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56745次浏览

双相情感障碍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等方式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因素、季节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高涨与低落交替发作、睡眠障碍、精力变化等症状。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减少情绪波动。家庭治疗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降低复发概率。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帮助患者稳定日常作息,减少因生活规律紊乱诱发的发作。心理教育能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特点,提高治疗依从性。团体心理治疗通过同伴支持减轻病耻感。

2、药物治疗

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缓释片可预防躁狂和抑郁发作。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片对急性躁狂和混合发作有效。抗抑郁药需谨慎使用,避免诱发躁狂。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片可用于短期控制焦虑失眠。联合用药方案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

3、物理治疗

改良电休克治疗适用于严重自杀倾向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难治性抑郁发作有一定缓解作用。光照疗法可改善季节性情感障碍相关的双相抑郁。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适应症。物理治疗通常与药物联合使用,需专业团队操作。

4、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减少发作诱因。适度有氧运动游泳可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避免酒精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摄入。记录情绪日记帮助早期识别复发征兆。正念冥想训练能增强情绪调节能力,降低应激反应。

5、社会支持

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可获得情感支持和经验分享。职业康复训练帮助恢复社会功能。个案管理服务协调医疗资源,确保治疗连续性。学校或工作单位提供合理便利减轻压力。建立危机干预计划,明确发作时的应对措施和联系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长期综合管理,家属应学习疾病知识,避免过度保护或指责。维持治疗期间定期复诊,不可自行减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培养绘画、音乐等舒缓型兴趣爱好有助于情绪宣泄。出现自杀意念或严重功能损害时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可以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可以选用一些治疗躁狂的药物,比如碳酸锂,如果出现抑郁的症状也要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比如舍曲林等,经过长期有效的药物治疗以后一般会及时控制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发作,有效缓解病情。心理治疗,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要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需要进行必要的安慰,同时要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于双相情感障碍一般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疗方法,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82856次收听

双向情感障碍严重吗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影响了大约4%的世界人口,成为导致青少年和青年人致残的第4大疾病。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一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双向障碍的患者残余的心境症状通常存在于两次发作的期间,会增加复发的风险。除法律风险外,睡眠紊乱,认知损害等残留症状,也是不少双向患者在缓解期存在的问题。因此患有双相障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定期随访。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111483次收听

双相情感障碍就是躁郁症吗
双向情感障碍,原来也叫躁郁症,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包括至少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发作。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症状。双向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双相障碍的患者残余的心境症状通常存在于两次发作的期间,会增加复发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85293次收听

双相情感障碍会遗传吗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指双相障碍,双相障碍有一定的遗传性。
双相情感障碍会复发吗
双相情感障碍有复发的可能,应长期服药治疗。治疗时也要做好预防工作,正确认识疾病,做好病情检测。
双向情感障碍比抑郁症严重吗
双向情感障碍一般抑郁发作病情可能比单相抑郁症轻一些,但治疗难度大一些,病程多迁延,出现躁狂发作,一般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比抑郁症重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程呈反复发作的病程,虽有一定自限性,可自行缓解,但复发率高,预后不如单相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是发作性病程,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需心理治疗,自我成长。如不进行有效药物和心理治疗和必要药物维持治疗,复发率偏高。长期反复发作造成疾病发作越来越频繁,正常间歇期缩短,治疗难度加大,社会功能损害明显。需树立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理念,防止病情复发。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复发因人而异,具体维持治疗药物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综合判断、决定。预后良好因素包括急性起病,病程短、病前性格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发病年龄晚,治疗效果好,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好,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等,反之预后不佳。
语音时长 01:55

2020-04-21

51963次收听

双向情感障碍会遗传给孩子吗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患者生物学亲属患病风险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加,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但不能说一定遗传给孩子。临床经验来看,患者有好的个性,疗效好预后好,个性不良,预后不好易复发,性格完善,促进孩子自我成长,每一位家长都要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完善性格,是预防复发最重要一环,避免孩子患病关键因素。要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我们应对挫折、压力能力,健全个性,培养爱好,适度宣泄压力,劳逸结合,多做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意识到自己性格不足,并加以完善,以便更好适应环境和社会。
语音时长 01:57

2020-04-21

61490次收听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吗
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本身属于需要长时间治疗的病症,所以该疾病的治疗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疾病完全不能够治,实际上目前针对该病症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还是比较多的。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疗法等。
儿童双相障碍能治好吗
儿童双相障碍指的是患病后会出现躁狂症和抑郁症的表现,患病后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大多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其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者配合应用效果会更好,但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疗。
儿童双相障碍如何预防
想要预防儿童双相情感障碍,需要给予孩子一个快乐、温馨的童年,不要让孩子因家庭不幸出现心理阴影。此外,家长们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共同运动。也要保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且平时可以多吃能分泌多巴胺的蔬果。
01:55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自我调整、药物、情绪稳定剂等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根据病情的轻重有选择不同治疗方式。一、如果症状较轻,病人不愿意用药,也可不用药,但还是要做正规的一对一或团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老师沟通。二、有些病人认为自己比较轻,既不吃药也不想做心理咨询,也可以自我调整,如多参加兴趣爱好的体育活动等,周围的亲朋好友也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宽容。三、如果躁狂比较严重,如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话很多,无节制的去购物等,甚至有激烈的表现,如易怒、骂人、砸东西等,需及时送医就诊,用药物、情绪稳定剂等治疗。
01:21
双相情感障碍预后怎么样
总体考虑,双相情感障碍预后比较不错。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病人的病情轻重、病人是否依从医生的用药方案和心理治疗方案、病人背后的资源,如家属、亲朋好友的理解、接纳、包容、配合程度等。双相情感障碍多发生于青少年,因青少年不去上学或者影响人际交往,家属比较重视。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自我调整,家属的陪伴、理解、支持也比较重要。
01:20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精神病或者精神类疾病只是包含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一大类,并非精神病就等同于双相情感障碍。精神病在普通民众的眼中可能会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比如,谈到一个人有精神病,民众就会认为他的思维不正常,用俗话就是“疯了”。但是按照国家目前对疾病的诊断分类,CCMD-3或者精神卫生法去分类,精神类疾病其实包含精神分裂症、抑郁、焦虑、同时也包含双相情感障碍等。双相情感障碍,实际上是一种情绪上的障碍,它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症,更不同于普通民众认为的精神病。
02:00
双相情感障碍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时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言语增多,可伴随睡眠少,无节制的购物,甚至性欲增强等。抑郁时情绪低落,对外周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双相情感障碍是指躁狂和抑郁两项情感障碍。躁狂时,病人表现为“三高”状态,病人长时间处于持续兴奋状态,周围人会查觉出不正常,如不断找事情做,自信的指导别人或者帮别人做很多无法完成的事情,因躁狂状态,注意力很难持续集中,故很多事情无法做到。一段时间后病人会抑郁,整个人唉声叹气,情绪低落,对外周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两种情感不断循环转换,所以,可认为躁狂是对抑郁的修正,抑郁是对躁狂的压抑和休整。
02:18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症状是躁狂,以及抑郁交替发生。有时候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表现出来的躁狂阶段,兴奋话多。患者在抑郁的时候,跟抑郁症的表现一样,情绪会比较低落,可以出现思维迟缓的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主要是会出现这两个症状相互转换的情况。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是属于既有躁狂发作的症状,又有抑郁发作症状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躁狂发作之前,可能会有一些短暂的,或者是轻微的抑郁发作的症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往往会因为一些生活事件的刺激,导致发病。往往这样的病人,在好转以后,是完全正常的。正常人的情绪围绕某个中心旋转,并产生微小波动是正常的。而双相情感障碍,通常是指表现过高或者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