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

60823次浏览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晕厥、心律失常等。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壁异常增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可能由基因突变、高血压等因素引起,通常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肥厚型心肌病常见症状,多在劳累或平卧时加重。由于心肌肥厚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肺静脉回流受阻引发肺淤血。患者可能伴随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需端坐呼吸。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2、胸痛

胸痛常表现为心前区压迫感或绞痛,与心肌供血不足有关。心肌肥厚会增加氧耗量,同时可能压迫冠状动脉。疼痛多在运动后出现,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硝酸甘油可能无法缓解,需警惕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区别。

3、心悸

心悸多由心律失常引起,常见室性早搏、房颤等。心肌结构异常可导致电传导紊乱,患者自觉心跳沉重或不规则。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捕捉发作时的心电活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可能有助于控制症状。

4、晕厥

晕厥多发生在运动后或突然站立时,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相关。心排血量骤减导致脑灌注不足,可能出现黑蒙、短暂意识丧失。需排除神经源性晕厥,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

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包括室速、房颤等,是猝死主要风险因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形成异常电通路,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预防,严重者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避免竞技性运动和高强度训练,可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严格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新发晕厥或胸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肥厚性心肌病能治好吗
肥厚型心肌病是不能够治好的。肥厚型心肌病是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一旦发生将长期存在,目前没有能够治愈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人,如果存在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可以长期给予阝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心室的舒张功能,增加心室的充盈。如果服用阝受体阻滞剂不能够耐受或者存在禁忌,可以选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如果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或者心房颤动,要给予抗心衰治疗以及控制房颤。栓塞风险比较的房颤患者还要给予长期的抗凝治疗。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还可以给予室间隔切除术或者经导管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有些患者还可以给予起搏治疗以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08

97608次收听

心肌肥厚是什么病
心肌肥厚实际上就是心肌出现了肥厚增生的现象,心肌肥厚会导致心腔变小,心肌的耗氧量明显增加,进而出现心肌缺血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是先天性的遗传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后天性高血压导致,它其实是心脏代偿功能的体现,严重了会引发心力衰竭。
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发病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心室壁出现不对称性肥厚现象,而且还会侵犯室间隔。根据受累的部位不同,肥厚性心肌病分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室间隔肥厚性心肌病这两种,根据梗阻程度不同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如何诊断肥厚型心肌病
对于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来说,看临床症状表现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常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以及头晕和昏厥。除此以外,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临床检查也能够有效的诊断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是胸部X线片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左心室肥大怎么治疗
左心室肥大患者一般考虑采用药物保守疗法来治,具体可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同时可酌情使用利尿剂、降压药以及血管紧张素等药物。另外,患者也可以采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化学消融治疗。
左心室肥厚严重吗
左心室肥厚不仅会使人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还有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因此,它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左心室肥厚在高血压患者身上较为多见,平时要注意控制血压,并配合清淡饮食、戒烟酒、坚持运动等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预防左心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