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脑瘫早期能治愈吗

59802次浏览

小儿脑瘫早期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和功能。小儿脑瘫是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主要干预方式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康复训练是改善运动功能的核心手段,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被动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方法增强肌肉力量;作业治疗帮助患儿掌握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针对吞咽困难和语言发育迟缓。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痉挛和并发症,如巴氯芬片可降低肌张力,苯海索片能控制不自主运动,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痉挛或关节畸形,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减轻下肢痉挛,跟腱延长术能矫正足部畸形。

早期干预效果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轻度脑瘫患儿通过系统康复可能接近正常生活能力,中重度患儿则需长期多学科协作管理。家长需坚持配合康复计划,定期评估调整方案,同时关注心理疏导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家长应尽早带患儿到专业机构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营养支持,避免跌倒受伤,定期随访神经发育情况。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治疗或放弃干预,多数患儿通过科学管理可获得生活质量提升。

相关推荐

宝宝肌张力低是脑瘫吗
宝宝肌张力低不一定是脑瘫,诊断宝宝是否是脑瘫,不以肌张力为准。小孩出现肌张力低,可能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比如说神经根炎、肌源性疾病和末梢神经疾病,都有可能会造成肌张力过低,具体可以带宝宝去权威点的医院检查下。脑瘫宝宝常伴随着有智力缺陷和癫痫的问题,属于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需要宝宝在比较小的时候做康复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也要使用些营养的药物做修复调理。家里面有脑瘫的宝宝,父母应该要花费比较大的耐心训练宝宝,而且要长期坚持给宝宝做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102255次收听

01:45
新生儿易惊是脑瘫吗
新生儿易惊不一定是脑瘫。因为导致新生儿易惊的原因比较多,而最常见的导致小儿易惊的原因是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而引起来的佝偻病表现,是引起小儿易惊最常见的原因。脑瘫也可以有易惊表现,尤其是震颤型或者是痉挛型的,可能受到一点刺激以后孩子都会出现肢体的抖动。导致小儿易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引起来的神经兴奋性增高。当然还有部分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等,贫血引起来易惊的表现。小儿易惊不一定有脑瘫,当然脑瘫也可以有易惊的表现。
脑瘫儿是怎么形成
导致脑瘫儿出现的原因很多,在出生前孕妇感染病毒、抽烟喝酒、盲目用药、损伤脑部,可能会出现脑瘫儿;出生时脑缺氧、颅内出血,也会出现脑瘫儿;出生后患有核黄疸、脑膜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脑瘫儿出现。
什么会导致脑瘫
家长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身体健康,开心快乐的长大,但是孩子会出现的疾病类型是非常多的,脑瘫就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出现脑瘫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产前因素,生产因素,产后因素,后天性因素等等,不同的原因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治疗。
脑瘫手术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手术方法有两大分类,第一种就是神经手术,包括神经后跟选择性部分切断术,还有骨神经部分切断术以及胫神经部分切断术等等;第二种就是骨科矫形手术,包括腱延长术以及三关节融合术等等。
脑瘫和智力低下的区别
脑瘫和智力低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除精神发育迟滞外,脑瘫患者还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特殊的姿势和步态等症状。但智力低下,这些患者通常没有四肢运动障碍,无论是脑瘫还是智力低下,都必须尽快就医,并且患者需要积极查明原因。
儿童轻微脑瘫好治吗
儿童轻微脑瘫的治疗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该病并不容易治疗,而且治好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儿童轻微脑瘫在早期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运动功能和智力,从而使患儿尽早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是治疗的疗程很长,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小儿脑瘫早期会出现嗜睡或者兴奋抑制交替的意识改变,甚至出现惊厥。小孩早期脑瘫,如果是脑瘫的早期的表现,实际上可能最主要的要注意。小儿脑瘫这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多数是由于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有重度的一个窒息史,或者是一个有极低出生体重史或是早产史。一般情况下在出生时的时候是有异常的,脑瘫有非常多种,有软瘫、有痉挛瘫、有单纯的智力障碍等,那么早期最主要的症状可能是运动瘫表现的更早一点,小婴儿期2至3个月的时候,该抬头的时候不能抬头,也就抬头不能,是小儿脑瘫的一个早期的表现。那么逐渐的出现坐不能,紧跟的是语言发育不能之后是行走不能等。如果是单纯的智力低下,那么可能出现的早期的症状,就是语言发育的一个落后,那么干预起来可能相对时间就比较晚了。实际上小儿脑瘫出现的早期症状是有差异在于脑瘫的类型,是运动瘫,还是单纯的一个智力低下,还是有其他的合并的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比如先天小脑畸形、无脑儿,无脑儿一般情况下在孕期的时候,可能就会胎死宫内或者出生后早期死亡,先天性发育不良,比如先天性的一个脑积水、小头畸形,这种情况下,一般出生时就能诊断了,那么可能早期的症状就会出现嗜睡或者是兴奋抑制交替这种意识改变,甚至出现惊厥。
语音时长 01:54

2020-03-12

62066次收听

小儿脑瘫手术后恢复如何
外科矫形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应用于痉挛性脑瘫的患儿,适用于步态趋于成熟的小孩,也就是说他的走步姿势基本上已经不太变化了,那么多数是在六到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目的就是在于矫正畸形,改善的肌张力,改善肢体平衡,促进他走路姿势的恢复。我们常说的痉挛性脑瘫的患儿走路姿势什么样的叫剪刀步,也就是说他走路的时候是双脚踮起脚尖,然后是交叉步态,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左脚和右脚是交叉型行进的,这种踮脚的有点像咱们以前的裹脚老太太一样走路,但是裹脚老太太顺着走、平行的走,但它是交叉着走,叫剪刀步。实际上外科矫正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这一类的孩子,手术的方式有一些叫肌腱手术,那么改善他肌腱的紧张程度、痉挛程度与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等,那么目的就是促进他走路姿势的恢复,力求能达到他可以独立步行或者是保持基本正常一个姿态的目的。那么外科手术治疗不见得能完全的解决他痉挛性脑瘫的肢体的状态,但是对于畸形的恢复、肌张力的缓解,改善他肢体的平衡,促进他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手术矫正患儿不适用于软瘫,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严格掌握它的适应症。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5

56649次收听

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
小儿脑瘫的症状有经常持续的哭闹、全身抖动,喂养困难,护理困难,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的异常,反射异常等。一、早期的一些表现,比如精神症状,有过度的激惹,很难入睡,兴奋的表现。对于突然出现的声响以及体位改变反应比较剧烈,哭叫、比较惊恐状。二、喂养困难,表现为膝软和吞咽的不协调,体重增长缓慢。三、护理困难。穿衣服的时候很难将手臂伸入袖内,换尿布的时候难以将大腿分开,洗澡的时候就是脚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面时,婴儿的背部立即僵硬呈弓形,伴有哭闹,也就是说他可能有疼痛的表现,尤其在痉挛瘫的时候。四、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是运动发育落后,包括的是粗大的或者精细运动的发育的一个迟缓,主动运动的减少。五、肌张力的异常,表现为肌张力的亢进、肌强直、肌张力的下降,以及肌张力的不协调。六、姿势的一个异常,静止时行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脚弓反张姿势,还有就是偏瘫的姿势,活动时姿势的异常,如舞蹈样的手足驱动扭转痉挛。那么痉挛性的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等。七、反射异常,那么表现为原始反射的迟缓、消失、保护性的反射迟缓出现以及姿势反射性的异常等等。Vojta姿势反射,包括这牵拉反射和抬屈反射等等,Collis反射以及垂直反射力如何到位以及斜位的垂钓反射的一个反射异常。分型分为运动功能的障碍,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的范围和性质,又分为痉挛瘫、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和肌张力低下型。
语音时长 02:14

2020-02-25

56764次收听

02:28
小儿脑瘫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原则上是以清淡的高质量蛋白饮食为主,少吃多餐,分次进食,保证营养的供应,促进体格和生长发育的正常,避免由于摄入不足而导致营养不良。患儿可能长期卧床,饮食上一定是要软的、好消化的,不容易引起呛咳、误吸,导致窒息的食物。由于脑瘫患儿社会交往能力、语言发语能力、沟通能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不容易和家长、看护者进行沟通,所以要注意避免过多进食,导致患儿的消化功能改变。
02:58
小儿脑瘫有哪些表现
脑瘫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早期表现,比如精神症状,有过度的激惹,经常持续的哭闹、很难入睡,对于突然出现的声响以及体位改变反应比较剧烈,全身抖动,哭叫,惊恐。同时会有喂养困难,表现为膝软和吞咽的不协调,体重增长缓慢;护理困难,穿衣服的时候很难将手臂伸入袖内,换尿布的时候难以将大腿分开。还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是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不协调。另外会有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的表现。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的范围和性质,分为痉挛瘫、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和肌张力低下型。
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可以通过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异常进行治疗。手术可以治疗痉挛性脑瘫,降低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小儿脑性瘫痪一定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促进正常运动的出现,在针对小儿运动功能障碍治疗的同时还要纠正孩子的语言发育延迟,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同时要培养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将来从事的社会职业能力,做到医生和家庭相结合,针灸、水疗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具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10

2019-01-18

47775次收听

02:43
脑瘫的表现
脑瘫的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小儿脑瘫的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新生儿期表现为原始反射不出现,拥抱反射、吸允反射和握持反射;三、四个月表现为原始反射消失延迟或保护性反射延缓出现。握持反射消失延迟表现为患儿抓取物体困难。除此之外有智力发育延迟、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发育延迟、精神运动异常等症状。
02:26
脑瘫遗传吗
临床上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新生儿核黄疸是导致小儿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型不合性溶血、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等是导致新生儿核黄疸的重要原因。并非所有脑瘫都与遗传有关,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和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与遗传有关,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部分脑瘫与遗传无关,如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这类患者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