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有哪些检查方法
牙龈萎缩可通过口腔检查、牙周探诊、X线检查、牙龈指数评估、微生物检测等方法诊断。牙龈萎缩可能与牙周炎、刷牙方式不当、牙齿排列不齐、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等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1、口腔检查
通过视诊观察牙龈颜色、形态及退缩程度,使用口镜和探针评估牙龈边缘位置变化。健康牙龈呈粉红色且紧贴牙面,萎缩时可见牙根暴露或牙龈边缘呈V形缺损。检查时需记录退缩涉及的牙位、范围和程度,同时排查是否存在牙结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
2、牙周探诊
使用标准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和附着丧失程度,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提示可能存在牙周组织破坏。操作时需沿牙面轻柔插入探针至沟底,记录六个位点的测量值。附着丧失程度是判断牙龈萎缩进展的重要指标,需与牙齿解剖结构变化进行鉴别。
3、X线检查
根尖片或全景片可显示牙槽骨高度降低情况,骨吸收程度与牙龈退缩呈正相关。X线可见牙槽嵴顶模糊、硬骨板消失等特征,能鉴别因牙周炎导致的骨吸收型萎缩与单纯牙龈退缩。对于疑似全身因素引起的萎缩,还需结合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代谢状况。
4、牙龈指数评估
采用牙龈指数或探诊出血指数量化炎症程度,评估牙龈萎缩是否伴随活动性炎症。检查时用探针轻划牙龈沟观察出血情况,指数分级可反映组织炎症状态。该检查对鉴别创伤性萎缩与炎症性萎缩具有参考价值,需在干燥隔湿条件下进行。
5、微生物检测
通过龈下菌斑采样分析牙周致病菌比例,如伴放线聚集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采用PCR或细菌培养技术检测微生物组成,有助于判断牙周炎活动性导致的萎缩风险。对于顽固性进展的牙龈萎缩,微生物检测可指导针对性抗菌治疗。
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避免横向用力刷牙。每半年进行一次牙周维护治疗,控制菌斑堆积。存在夜磨牙习惯者需佩戴咬合垫,牙齿排列不齐者可考虑正畸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骨质疏松患者需定期评估骨代谢指标。发现牙龈持续退缩或牙齿敏感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03:08
03:07
02:59
02:3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牙龈萎缩牙龈萎缩的原因
- 2 牙龈萎缩怎么引起的
- 3 牙龈萎缩怎么引起的?
- 4 牙龈萎缩严重吗
- 5 什么是牙龈萎缩
- 6 怎么知道牙龈萎缩
- 7 牙龈萎缩是怎样造成的
- 8 如何防止牙龈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