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两对半要空腹吗

65849次浏览

单纯性做乙肝两对半检查不需要空腹进行。但是,在做乙肝两对半检查的同时还要检查肝功能,则必须要在空腹的条件下完成,这是因为做肝功能检测必须要空腹进行,否则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乙肝两对半检查属于常规的检查项目,在检查时检测时要注意不可饮酒,也不可服用药物。

很多检查项目在检查时,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很多医生会建议检查者在检查前个小时不能吃任何的东西,要空腹检查。而乙肝两对半检查是常见的检查项目。那么,乙肝两对半要空腹吗?

一、乙肝两对半要空腹吗

乙肝两对半检查又被称为乙肝五项检查,是明确人体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体内是否有乙肝抗体,做抗原抗体检查不需要空腹检查。但是若在做乙肝两对半检查时,医生建议做肝功能等其他检测则要空腹进行,因为肝功能是需要在空腹的条件下进行检测的,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测可以明确肝脏是否出现炎症反应、体内是否具有特殊的抗体、对于乙肝起到保护性能力或者是是否存在乙肝感染等。

二、乙肝两对半需要注意事项

1.不可饮酒

在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前5~7天内检测者不能饮酒。因为肝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消化以及解毒器官,检查之前饮酒,不仅会对肝脏起到一定的刺激,另外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2.不可服用药物

在做乙肝两对半检查等常规性的检查项目时,检测者不能服用药物,尤其是在检查前的2~3天之内不可以随便的服用药物,因为药物通过肝脏代谢,如果在检查时,肝脏内还有一些为代谢完的药物,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乙肝两对半检查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乙肝五项检查,通过该项检查项目能够准确的判断检测者是否属于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有乙肝抗体。如果通过相应的检查,结果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则要到医院定期的注射乙肝疫苗。

相关推荐

接种乙肝疫苗后需间隔多长时间再加强注射
没有固定的年龄、期限规定,多久需要再补种一次,而是根据抗体的水平情况。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乙肝疫苗后,每个人产生抗体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抗体产生的水平越高,持续时间就越长。如果抗体水平很高,超过1000U/ml,可能十年以后再查都没有问题。如果抗体水平只100U/ml多,建议过两年再复查一次,如果抗体下降的比较快,就可以再考虑进行补种乙肝疫苗,总之要根据抗体的数量、抗体的滴度来确定多长时间进行复查。
语音时长 01:06

2021-07-09

83518次收听

01:47
入职体检检查乙肝两对半吗
入职体检主要是排查传染性的疾病,比如伤寒、结核、痢疾等。一般乙肝五项不作为常规的检查,可能要抽血化验肝功生化、肾功,了解心肺功能、心电图,拍胸片除外有没有结核,查血、尿、便常规。但是有些职业的入职体检就需要查乙肝两对半,比方食品加工、餐饮业,还有幼儿园教师、幼教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可能对乙肝两对半的要求要严格,这也是行业的特殊要求来确定的。所以,某些特殊的行业,在入职体检的项目当中,可能因为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增加乙肝两对半的内容。从医学角度,从传染病的防控角度也是合理的。
01:49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乙型肝炎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机体以后,造成的肝损伤,称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急性的一般经过一、两个月,或者两三个月病毒就彻底清除,肝功也恢复正常。如果慢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很难彻底清除,肝功反复异常或者是间断异常,病毒的核酸持续阳性,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这样的人就称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如果不进行正规的治疗,肝病缓慢进展,将来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发生癌变的可能。
什么草药治乙肝好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是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中药里有很多药物都可以治疗乙肝,如常见的白花蛇舌草、垂盆草、虎杖还有茵陈、菊花、郁金、鸡骨草等,都可以治疗乙肝。如灵芝,野生灵芝效果是不错的。乙肝目前的中成药治疗方法很多,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对症下药。乙肝早期就是肝火比较旺,热重于湿的人,用健脾利湿、护肝、清热解毒的药。但是慢性期肝功能损害有肝硬化,要用软坚散结、排毒解毒或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中药配方。抗纤维化的药物如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有辅助抗病毒的中药现在也研究很多出来,临床用的六味五灵片,还有肝苏颗粒,治疗乙肝最常用的草药还有五味子,五味子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效果,患者长期服用五味子,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以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如果患者还伴有黄疸的症状,则建议服用茵陈,茵陈是治疗黄疸最有效的草药之一,长期服用还可以保肝护肝。
语音时长 01:31

2021-06-07

88596次收听

01:57
备孕能不能打乙肝疫苗
不建议在备孕期打乙肝疫苗。男性打乙肝疫苗,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大,可能打完针三个月之后要孩子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女性在备孕期间,建议打完疫苗之后超过三个月到半年以上再妊娠比较好。如果是没有乙肝抗体,特别是有乙肝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在产生抗体之后再准备妊娠。乙肝五项既往没有查过,但是又想打疫苗的情况下,一定要查乙肝五项,如果五项全阴,其实应该打乙肝疫苗。如果五项里表面抗体是阳性,也就是表面抗体定量大于10个国际单位每毫升,这时可以补种一针乙肝疫苗。
慢性乙肝患者运动篇
常常可以看到,有些病情较轻或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慢乙肝患者,过分强调休息,长时间卧床不起,反而引起体力衰退,情绪抑郁,甚至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肝炎后脂肪肝。个别病人则过早恢复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结果又导致病情反复。那么,慢乙肝患者怎样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呢?这是每一位病人必须注意的问题。慢乙肝患
乙肝患者应学会正确喝饮料
乙肝患者可根据需要适量喝点饮料,但应注意不宜饮用过多、固体饮料用温水冲服、疾病活动期喝饮料要谨慎、用餐时不宜喝碳酸饮料、果汁类饮料不能代替水果、不宜常喝冰镇饮料。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一般大家所说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身体并没有出现免疫反应或者是免疫清除,这种情况肝功能是正常的,并不会存在肝脏损伤的情况,这些人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通常表面的抗原想要转阴很困难,毕竟表面的抗原转阴,说明乙肝已经治愈。
乙肝携带者对生命有没有影响
乙肝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是我国乙类传染病之一,长期发展将严重影响肝功能,导致肝脏炎症坏死,甚至造成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一经发现要立即进行正规治疗,否则将影响寿命。乙肝病毒(HBV)感染在全世界都有流行,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每年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约有27万。随着肝炎病情的进展,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的年发生率约3%,5年累计发生率约为10%,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5年病死率可高达70~86%。由此可见,乙肝引发的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是决定乙肝患者寿命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后预后可明显改善,有些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可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速度甚至可逆转肝硬化,改善病人的生存率。因此,正规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延缓和减少乙肝患者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措施。综上所述,乙肝患者究竟对生命有没有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阻止或延缓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才有获得与健康人相同的寿命的机会。
语音时长 02:16

2020-02-13

62916次收听

乙肝病毒携带是什么意思
乙肝携带者即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广义上凡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内存在乙肝病毒的患者,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等。狭义上的乙肝携带者是指感染乙肝病毒,但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乙肝表面抗阳性持续半年以上,肝功能各项指标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即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此类患者肝细胞中仍可以有乙肝病毒的存在,只是复制停止,且不再向血液中释放病毒。如果患者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阴性,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肝穿刺检查提示肝脏组织炎症积分小于4分,表面患者病情较为稳定,暂时无需治疗。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并不代表就绝对安全,由于患者体内依然存在乙肝病毒,一旦乙肝病毒进入复制阶段同样会导致患者肝脏逐渐受损,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此类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时刻关注着体内病毒的动态,以免造成严重后果。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症状者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而无症状者要定期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2:03

2020-02-13

51574次收听

04:28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治疗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任何肝炎发作、肝纤维化,也没有向肝硬化肝癌进展,目前不需要治疗。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60%甚至更多的人即使不做治疗,终生也不会发病。所以不主张给没有肝炎的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只要转氨酶正常,就一定没有必要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对肝功能正常,但HBV–DNA水平阳性,所谓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年龄大于30岁做肝活检,在病理专家的指导下,了解是否有肝纤维化倾向,是否有可能发生肝硬化。对有这种可能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02:19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体内也存在乙肝病毒但不发病,乙肝病毒和身体处于共生状态,机体和病毒之间互不干扰、互不损害。绝大多数的乙肝患者机体和病毒都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并不是所有的乙肝病人都发病,当携带者出现转氨酶异常,即出现了肝脏的损害后,才进行积极的治疗干预,其他情况只需积极地进行复查和监测。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前叫健康携带者,但后期慢慢发现部分患者肝脏会逐渐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袭而变差,因此后来叫表面抗原的携带状态,现在叫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也叫乙肝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能自己好吗
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者其实是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肝功能B超完全正常的一个乙肝携带者;还有一种人是有肝功能异常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人群。对于这两个状态的人群,不管是不是进行了抗病毒治疗,都有极少数人确实可以自愈,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他的肝功能是正常的,B超也没有发现问题,甚至表面抗原就转阴了,称之为自愈,但是每个人每年可能只有1%的概率。还有一些情况,就是他自认为是自愈,因为没有症状,但其实是一种携带状态,如果只查肝功能B超,可能完全是正常的,只有查到表面抗原或者是查乙肝五项的时候,才能发现他是感染者。还有经过抗病毒治疗,可能只有不到10%的人,一般说5%到10%左右的人,经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痊愈,也就是表面抗原转阴。
语音时长 01:27

2018-09-14

54611次收听

如何预防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发生耐药
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与患者的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水平及其抵抗力、药物的选择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自幼感染,乙肝病毒在人们免疫功能还不能认识它们时“乘虚而入”,与免疫系统“和平共处”。
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何时能够停药
核苷(酸)类药物的治疗尽管不一定终生治疗,但也是很漫长的过程。过早停药往往导致疾病复发,前功尽弃。尽管以往大多数指南推荐的停药指征是达到完全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的e抗原阳性患者患者,在e抗原血清学转换持续至少1年的患者可以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