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脚心起皮但是不痒怎么回事

56495次浏览

脚心起皮但不痒可能与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湿疹、维生素缺乏或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脚心起皮通常表现为皮肤表层脱落,可能伴随轻微发红或粗糙感。

一、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脚心起皮的常见原因,多因环境湿度低或饮水不足导致。表现为皮肤脱屑但无瘙痒,冬季更为明显。建议使用尿素软膏或凡士林保湿,避免频繁使用碱性肥皂洗脚。

二、真菌感染

足癣等真菌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脚心脱皮,后期可能出现瘙痒或水疱。可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穿透气鞋袜并保持足部干燥。

三、湿疹

慢性湿疹可能导致脚心皮肤增厚、脱屑而不伴明显瘙痒。可能与过敏或刺激物接触有关。建议使用卤米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避免接触化学洗涤剂。

四、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E缺乏会影响皮肤代谢,导致脚心干燥脱皮。可通过增加粗粮、坚果等食物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片。

五、接触性皮炎

接触某些材质鞋袜或清洁剂可能引发局部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脱皮但瘙痒轻微。需排查并避免接触致敏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选择棉质透气袜子和宽松鞋子,避免长时间穿橡胶鞋或高跟鞋。每天用温水泡脚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如脱皮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到皮肤科就诊检查。

相关推荐

脚癣的预防
脚癣的预防主要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穿透气鞋袜、定期消毒鞋袜、及时治疗感染等措施实现。脚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足底和趾间,具有传染性。1、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及温和肥皂清洗足部,重点清...
脚有白癣菌会痒吗
脚有白癣菌一般会痒,白癣菌感染通常指足癣,俗称脚气,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足癣患者可能出现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但具体症状因人而异。足癣引起的瘙痒感较为常见,尤其在温暖潮湿环境下症状可能加重。真菌在皮肤表层繁殖时会刺...
脚癣传染吗
脚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脚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常见于趾间、足底等潮湿部位。
红色毛癣菌是什么样
红色毛癣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癣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或脓疱。红色毛癣菌感染多见于足癣、手癣、体癣等,主要由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引起。
脚趾缝脱皮缺什么维生素
脚趾缝脱皮可能与缺乏维生素B族有关,尤其是维生素B2、维生素B3和维生素B6。脚趾缝脱皮通常由皮肤干燥、真菌感染、缺乏维生素、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原因引起。
03:03
脚趾缝开裂用什么药膏
如果出现脚趾缝开裂的患者,可涂抹具有保湿作用的乳膏或软膏,例如像高浓度的尿素乳膏进行治疗。脚趾缝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真菌感染导致的足癣引起的。二、干燥型足部湿疹。足癣是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脚趾间、足趾、足侧缘的传染性皮肤病。干燥型足部湿疹则可能与穿透气性差的鞋袜、汗液浸渍以及运动摩擦造成的皮肤微小损伤有关。因此,患者要尽量穿通风透气的鞋袜,避免捂脚。
03:05
脚趾头缝里发白潮湿烂是怎么回事
脚趾头缝里发白、潮湿、烂代表着真菌感染,最常见的是脚趾第四、第五指尖的地方,因为鞋的挤压,不通风,所以真菌很容易在这里面繁殖。有的人脚趾头比较胖,脚趾丫之间一穿鞋,或者并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当出现脚趾缝发白、潮湿、烂的时候,要注意脚板是否有脱皮、小水泡。如果有相应症状,进一步证实有真菌感染。但是,长期穿雨靴或凉鞋,光脚在水里劳作的人,皮肤也会发白、潮湿,但没有局部的脱皮、脱屑,甚至瘙痒的情况,这种是局部的角质层被浸湿的情况,没有真菌的感觉。
脚底发痒起水疱什么原因
脚底发痒起水疱,临床上常见的是水疱型脚气。患者应该到医院经皮肤科就诊,经真菌学检查明确诊断。脚气又称为足癣,是由于皮肤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足趾间、足跖、足侧缘的传染性真菌性皮肤病。足癣的主要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和絮状毛癣菌等。足癣临床分为四种类型:一、浸渍糜烂型。二、角化过度型。三、水疱型。水疱型的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常出现足跖中部或指尖的皮肤,破壁后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形成领口状脱屑,自觉瘙痒严重。四、丘疹鳞屑型。因此,脚气的治疗是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不同类型的脚气选用不同的抗真菌药,顽固性的脚气可以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穿用公用的拖鞋、脚盆、鞋袜以及各种公用的物品,避免交叉感染,可以经常用温水洗脚。
语音时长 01:30

2021-07-09

71287次收听

脚底痒脱皮是怎么回事
脚底痒、脱皮临床上常见的是足癣,是由于皮肤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足趾间、足跖、足侧缘的传染性真菌性皮肤病。足癣的主要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等。足癣临床分为4个类型,一、浸渍糜烂型;二、角化过度型;三、水疱型;四、丘疹鳞屑型。丘疹鳞屑型临床上最常见,多见于指尖,皮肤损害为丘疹、鳞屑,界限清楚,瘙痒症状可轻可重。患者的脚底痒、脱皮临床上还应该考虑湿疹,是由于患者足部多汗或经常穿胶鞋捂脚所致。因此,患者脚底痒、脱皮,应该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由皮肤科医生给予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也可以配合真菌学检查去除脚底真菌感染的原因。如果是真菌感染,需要抗真菌药物治疗,患者要经常穿通风透气的鞋袜,保持足部的皮肤干燥。
语音时长 01:30

2021-07-09

83814次收听

足癣的症状有哪些
足癣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间隙脱皮明显的增多,皮肤表面有干燥以及开裂,有些人还会伴有灼烧感,疼痛感。足癣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就会导致脚趾甲尖出现浸渍,会引起局部糜烂、渗液,足癣主要是包括三个类型,主要是分为水疱型、鳞屑角化型以及间擦糜烂型,会导致病人的脚底板上面长很多的小红疙瘩,还会伴有皮肤发红等多种的症状。主要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感染的药膏来进行涂抹,可以改善足癣的症状,帮助病情康复。治疗期间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使用热水进行清洗,鞋袜需要和家人分开清洗,才能防止交叉感染,鞋子袜子洗过之后,可以在太阳底下暴晒消毒,要穿纯棉宽松的鞋子和袜子,注意脚卫生。
语音时长 01:14

2021-01-15

105310次收听

什么是足癣
脚部皮肤受到细菌和真菌感染后叫做足癣。长期负重劳动或者是免疫力较低容易脚部皮肤容易受到感染会引起足癣,长期穿不透气鞋子和站立有可能会造成脚部大量出汗,会使细菌和真菌滋生反复刺激脚部皮肤之后会引发足癣。在早期可能会出现局部长有水泡或者是红色斑块,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局部渗液和皮肤溃烂等症状,出现足癣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来判断病因和病情程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或者是口服真菌药物治疗。在用药期间最好选择棉质和透气性好的鞋子,能保持脚部干爽和透气,在治疗足癣期间,还要定时将鞋袜放在太阳底下晾晒,阳光照射之后能快速起到杀菌和消炎的功效。
语音时长 01:15

2021-01-15

99610次收听

如何有效预防足癣
注重个人卫生、调整饮食结构能够有效预防足癣。足癣是因为皮肤癣菌导致的一种足部皮肤真菌感染,一般会发生在足底和趾间皮肤,呈现出水泡、角化、脱屑、浸渍、裂口,还会出现明显的瘙痒,具有一定传染性,会通过自身传播也会传染给他人,所以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平时注意个人的卫生,晚上睡觉之前可以使用温水清洗,鞋子和袜子也应该定时更换,可以使用开水烫洗,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避免接触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足癣的发病几率。平时多喝一些热水,促进新陈代谢产物排出,还应该坚持到户外参加有氧运动,能够增强体质。
语音时长 01:10

2021-01-15

9794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