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慢性胃炎检查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清学检查、胃黏膜活检、胃液分析等。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恶心等症状。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医生会通过内镜采集图像或视频记录病变特征。胃镜能区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类型,同时可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检测。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恶心,但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及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呼气试验需空腹服用标记尿素胶囊,通过分析呼出气体判断感染状态。粪便抗原检测适合儿童或抗拒胃镜检查者,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可即时获得结果。阳性感染者需规范根除治疗。
3、血清学检查
通过抽血检测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胃泌素-17等指标,间接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血清学检查适用于萎缩性胃炎筛查,胃蛋白酶原Ⅰ降低伴Ⅱ升高提示胃底腺萎缩。该检查无须空腹,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自身免疫性胃炎,还需检测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
4、胃黏膜活检
胃镜检查时钳取少量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炎症程度、是否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活检能鉴别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后者可见腺体减少或消失。取材通常选择胃窦、胃体等多部位,病理报告需包含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级。
5、胃液分析
通过插管抽取胃液测定基础胃酸分泌量和最大胃酸分泌量,辅助判断胃炎类型。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低酸或无酸,而部分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正常。该检查现已较少使用,主要用于疑难病例鉴别或胃泌素瘤筛查。检查前需停用抑酸药至少2周。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需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减少浓茶咖啡摄入。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严格完成抗生素疗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定期复查胃镜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消瘦、黑便等预警症状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2:48
02:01
02:48
02:3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慢性胃炎怎慢性胃炎应该怎么办
- 2 什么慢性胃炎
- 3 慢性胃炎是怎样造成的
- 4 慢性胃炎有哪些
- 5 慢性胃炎该注意什么
- 6 慢性胃炎怎么引起的
- 7 什么是慢性胃炎
- 8 慢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