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如何判断

59619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的出现本身就有着很多的症状,也需要引起生活的重视,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判断,比如应该看宝宝的肌肤,也可以查看黄疸值,另外也应该看宝宝的食欲,通过这些就能够知道宝宝的黄疸现象到底怎么样,是不是一种严重的表现。

新生儿黄疸大部分都是出现在3~5天的婴儿身上,而如果黄疸的情况并不是很严重,那么基本上1~2个星期之后就会逐渐的消失,如果黄疸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就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可是新生儿黄疸如何判断呢?
  一、看宝宝的肌肤
  宝宝在出生的时候,肌肤肯定是白嫩的,红润的,如果出生几天后开始有点黄属于正常的,但是如果宝宝的肌肤很黄,这可能是严重的一种黄疸,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皮肤颜色来判断是否患有黄疸。
  二、查看黄疸值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会给宝宝测量黄疸值,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够判断黄疸值,这种方法也是最准确的,家长要想知道宝宝是否存在黄疸的现象,可以带还在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满月的宝宝不需要测量,如果宝宝在满月之前没有出现过黄疸,那么之后基本上是不会出现。
  三、看宝宝的食欲
  宝宝患上黄疸后食欲也会很差,如果不仅仅出现肌肤发黄的现象,而且也总是不想要吃奶,可能是患有黄疸。如果宝宝的黄疸情况比较轻微,也可以选择多喝水的方式来降低黄疸值。
  四、查看宝宝的大便
  宝宝在生后早期体内产生的过多的胆红素,那么也会通过大便逐渐的排出体外。如果新生儿生后早期胎便排出延迟或不通畅,每天大便的次数逐渐的减少,很有可能就会造成胎粪性肠梗阻,也会导致宝宝黄疸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由此发生病理性黄疸。
  五、注意产妇检查
  也有很多的新生儿黄疸,可能是因为溶血症所造成,最容易发生溶血性黄疸的母子血型是:母亲为O型血,宝宝的血型是ab型或者是a型,这类的情况,可以通过积极的检查,最终也可以有所发现。

相关推荐

01:55
新生儿黄疸跟孕妇有关系吗
新生儿黄疸跟孕妇肯定是有关系的。小儿黄疸,尤其是黄疸比较重的一种疾病叫母胎血型不合,就是母亲和新生儿的血型不合所导致的黄疸。新生儿黄疸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叫ABO溶血,是因为母亲和小孩血型不一样所导致的,跟母亲有密切的关系。还有一个与母亲密切相关的,导致小儿黄疸比较高的就是母乳性黄疸。是由于喝母乳导致黄疸明显增高。所以小孩的这种黄疸,有一部分是和母亲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比如我在刚才讲的这种胎儿和母亲的血型不合所导致的,比如我讲的这种母乳性黄疸都和母亲有关。
新生儿黄疸患者喂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患上黄疸后,在喂养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在分娩后需要马上给宝宝进行哺乳,这样能够促进胎便的排出,此外,还要勤喂乳汁,最好每天喂乳汁8~12次。母亲在哺乳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饮食,首先不要吃黄色的食物,这可能会增加宝宝对黄色素的吸收,其次不要吃寒凉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不利于病情恢复。
宝宝退黄疸时大便颜色什么样
宝宝的黄疸正在消退,大便的颜色一般都是正常的黄色或者是金黄色,这个时候宝宝的胆道是畅通的,胆汁可以正常排泄。还有一部分宝宝在黄疸消退时大便的颜色会发绿,这是由于服用黄颗粒或者是进行蓝光治疗所致,也是正常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正常。
02:21
新生儿黄疸会发烧吗
新生儿黄疸一般不会发烧。首先鉴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过程中,它可能会出现发烧,如果是这个原因,可以降低箱温,同时要补充水分。黄疸也可能是由感染引起,新生儿脱水热会出现发烧,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由于母乳不足,导致新生儿的脱水热,要多给他喝母乳,勤吸吮促进母乳的分泌,必要时候配方奶进行喂养,这样可以减少黄疸的发生。如果孩子又有黄疸又发烧,一定要考虑有没有感染性疾病,往往比较重的感染性疾病,黄疸是可能是早期的主要表现,会同时伴有发烧。
02:48
新生儿黄疸降了又升高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下降之后又出现升高,临床认为这是病理性的黄疸状态。因为,正常生理性黄疸从新生儿出生开始,有一个上升期,然后会逐渐下降,一般14天左右基本降到正常范围,在5毫克每分升左右。如果下降后再出现一次新的升高过程,就是病理性黄疸。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感染,比如感染肝胆疾病,会导致黄疸二次升高。当新生儿出现黄疸下降又升高时,不论速度快慢和数值高低,都要做全面检查,判断有没有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甚至宫内感染的情况。实际上,黄疸的二次出现代表孩子产生疾病状态,无论黄疸表现是否严重,家长都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避免对孩子造成更大损伤。
新生儿黄疸需要注意什么
新生儿黄疸首先要合理喂养,尤其要注意多给宝宝喝水,多晒太阳,而且还要预防感染,注意脐部和臀部的清洁等。一、新生儿一旦出现黄疸,首先要合理喂养,尽早的给新生儿喂养,多吃多排,有利于黄疸的消退。这是由于胎便里含有胆黄素,如果胎便排出延迟,胆黄素经过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会加重新生儿的黄疸,二、应该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至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可能其液体摄入也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三、多晒太阳。日光浴可以帮助新生儿胆红素氧化变性为水溶性物质,通过胆汁或尿液排除,从而减少血中胆红素的累积。四、要注意患儿的清洁,感染会加重孩子的黄疸。新生儿出生后,皮肤接触外界环境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经常会有患儿吃了妈妈奶,或者奶粉以后出现湿疹,湿疹容易合并感染,所以要保护新生儿的皮肤。五、新生儿脐部护理,每天要保证消毒,洗澡以后尤其要保持干燥。六、臀部护理,新生儿排便的次数增多,有时候会出尿布疹,一定要保持臀部的干燥,保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语音时长 01:58

2019-12-20

54782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嗜睡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嗜睡的症状,包括精神萎靡、反应欠佳、吸允无力、纳奶减少、四肢肌张力减低,甚至给孩子一个刺激,也很难唤醒等。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一个疾病,一旦得了新生儿黄疸,家长不用焦虑,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是可以控制可以痊愈的。但新生儿黄疸一旦出现嗜睡的症状,要提高警惕。新生儿黄疸,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游离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在脑内,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称为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是嗜睡典型的胆红素脑病的一个临床表现,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欠佳、吸允无力、纳奶减少、四肢肌张力减低,甚至给孩子一个刺激,也很难唤醒等。往往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出现了损伤,此时治疗难度增大,甚至可能伴有不可逆转的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对于新生儿黄疸,家长不用太焦虑,但也要及时的就诊,了解胆红素升高的水平,及时的给予专业治疗,必须及早的采取综合的措施,密切的监测胆红素的水平,以防止发展为胆红素的脑病。家长要及时动态的观察孩子黄疸的变化情况,及时的去专业医院就诊,给予充分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就会明显降低。
语音时长 01:58

2019-12-20

54481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在刚刚出生以后,身体的抵抗能力仍然是比较弱的,在肝脏还没有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很容易会出现黄疸高的情况。新生儿体内黄疸过高,容易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出现异常,造成大脑的损伤。
新生儿黄疸不治疗有什么后果
新生儿黄疸若不能治疗会导致出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症,从而引发体内组织、器官都出现黄染的症状,严重者甚至致死。同时,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也会受到损伤,还会导致各项机能出现障碍,比如听力衰退,视力模糊等。而且,由于新生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若是黄疸未能得到治疗,还会造成大脑发育迟缓,甚至是脑瘫的后果。
02:19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护理要注意母乳量充足,适当添加水分。病理性黄疸要注意合理的喂养,抗生素的使用,胆道系统的常规检查,对症使用药物治疗。一,生理性黄疸的孩子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多半是吃母乳或开始母乳的量不足,这时的护理要注意合理的母乳喂养,把母乳量喂足,适当的添加水分,可以帮助生理性黄疸尽快的消退。二,病理性黄疸如果给予诊断,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根据不同病因护理不同。三,如果来源于溶血性的黄疸或者是感染性的黄疸,护理区别于肝胆系统的黄疸,如果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及其他相关对症药物的服用。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也是分两大类来情况我们来进行讲解。首先是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孩子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多半是吃母乳或者是开始母乳的量并不是特别足,这个时候的护理我们就要注意合理的母乳喂养,然后把母乳量喂足了,适当的添加一些水分,可以就帮助这种生理性黄疸尽快的消退。那么第二大类就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如果给予了诊断,就是积极的医院的正确的诊断以后,进行护理的情况下,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给予不同的护理。来源于肝胆系统疾病的这种病理性黄疸的护理,首先是要进行医院医生给予的这种医嘱,包括合理的喂养、抗生素的使用,还有就是胆道系统的常规的这种检查;那么如果是来源于溶血性的黄疸或者是感染性的黄疸,那它的护理就是区别于肝胆系统的黄疸,那么如果是感染,那么就要对感染方面进行一个相关的积极的护理,比如说抗生素的使用,还有患儿抗生素的服用,其他相关对症药物的服用这种护理。那么对于这种饮水,还有日晒,我们一般都是针对生理性黄疸而言,可以加大饮水量,还有给予这种紫外线的照射,其他病理性黄疸建议还是就诊。
语音时长 01:40

2019-10-23

58561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很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的生理性黄疸会随着新生儿不断的生长、代谢会逐步消失;而一旦出现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后遗症,所以一旦出现进行性加重和黄疸程度过深、还有退而复现的黄疸,这都提示新生儿可能出现特殊的病理性黄疸,需要做进一步相关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做治疗首先要进行光疗,然后根据患儿黄疸发生的具体病因,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严重的可以并发新生儿脑病,新生儿脑病顾名思义是胆红素侵犯到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胆红素在特殊神经核的沉积,特殊情况下可以造成胆红素脑病,并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后遗症,严重的可能威胁婴儿的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41

2019-04-26

60829次收听

03:14
新生儿黄疸指标多少算正常
在医学上,把出生在28天以内的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采用日龄胆红素或者是小时胆红素来进行风险评估。对于正常的新生儿黄疸指数最高约3毫克每分升,一般不超过10毫克至12毫克每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每分升。每天的胆红素升高
新生儿黄疸要不要停母乳
许多人会认为喂母乳跟黄疸的指数高有关,其实并不尽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三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这个诊断是排他性的。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把其他造成黄疸的因素都排除,才能考虑可能是母乳造成黄疸。一般认为部分母亲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水平较高、活性高,可以在肠道内通过促进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分离,使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再吸收,从而增加了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负担,即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到现在没有完全清楚,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大类。早发性的母乳性黄疸发生的时间同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是跟母乳喂养不当、摄入的不足有关,这时如果黄疸指数小于20毫克每分升就没有问题,至今还没有因为母乳性黄疸高而产生胆红素脑病的报道,所以一般不建议终止母乳喂养。但是如果黄疸指数超过20毫克每分升,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添加,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给予喂食母乳,经过2到3天的禁母乳之后,胆红素可能下降超过原来胆红素值的50%以上,就可以诊断母乳性黄疸。晚发性的母乳性黄疸都认为跟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在生后的1到2周,可持续至8到12周或者更长,大多在1到3个月内完全消失。所以母乳性黄疸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母乳性黄疸临床表现主要是生后单纯母乳喂养,没有其他原因出现了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可以高达256.5到342微摩尔每升,也就是15到20毫克每分升,血清胆红素大多数小于257微摩尔每升,比如在15毫克每分升,也可以大于342微摩尔每升,比如20毫克每分升。母乳性黄疸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他的检查结果均正常,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吃奶也好,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其他任何异常的临床表现,黄疸可以维持三周到三个月。诊断主要是停母乳喂养,一般状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给予停喂母乳后观察,24到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可以诊断为母乳性黄疸,发生了母乳性黄疸喂养跟护理上。如果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可少量多餐喂养,并不提倡停喂母乳;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道蠕动;服用退黄的中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到胆红素水平超过15毫克每分升时,可以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果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然可以母乳喂养。如果母乳性黄疸胆红素高达20毫克每分升以上可以考虑光疗,一般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者是用血浆治疗。支持治疗,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避免加重黄疸。酶诱导剂,可以给予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促进母乳性黄疸的消退。
语音时长 05:00

2018-09-14

53853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体温会高吗
新生儿黄疸体温不会升高的,是正常的体温。因为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因为胆红素代谢不完善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不会伴随有发热的情况出现,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会在两周左右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