果也特别的明显。
02:38
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区别
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区别是,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细菌的一种生态环境,牙结石区别于菌斑,是钙化的菌斑,有软垢。细菌在牙菌斑里面进行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会产生代谢废物和内毒素,对牙齿和牙周造成伤害。牙齿就会造成龋坏,会刺激牙周软组织发炎,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最终牙齿松动脱落。牙结石是沉积在牙表面的脏东西,像菌斑和其他沉积物,最后钙化形成。早期的牙结石比较松软,通过刷牙可以去掉。如果不及时清理掉,超过24小时,即使通过刷牙也刷不掉,只有通过洗牙的方式才能去除。
02:12
多久洗牙一次比较好
洗牙次数应当根据患者口腔情况而定,多数为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如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比较好,一般一年洗一次即可,如果患者口腔卫生情况不好,建议患者半年洗一次牙。患者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牙周病未控制,洗牙时间更短,甚至三个月就要洗一次牙。儿童患者因为牙冠比较短,牙齿表面比较光滑,所以一般不容易附着,儿童患者一般不洗牙。个别儿童患者确实口腔卫生比较差,就可以按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一般是用手工比较温柔的洗牙方式,以免损伤儿童的牙齿。
02:23
洗牙前为什么要验血
洗牙前验血是因为洗牙经常会出血,如果患者有传染性疾病,形成血雾会污染诊室的环境,就很容易造成局部的传播。部分患者有活动性结核,严重的肝炎,艾滋病等这些传染病。临床上要针对患者的情况,了解病史,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抽血处理,做血液化验。同时,通过抽血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色素等,对临床操作都有指导意义。洗牙前,应该了解清楚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用超声洗牙会干扰起搏器的运行,造成患者的心率失常,这种情况只能用手工洗牙。
阻生牙是不是智齿
临床上认为阻生牙和智齿一样,也有极少数的情况,像上颌三这种阻生情况,不是智齿。阻生牙会造成邻牙的龋坏、牙根吸收、形成囊肿等等。另外阻生牙和它的龈瓣之间经常会嵌入食物残渣,造成细菌的滋生,容易发炎,造成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临床上大部分智齿是主张预防性拔除,就是在智齿还没有完全萌出的时候,智齿刚露头的时候,由于牙根还没有发育完全,拔除比较容易,损伤小,患者痛苦也小,恢复快。
语音时长 00:00

2019-04-25

59209次收听

拔完牙后牙洞里塞的药
拔完牙以后,牙洞里一般不需要塞药,因为牙洞里面放入东西会干扰到伤口的愈合。如果患者凝血机制不太好,或者是创伤比较大、容易出血,可以考虑在拔牙创里塞促进凝血的药物,然后进行缝合。如果创伤比较大,偶尔也会考虑放入甲硝唑的制剂,预防干槽症,术后使患者轻松一些。
语音时长 00:00

2019-04-25

5498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