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怎么预防
心肌梗塞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心肌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引起。
1、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毫摩尔每升。存在这些慢性疾病时需遵医嘱长期规范治疗,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
2、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每日饮酒量不宜超过2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应低盐低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
3、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存在冠心病家族史或危险因素者,可考虑冠状动脉CT检查。体检能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干预可延缓病变进展。体检异常时需及时到心血管专科进一步评估。
4、合理用药
确诊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合并高血压者需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胸痛、胸闷、气促等心肌缺血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急救电话。典型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含服硝酸甘油片可暂时缓解。疑似心肌梗塞时,尽早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挽救濒死心肌。
预防心肌梗塞需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学会压力管理技巧。超重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逐步减重。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属应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吗
- 2 急性心肌梗塞怎么引起的
- 3 急性心肌梗塞症状
- 4 急性心肌梗塞能痊愈吗
- 5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有什么
- 6 急性心肌梗塞怎么护理
- 7 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病变?
- 8 急性心肌梗塞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