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肠胃不好怎么办

3287次浏览

婴儿胃肠功能紊乱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热敷护理、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胃肠功能紊乱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感染、过敏、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婴儿需注意母亲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应按时定量,奶温保持40摄氏度左右,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6月龄以上婴儿添加辅食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首次尝试单一食材观察3天无不良反应后再添加新食物。

2、腹部按摩

在婴儿清醒状态时,家长将手掌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力度以手指按压腹部出现轻微凹陷为宜,可配合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注意避开刚进食后1小时内操作,若按摩过程中出现哭闹加剧需立即停止。

3、补充益生菌

可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儿童专用益生菌制剂,用40摄氏度以下温水或奶液冲服。益生菌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开封后需冷藏保存并在1个月内用完。持续补充2-4周可帮助建立正常肠道菌群。

4、热敷护理

将热水袋装入50摄氏度温水,用棉布包裹后轻放于婴儿腹部,每次热敷10-15分钟。注意观察皮肤情况防止烫伤,腹泻期间禁用热敷。也可用掌心反复搓热后覆盖婴儿腹部,通过体热传导缓解肠痉挛。

5、遵医嘱用药

对于细菌感染性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肠绞痛发作时可短期使用西甲硅油乳剂。乳糖不耐受婴儿需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蛋白过敏患儿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日常需记录婴儿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腹部受凉。哺乳期母亲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通过母乳影响婴儿。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发热或尿量减少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粪便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保证每日充足睡眠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关推荐

喝酒后喝牛奶解酒吗
喝酒后喝牛奶一般不能解酒,但可以缓解部分不适症状。酒精代谢主要依赖肝脏酶解,牛奶无法加速这一过程,但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可减缓酒精吸收速度,减轻胃部刺激。
高血糖可以吃菠萝吗
高血糖患者一般可以适量食用菠萝,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菠萝含有一定糖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喉咙里有什么白块
喉咙里的白块可能是扁桃体结石、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念珠菌病、咽喉部黏膜白斑或会厌囊肿等疾病的表现。主要有扁桃体结石、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念珠菌病、咽喉部黏膜白斑、会厌囊肿五种情况。
牙套在补牙之后应该怎么戴上去
补牙后佩戴牙套需根据牙齿修复情况决定,通常可在补牙材料完全固化后由医生调整佩戴。主要有直接佩戴原有牙套、重新取模制作新牙套、临时使用保持器三种方式。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症状有哪些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晕厥、乏力等。该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肌异常肥厚为特征,可能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