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不治可以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建议治疗,未经治疗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严重疾病。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分泌的尿素酶和细胞毒素会破坏胃黏膜屏障。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约15-2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黑便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或胃癌。
部分感染者可能终身无症状,但细菌仍持续刺激胃黏膜。免疫力低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高盐饮食等因素会加速疾病进展。儿童感染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胃癌发生风险,标准四联疗法根除率达90%以上。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避免共用餐具,实行分餐制。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避免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有助于胃黏膜修复。治疗后需复查碳13/14呼气试验确认根除效果,日常注意餐具消毒,接触婴幼儿前需彻底洗手。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体重骤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