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

发布时间:2020-02-2556764次收听

语音内容:

小儿脑瘫的症状有经常持续的哭闹、全身抖动,喂养困难,护理困难,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的异常,反射异常等。

一、早期的一些表现,比如精神症状,有过度的激惹,很难入睡,兴奋的表现。对于突然出现的声响以及体位改变反应比较剧烈,哭叫、比较惊恐状。

二、喂养困难,表现为膝软和吞咽的不协调,体重增长缓慢。

三、护理困难。穿衣服的时候很难将手臂伸入袖内,换尿布的时候难以将大腿分开,洗澡的时候就是脚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面时,婴儿的背部立即僵硬呈弓形,伴有哭闹,也就是说他可能有疼痛的表现,尤其在痉挛瘫的时候。

四、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是运动发育落后,包括的是粗大的或者精细运动的发育的一个迟缓,主动运动的减少。

五、肌张力的异常,表现为肌张力的亢进、肌强直、肌张力的下降,以及肌张力的不协调。

六、姿势的一个异常,静止时行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脚弓反张姿势,还有就是偏瘫的姿势,活动时姿势的异常,如舞蹈样的手足驱动扭转痉挛。那么痉挛性的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等。

七、反射异常,那么表现为原始反射的迟缓、消失、保护性的反射迟缓出现以及姿势反射性的异常等等。Vojta姿势反射,包括这牵拉反射和抬屈反射等等,Collis反射以及垂直反射力如何到位以及斜位的垂钓反射的一个反射异常。

分型分为运动功能的障碍,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的范围和性质,又分为痉挛瘫、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和肌张力低下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幼儿脑瘫如何训练
幼儿脑瘫可通过运动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方式进行康复干预。脑瘫是由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1、运动训练针对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采用被动关节...
儿童脑瘫如何训练
儿童脑瘫可通过运动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行为干预等方式进行康复。脑瘫通常由产前脑发育异常、围产期缺氧缺血、产后脑损伤等原因引起,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1、运动功能训练针对肌张力...
01:45
新生儿易惊是脑瘫吗
新生儿易惊不一定是脑瘫。因为导致新生儿易惊的原因比较多,而最常见的导致小儿易惊的原因是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而引起来的佝偻病表现,是引起小儿易惊最常见的原因。脑瘫也可以有易惊表现,尤其是震颤型或者是痉挛型的,可能受到一点刺激以后孩子都会出现肢体的抖动。导致小儿易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引起来的神经兴奋性增高。当然还有部分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等,贫血引起来易惊的表现。小儿易惊不一定有脑瘫,当然脑瘫也可以有易惊的表现。
手术能治疗小儿脑瘫吗
脑瘫的出现率越来越高,当小孩出现脑瘫以后对整个家庭造成的影响都非常大,用手术方法可以达到一定治疗作用,但是效果怎么样每一个人都是有所不同的,还可以使用心理治疗法,药物治疗法,康复训练法以及中医治疗法。
脑瘫会引起智力下降吗
当出现脑瘫疾病以后智力方面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智力发展速度缓慢,和同龄孩子比起来要落后很多。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有这个疾病的患儿,日常的康复训练是特别重要的,主要的康复训练有头部训练、脚部训练、以及坐姿训练等,这些训练对病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一定要坚持下去。
小孩面瘫应该怎么办
小孩面瘫应该选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还可用针灸的方法治疗,配合中药熏蒸以及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面瘫出现面肌痉挛的后遗症,可选择A型肉毒毒素注射,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就选择手术治疗。通过营养神经的药物来缓解症状治疗面瘫,比如B族维生素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面神经的水肿,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另外,肉毒素注射效果也还可以,不过有一部分患者在注射A型肉毒毒素之后3到6个月病情复发,复发后可以再次注射仍然是有效的。首先要了解小儿面瘫的原因有哪些,根据不同的原因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面神经受到肿瘤或血管的压迫,或是遇到冷空气的刺激,另外,由于细菌或是病毒的感染,面神经出现痉挛,这些情况都能引起面神经的缺血水肿,从而导致面瘫。
语音时长 01:35

2020-03-12

51921次收听

小儿脑瘫手术后恢复如何
外科矫形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应用于痉挛性脑瘫的患儿,适用于步态趋于成熟的小孩,也就是说他的走步姿势基本上已经不太变化了,那么多数是在六到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目的就是在于矫正畸形,改善的肌张力,改善肢体平衡,促进他走路姿势的恢复。我们常说的痉挛性脑瘫的患儿走路姿势什么样的叫剪刀步,也就是说他走路的时候是双脚踮起脚尖,然后是交叉步态,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左脚和右脚是交叉型行进的,这种踮脚的有点像咱们以前的裹脚老太太一样走路,但是裹脚老太太顺着走、平行的走,但它是交叉着走,叫剪刀步。实际上外科矫正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这一类的孩子,手术的方式有一些叫肌腱手术,那么改善他肌腱的紧张程度、痉挛程度与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等,那么目的就是促进他走路姿势的恢复,力求能达到他可以独立步行或者是保持基本正常一个姿态的目的。那么外科手术治疗不见得能完全的解决他痉挛性脑瘫的肢体的状态,但是对于畸形的恢复、肌张力的缓解,改善他肢体的平衡,促进他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手术矫正患儿不适用于软瘫,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严格掌握它的适应症。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5

56649次收听

02:43
小儿脑瘫早期症状
小孩早期脑瘫早期运动瘫表现的会更早一点,婴儿期2~3个月的时候,该抬头的时候不能抬头,就是抬头不能,这就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的表现。逐渐的出现坐不能、语言发育不能、行走不能等等,小儿脑瘫出现的早期症状是有差异的,差异在于脑瘫的类型,它是运动瘫,还是单纯的智力低下,还是合并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比如说先天小脑畸形、无脑儿,无脑儿一般情况下在孕期的时候就会胎死宫内,或者出生后早期死亡。先天性发育不良,比如先天性的脑积水、小头畸形,这种情况下出生时就能诊断了,可能早期的症状就会出现嗜睡,或是兴奋抑制交替这种意识改变,甚至出现惊厥。
02:32
儿童脑瘫和发育迟缓的症状
儿童脑瘫的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肌张力以及性格异常;发育迟缓症状包括体格发育迟缓以及运动迟缓,还有语言发育迟缓等等。儿童脑瘫和生长发育迟缓在临床上容易有一些共同的症状,但是也有不同之处。一般来说,脑瘫的孩子都会伴有生长发育的迟缓,这一点上会和生长发育迟缓有所交叉。生长发育的迟缓有可能表现为这种体格发育的迟缓、运动方面的迟缓或者说语言发育方面的迟缓。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认知方面、说话面的迟缓现象。对于脑瘫来说,除了这种生长发育的迟缓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脑瘫的孩子会出现肌张力和性格方面的一些异常。究竟是单纯的生长发育迟缓还是脑瘫。这种生长发育迟缓是需要进行鉴别的。
四月宝宝腿没力量应该怎么办呢
四个月的宝宝如果腿没有力量,家长首先要明确腿没力量的程度。因为对于四个月的宝宝来说,他还不能够站立,实际上他的腿部本身就不会很有力量。一般在平卧状态下,宝宝会有蹬腿的动作,但这个时候多数的孩子腿部都不是很有力量,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孩子,其几率确实很低,处于疾病状态,比如孩子可能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脑瘫,这时孩子不仅仅是一个下肢无力的表现,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或者其他的发育问题。所以如果家长怀疑宝宝处于疾病状态,应该带宝宝到专科医院进行一个鉴别诊断,诊断明确之后才给科学治疗,改善孩子下肢无力的情况。如果是正常的孩子,在四个月时并不能够站立,但是能表现出明显的肌力很强的状态。
语音时长 00:59

2019-09-11

59780次收听

小儿脑瘫的原因
小儿脑瘫的原因众多,主要是发生在产前、产时和生后一个月之内,如双胎妊娠、多胎妊娠、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核黄疸,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脑性瘫痪的发生。未引起脑部病变,造成中枢性运动障碍,就不是脑性瘫痪的原因。虽然脑性瘫痪的原因众多,但并不是每一个脑瘫患儿都能找到确切的原因,约有25%的脑瘫患儿没有明确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03

2019-01-18

59810次收听

小儿脑瘫表现
小儿脑瘫表现多种多样,不同个体具有明显差异性,即使同一个患儿,在不同时期也有明显不同表现,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对于新生儿期的脑瘫患儿,表现为原始反射不出现,如生后有拥抱反射、吸允反射和握手反射不出现。对于三至四个月或者两至三个月的脑瘫患儿,表现为原始反射消退、延迟或者保护性反射出现延缓,对于握持反射,出生后两到三个月就消失。但脑性瘫痪患儿握持反射消失延迟,表现为卧床状态,表现为拇指对掌、食指压在拇指上,患儿抓取物体困难。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除了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还表现为智力发育延迟、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发育延迟、精神运动异常等。
语音时长 01:35

2019-01-18

61989次收听

02:26
脑瘫遗传吗
临床上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新生儿核黄疸是导致小儿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型不合性溶血、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等是导致新生儿核黄疸的重要原因。并非所有脑瘫都与遗传有关,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和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与遗传有关,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部分脑瘫与遗传无关,如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这类患者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
02:21
小儿脑瘫治疗
小儿脑瘫治疗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治疗、纠正语言发育延迟、针灸、水疗、手术。小儿脑性瘫痪一定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按照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促进正常运动,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异常;针对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同时,纠正语言发育延迟,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培养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治疗和生活相结合。针灸、水疗有帮助,手术治疗是方法之一,手术治疗目的在于解除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调整肢体负重力线、改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