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12-1856675次浏览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治疗的原则是去除病因;防治诱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目的是达到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心衰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力衰竭,也是常见面的一种心脏疾病,心脏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有大问题。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和扩张型心肌病。那么,慢性心力衰竭怎么治疗呢?
  慢性心衰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消除心力衰竭诱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
  (2)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4)监测药物反应
  ①水钠潴留减退者,可逐渐减少利尿剂剂量或小剂量维持治疗,早期很难完全停药。每日体重变化情况是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可靠指标,可早期发现体液潴留。在利尿剂治疗时,应限制钠盐摄入量。②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患者,出院后可改为地高辛,反复出现心衰症状者停用地高辛,易导致心衰加重。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时,应测地高辛浓度或试探性停药。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每1~2周增加一次剂量,同时监测血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若血肌酐显着升高、高钾血症或有症状性低血压时应停用ACEI(或ARB)。④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且心率≥60次/分钟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若心率<55次/分或伴有眩晕等症状时,应减量。
  (5)监测频率
  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心率并登记。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病情稳定3个月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相关推荐

慢性心力衰竭能怀孕吗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继发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这个心肌的损伤造成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下降,最后导致心室的泵血或者是充盈功能的低下,因此心力衰竭的病人是不适合怀孕的。如果想怀孕,应该首先治疗就是原发性的心脏病,比方说如果他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心脏瓣膜病应该及时的去做手术,手术成功以后就是患者的心功能也得到了改善,这样再怀孕比较安全。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15

80552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挂什么科室
慢性心力衰竭如果单纯看慢性心衰应该挂心内科或者是心血管科,但是有些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其他的疾病,比方说右心衰竭的话,他常常合并有肺心病或者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copt,如果有这些情况一般来说首先需要看呼吸科。还有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往往需要手术才能治疗这些疾病,如果有这些疾病应该去看心外科。当然了如果脉性心衰还合并有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话,还要看相应的科室。
语音时长 01:10

2021-01-15

74531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引起气喘怎么办
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功能不全它会引起肺淤血,甚至肺水肿,这样会造成呼吸困难气喘。如果发生了气喘首先需要就是端坐位,然后吸氧,使患者尽量的平复情绪,然后积极的治疗慢性心衰竭,比如使用一些利尿的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使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比方acei或者arb类的药物同时可以使用β剂缓解心衰引起的血压高,心跳快等情况。如果喘憋明显还是需要可以平喘治疗,如果有肺部的感染的话,还需要可以抗生素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21-01-15

97261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左室收缩功能衰竭,就会出现肺淤血,导致气促,呼吸困难。如果合并有肺部的感染,还可以发生咳嗽、咳痰等肺部的症状。右室功能不全,会出现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比方胸腹水肝硬化导致的全身浮肿,不论是左心功能不全还是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都会感觉乏力,头晕。
语音时长 01:10

2021-01-15

85030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吗
慢性心力衰竭都有呼吸困难、乏力,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影响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引起肺淤血,诱发呼吸道的感染。同时,慢性心力衰竭会引起消化不良,包括胃肠道的淤血会导致肝硬化,这样可以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形成恶病质。而且慢性心功能不全,会导致少尿肾功能下降,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15

97443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怎么诊断
想诊断慢性心力衰竭,首先需看症状表现,包括左心衰的症状和右心衰的症状。左心衰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右心衰症状以浮肿为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还需做临床检查,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是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血生化检查。
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患上心力衰竭后,如果病程大于三个月,则会演变成慢性。患上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急性心力衰竭久治不愈所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前负荷过重、后负荷过重或心室收缩不协调所引起的。
01:35
慢性心衰症状
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活动能力下降是慢性心衰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是乏力的情况,而去医院就医。比如患者走路会走不远,走30米,就已经开始喘气;在原来的时候,上楼走五层、六层都没有问题,而现在上楼上到一层、二层,就会开始出现喘憋等情况。第二,由于体液潴留,而引起的症状,患者会出现腹部或者是腿部水肿的情况,而且水肿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并且患者会以此为主要或者是唯一的症状,而去医院就医。通常情况下,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可以出现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开始心衰的病情,会比较轻微,随后喘憋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患者的活动耐量,也会出现越来越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