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瘫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9-01-1755147次播放

视频内容:

脑瘫的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

小儿脑瘫的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

新生儿期表现为原始反射不出现,拥抱反射、吸允反射和握持反射;三、四个月表现为原始反射消失延迟或保护性反射延缓出现。握持反射消失延迟表现为患儿抓取物体困难。

除此之外有智力发育延迟、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发育延迟、精神运动异常等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54
宝宝不会翻身是脑瘫吗
宝宝不会翻身可能是脑瘫,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如果孩子七八个月还不会翻身,或者是一两岁不会翻身,肯定有问题,脑瘫是主要原因,但脑瘫并不是所有的导致不会翻身的原因。脑瘫有严格的定义,必须是在生前或生后1个月围产期,出现脑功能的障碍,但是脑功能障碍是静止的,不是进展性,是越来越好。有些孩子不会翻身可能是脑瘫,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如代谢性疾病。所以,不会翻身的孩子应该去小儿神经科找专业医生进行系统评估。
小儿脑瘫的治疗
小儿脑瘫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来进行治疗,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也可以进行物理治疗,比如说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等,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应用一些药物来治疗,比如营养脑神经的药物、肌肉松弛类药物等。除此以外,小儿脑瘫也可以进行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
什么是轻微脑瘫
轻微脑瘫,也即是孩子在出生后1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损伤方面的综合征,会导致孩子发生一些姿势异常以及中枢运动障碍的不良症状,除此以外,还有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进食障碍以及吞咽障碍等等的发生。
脑瘫和智力低下的区别
脑瘫和智力低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除精神发育迟滞外,脑瘫患者还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特殊的姿势和步态等症状。但智力低下,这些患者通常没有四肢运动障碍,无论是脑瘫还是智力低下,都必须尽快就医,并且患者需要积极查明原因。
宝宝头后仰是脑瘫吗
宝宝头后仰并不一定是脑瘫,要结合宝宝的年龄以及其他的症状来进行判断。如果说宝宝在三个月之内,这个时候的颈部发育不完善,难以支撑头部力量,所以很容易出现头后仰的现象。但如果到了5~6个月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伴随一些异常症状,极有可能是脑瘫。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有这个疾病的患儿,日常的康复训练是特别重要的,主要的康复训练有头部训练、脚部训练、以及坐姿训练等,这些训练对病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一定要坚持下去。
小儿脑瘫用药的方法
小儿脑瘫可以用肉毒素A、单曲林、苯二氮卓类的降低肌张力,增加幅动度功能,运动功能合并癫痫患者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实际上脑瘫一般情况下并没有特异性的药物治疗,脑瘫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如果急发性的形成的脑瘫一旦诊断脑瘫,很难通过药物治疗去改善,在早期的时候,尤其是小婴儿三个月以内,就要考虑到有脑瘫的形成的时候,可以用神经刺激因子,这是药物治疗,可以促进脑损伤功能区的代偿性的功能恢复,实际上可能疗效也有限,一旦诊断脑瘫,实际上就已经是脑发育或者脑功能区受损之后导致临床综合症的表现。因此一旦诊断脑瘫,药物治疗可能性就很小了。主要治疗就是康复治疗、外科矫正治疗、家庭教育等等,外科矫正是用于不太趋于成熟的小孩,就六到十岁的时候再进行,主要的适应症就是痉挛性的脑瘫患儿,目前在于矫正畸形、改善肌张力,改善肢体平衡,手术包括肌腱手术、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家庭教育,还是提倡家庭成员的参与康复治疗。应该加强患儿父母的教育,学习功能、训练的手法以及日常生活的动作训练方法,全面的关心患儿,注意合理的营养和护理。药物治疗尚未发现治疗脑瘫的特效药物,仅是对症治疗,如说激发了癫痫,可以用缓解手足徐动型的多,用小量的安坦,如果肌张力增高,就可以用肉毒素A、单曲林等等,或苯二氮卓类的降低肌张力,增加幅动度功能,运动功能合并癫痫患者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0-02-25

63169次收听

02:43
小儿脑瘫早期症状
小孩早期脑瘫早期运动瘫表现的会更早一点,婴儿期2~3个月的时候,该抬头的时候不能抬头,就是抬头不能,这就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的表现。逐渐的出现坐不能、语言发育不能、行走不能等等,小儿脑瘫出现的早期症状是有差异的,差异在于脑瘫的类型,它是运动瘫,还是单纯的智力低下,还是合并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比如说先天小脑畸形、无脑儿,无脑儿一般情况下在孕期的时候就会胎死宫内,或者出生后早期死亡。先天性发育不良,比如先天性的脑积水、小头畸形,这种情况下出生时就能诊断了,可能早期的症状就会出现嗜睡,或是兴奋抑制交替这种意识改变,甚至出现惊厥。
02:47
小儿脑瘫如何用药
实际上脑瘫一般情况下并没有特异性的药物治疗,脑瘫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的,急发性形成的脑瘫一旦诊断,很难通过药物治疗去改善。在早期,尤其是小婴儿三个月以内,可以用神经刺激因子,促进脑损伤功能区代偿性的功能恢复,实际上疗效也有限,一旦诊断脑瘫,主要治疗就是康复治疗、外科矫正治疗、家庭教育等等,外科矫正主要的适应症是痉挛性的脑瘫患儿;手术包括肌腱手术、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等;家庭教育,提倡家庭成员的参与康复治疗。
四月宝宝腿没力量应该怎么办呢
四个月的宝宝如果腿没有力量,家长首先要明确腿没力量的程度。因为对于四个月的宝宝来说,他还不能够站立,实际上他的腿部本身就不会很有力量。一般在平卧状态下,宝宝会有蹬腿的动作,但这个时候多数的孩子腿部都不是很有力量,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孩子,其几率确实很低,处于疾病状态,比如孩子可能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脑瘫,这时孩子不仅仅是一个下肢无力的表现,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或者其他的发育问题。所以如果家长怀疑宝宝处于疾病状态,应该带宝宝到专科医院进行一个鉴别诊断,诊断明确之后才给科学治疗,改善孩子下肢无力的情况。如果是正常的孩子,在四个月时并不能够站立,但是能表现出明显的肌力很强的状态。
语音时长 00:59

2019-09-11

59778次收听

小儿脑瘫的原因
小儿脑瘫的原因众多,主要是发生在产前、产时和生后一个月之内,如双胎妊娠、多胎妊娠、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核黄疸,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脑性瘫痪的发生。未引起脑部病变,造成中枢性运动障碍,就不是脑性瘫痪的原因。虽然脑性瘫痪的原因众多,但并不是每一个脑瘫患儿都能找到确切的原因,约有25%的脑瘫患儿没有明确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03

2019-01-18

59810次收听

小儿脑瘫表现
小儿脑瘫表现多种多样,不同个体具有明显差异性,即使同一个患儿,在不同时期也有明显不同表现,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对于新生儿期的脑瘫患儿,表现为原始反射不出现,如生后有拥抱反射、吸允反射和握手反射不出现。对于三至四个月或者两至三个月的脑瘫患儿,表现为原始反射消退、延迟或者保护性反射出现延缓,对于握持反射,出生后两到三个月就消失。但脑性瘫痪患儿握持反射消失延迟,表现为卧床状态,表现为拇指对掌、食指压在拇指上,患儿抓取物体困难。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除了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还表现为智力发育延迟、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发育延迟、精神运动异常等。
语音时长 01:35

2019-01-18

61989次收听

脑瘫是遗传吗
小儿脑性瘫痪部分孩子与遗传因素有关。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也可以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这部分因素与遗传因素无关,因此部分脑性瘫痪患儿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无关。导致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众多,其中新生儿核黄疸是导致小儿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型不合性溶血、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核黄疸的重要原因,其中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是与遗传有关系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17

2019-01-18

58619次收听

02:31
脑炎会导致脑瘫吗
小儿脑瘫是指产前、产后一个月内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小儿脑炎是指致病微生物损害了脑实质导致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泪、双眼发红、怕光。小儿脑性瘫痪和小儿脑炎既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存在着明显差异。新生儿脑炎若损害脑实质,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此时脑炎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如果新生儿脑炎经过治疗后痊愈,没有存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且没有肢体运动障碍,脑炎就不是造成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
02:37
脑瘫怎么确诊
小儿脑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脑性瘫痪诊断标准是查找脑性瘫痪的致病因素:发生在产前、产时和生后一个月之内,且出现中枢性肢体运动障碍。头部核磁、头部ct能够明确患儿是否存在脑结构异常,对于判断预后有帮助。脑电图能够判断患儿是否合并癫痫。脑干诱发电位能够明确患儿是否合并听觉或者视觉障碍。以上几种辅助检查均不能排除脑性瘫痪,诊断时除外,婴儿一过性脑发育延迟、一过性运动发育延迟、代谢性疾病引起进行性脑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