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动脉狭窄为什么导致高血压

53670次浏览

肾动脉狭窄诱发了高血压的发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狭窄的肾动脉导致了肾脏缺血,继而导致血管收缩,诱发了高血压的发生;其二是肾脏上腺素皮质因为受到了刺激而导致了血容量增加,继而诱发了高血压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

现实生活之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都会诱发肾动脉狭窄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从而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忧,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务必要及早处理。那么,肾动脉狭窄为什么会引起高血压?下面了解一下吧!
  通常而言,肾动脉发生了狭窄这种情况以后,肾脏方面的血流就出现下降的情况。换言之,肾脏发生了缺血的症状。此时,人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醛固酮系统,亦即rise系统,就会出现被激活的情况。此时,血管紧张素会导致血管出现收缩,继而导致患者的血压出现上升的情况。
  除此以外,血管紧张素还能够导致患者的肾脏上腺皮质受到刺激,接着借助分泌醛固酮这种物质来增加一些水钠潴留,以此来增加一些血容量。
  当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患者出现了血压急增的情况,继而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务必要及早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肾动脉狭窄所诱发的高血压这种情况,往往十分难以控制的,情况可以说是十万火急。这种情况的发生,诱发了难治性高血压以及恶性高血压的情况比比皆是。
  因此,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来说,倘若发生了高血压这种不良症状,务必要及早到正规医院筛查一下自己的肾动脉的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肾动脉狭窄的出现,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的伤害是难以预估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建议患者务必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相关的处理,务必要控制好病情的发展,提高生命质量。

相关推荐

00:56
肾动脉彩超怎么做
肾动脉彩超是一种检查肾脏动脉系统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此检查可以明确人体有无肾动脉狭窄的情况。操作过程:第一步:患者在检查前应尽可能排空大便,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第二步:患者躺在床上,尽量全身心放松,医生会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然后通过线阵探头选择查验。第三步:结束检查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拿到检查结果。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由于肾脏的血流比较丰富,所以容易患此类疾病,可定期进行肾动脉彩超检查。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可有效降低患病概率。
肾动脉狭窄算不算大病
一般情况下,肾动脉狭窄不算大病,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后肾功能减退可以逆转,引起的肾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可以被治愈。若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肾功能衰竭。肾动脉狭窄是一种肾血管疾病,主要与纤维肌性发育不全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该病常会引起肾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症状表现有水肿、蛋白尿、头晕、头痛等。通常,及时采取相关治疗,解除肾动脉狭窄后肾功能减退是可以逆转的,待病变血管恢复通畅后肾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即可被治愈,预后情况良好,所以,一般情况下,肾动脉狭窄不算大病。但是,对于治疗不及时导致肾动脉血管狭窄严重的患者而言,容易造成肾功能衰竭,相对而言是比较危险的。综上所述,患者一旦检查出患有肾动脉狭窄,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23

2022-08-02

14002次收听

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特点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它有如下特点:一、如果患者是青少年,并且既往没有高血压病史,也没有家族式,突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这时首先应该考虑,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它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青少年出现大动脉炎,或者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疾病。二、如果患者是一位老人,有高血压病史,这时突然出现高血压急剧加重。并且应用降压药物效果不好。这时首先应该考虑是肾动脉狭窄,它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肾动脉出现主要硬化而引起的。三、患者这时可以在上腹部,及腰部的极乐区听到血管杂音。所以说,如果患者考虑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应该给予肾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15

2021-04-19

66456次收听

肾动脉狭窄能自愈吗
肾动脉狭窄一般不能自愈。引起肾动脉狭窄的病因不给予解除,因此不能自愈。发病后需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发生。
肾动脉狭窄能活多久
肾动脉狭窄存活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及时治疗有关。早期及时治疗,不会受影响存活期,晚期未及时治疗,存活期一年到数年不等。
肾动脉狭窄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纤维肌性发育不全是诱发肾动脉狭窄的常见因素,肾脏动脉粥样硬化或肾脏动脉内壁增生问题,患上肾动脉狭窄几率也会增加。
双肾动脉狭窄怎么治疗
如果双肾动脉狭窄问题还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降压药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病情严重时,可以选择血管成形术、血管支架术、旁路搭桥术、肾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如何尽早发现肾动脉狭窄
尽早发现肾动脉狭窄是需要了解肾动脉狭窄的症状的,比如是B超检查,做双肾的ECT、影像等检查,还需要观察身体的情况,比如高血压、腹、腰部杂音、出现发热、关节痛、无脉等表现,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早的去医院,这样才可以确诊治疗。
肾动脉狭窄是怎么回事
肾动脉狭窄主要是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可以在全身出现,肾动脉狭窄主要表现在肾脏的主要血管肾动脉方面。肾动脉狭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因素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肾动脉的狭窄,占了所有肾动脉狭窄的80%以上,当然也有些其他少见的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还有大动脉炎也可以导致肾动脉狭窄,但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狭窄是肾动脉狭窄最多见的,特别是对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时间比较长,表现为一侧肾脏偏大、一侧肾脏偏小,如果做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狭窄一侧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些都提示高血压引起肾动脉狭窄。
语音时长 01:25

2018-09-14

50625次收听

肾动脉狭窄有什么危害
肾动脉狭窄容易引起患者出现高血压、肺水肿、心衰和血钾下降。肾动脉狭窄最多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其次就是畸形、发育不良、大动脉炎。高血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肾动脉狭窄的危害,较多见的是肾动脉狭窄以后单侧,少数病人也可以是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以后最常见就是高血压,血压不能控制。有些病情较重的病人出现肺水肿、心衰、血钾下降等一系列的临床病理生理改变。所以对于肾动脉狭窄,临床还是非常重视监测血压,有没有心衰、肺水肿、电解质紊乱等改变,通过对这些临床表现来进一步的明确诊断,最后给患者相应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14

59918次收听

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肾动脉狭窄主要还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肾动脉单侧或者双侧狭窄,动脉粥样硬化从病理机制上来说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其中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是高血压,首先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壁功能障碍,引起肾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有斑块形成,然后引起肾动脉狭窄,然后肾动脉狭窄以后反过来又引起肾脏局部RAAS活性增高,还有其他的一些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后又加重了血压,使血压不容易控制,又引起了一系列的靶器官损害,比方说加重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还甚至有时候这种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的病变,所以肾动脉狭窄和高血压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14

63668次收听

01:57
什么是肾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主要是血管狭窄。动脉狭窄的情况,在全身都可以出现。一般情况下,出现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主要可以表现在肾脏的血管,比如肾动脉。引起患者出现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包括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肾动脉狭窄,占所有肾动脉狭窄的80%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原因引起患者出现肾动脉狭窄的情况,比如由于动脉的肌纤维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等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对于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时间比较长,表现为一侧肾脏偏大、一侧肾脏偏小的患者,如果在做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的时候,发现狭窄一侧的肾小球滤过率出现下降的情况,就可以提示,是由于高血压,引起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出现。
01:57
肾动脉狭窄的危害有哪些
由于高血压的出现,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肾动脉狭窄的情况,最为多见。一般情况下,单侧的肾动脉狭窄,比较多见。有一些少数的病人,也可以出现双侧的肾动脉狭窄情况。其次是由于畸形、发育不良,以及大动脉炎等情况,引起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出现。出现这种情况的肾动脉狭窄,它的危害,就会比较多。通常情况下,最常见的症状是高血压无法控制,一些病情较重的病人,可以出现肺水肿、心衰、血钾下降、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因此,在临床上,非常重视监测血压,观察有无心衰、肺水肿、电解质紊乱等改变。通过这些临床表现,来进行进一步明确的诊断,最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
01:57
为什么肾动脉狭窄会引起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肾动脉出现单侧,或者是双侧的狭窄情况。动脉粥样硬化,从病理的机制上来说,是属于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其中,最容易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情况,就是高血压。首先高血压的出现,可以引起血管内壁发生功能障碍的情况,可以引起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甚至可以引起斑块的形成,从而可以导致肾动脉狭窄的出现。然后,肾动脉狭窄反过来,又可以引起肾脏局部RAAS活性的增高,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后,又会加重患者的血压情况,能够使得患者的血压,不容易控制,从而可以引起一系列靶器官的损害。比如可以加重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甚至在有些时候,也可以引起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发生。
02:35
如何尽早发现肾动脉狭窄
有绝大部分的肾动脉狭窄病人,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出现。因此,对于有比较长的高血压病史患者,或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来说,当这种情况的患者出现夜尿增多、尿渗透压下降、尿比重下降、一段时间血压不容易控制、反复出现心衰、肺水肿等改变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筛查有没有出现肾动脉狭窄的情况。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一般会有一个流程,开始通过临床表现,其次做肾动脉的B超检查,然后是可以做双肾的ECT以及核医学检查,再进一步进行影像学的检查,比如肾动脉的CT,或者是肾动脉的核磁检查。如果对患者高度怀疑是肾动脉狭窄,最后的明确诊断,就要做肾动脉的造影检查。一般情况下,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指标,就是做肾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