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适度运动、预防跌倒等。
1、调整饮食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保证充足的钙和优质蛋白摄入,每日可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或酸奶,适量食用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坚果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需限制高盐饮食,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减少钙流失。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钙强化食品。
2、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钙剂如碳酸钙D3片、枸橼酸钙片等可补充每日800-1200毫克钙需求,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有助于促进钙吸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清维生素D检测后个性化补充,普通成人每日维生素D补充量一般为400-800国际单位。
3、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片适用于绝经后女性;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能促进骨形成。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和骨折风险评估制定。
4、适度运动
推荐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每周2-3次。运动可刺激骨形成,改善平衡能力,但应避免剧烈扭转或碰撞性运动。卧床患者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被动活动。
5、预防跌倒
改善居家环境如安装扶手、防滑垫,避免地面杂物;矫正视力问题;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对于使用镇静类药物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者需特别警惕,建议在他人监护下活动。冬季注意防滑,雨天减少外出。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意识,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提重物。戒烟限酒,保证充足日照。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及时就医复查,骨折高风险人群可考虑佩戴脊柱保护支具。治疗期间每3-6个月需评估疗效和药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