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起阵发性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由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情绪激动、药物刺激等因素诱发,主要表现为突发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1、心脏传导异常
房室结双径路或预激综合征等心脏结构异常可导致电信号折返,是阵发性室上速的常见病因。这类患者可能无器质性心脏病,但发作时心电图可见特征性改变。建议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根治。
2、情绪应激
焦虑、惊恐等强烈情绪变化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肌细胞自律性。典型表现为情绪波动后突发心跳加速,可能伴随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症状。通过深呼吸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可减少发作。
3、药物因素
麻黄碱类感冒药、甲状腺激素等药物可能诱发心动过速。这类发作多出现在用药后1-2小时内,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有相关病史者应避免服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
4、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会改变心肌细胞膜电位,导致异位起搏。常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后,可能伴肌无力、抽搐等症状。需通过血生化检查确诊,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增强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表现为发作性心悸伴体重下降、怕热多汗。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使用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原发病。
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发作时可采用valsalva动作或冷水敷面等物理方法终止心动过速。若每年发作超过3次或伴随晕厥,需考虑射频消融治疗。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竞技性体育活动。建议随身携带心电图记录卡,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点和持续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