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髓损伤运动平面
脊髓损伤运动平面是指通过肌力测试确定的脊髓损伤后保留运动功能的最低神经节段,用于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和功能预后。
脊髓损伤运动平面的评估需严格遵循国际标准,通常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分级系统。检查时需对关键肌群进行0-5级肌力测试,包括颈段对应的三角肌、肱二头肌,胸段对应的髂腰肌,腰段对应的股四头肌和骶段对应的足拇长伸肌等。每个节段对应特定肌肉功能,如颈5节段对应屈肘肌力,胸1节段对应小指外展肌力。通过系统测试可明确损伤平面以下是否存在可收缩肌肉,若某节段关键肌肌力达到3级且上一节段肌力正常,则判定该节段为运动平面。
确定运动平面需考虑双侧肢体差异,分别记录左右侧结果。若两侧平面不一致,需分别标注。评估时还需排除肌腱固定效应、异常协同运动等干扰因素。运动平面与感觉平面结合可判断脊髓损伤完全性,完全性损伤者运动平面与感觉平面一致,不完全性损伤者可能保留部分远端运动功能。运动平面评估对康复方案制定至关重要,如颈6平面损伤者可训练伸腕驱动轮椅,腰3平面损伤者可进行站立训练。
脊髓损伤后应定期复查运动平面,动态观察神经功能变化。早期康复介入需结合运动平面设计体位管理、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强化方案。患者及家属应学习正确辅助方法,避免不当搬运导致二次损伤,同时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营养支持需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维持肌肉质量。
相关推荐
01:59
01:52
02:28
02:14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脊髓损伤?
- 2 脊髓损伤怎么引起的?
- 3 什么是脊髓损伤
- 4 脊髓损伤应该怎么处理
- 5 脊髓损伤是怎么得的
- 6 脊髓损伤可以治吗
- 7 脊髓损伤的表现
- 8 脊髓损伤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