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预防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发生耐药

发布时间:2018-05-2460052次浏览

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与患者的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水平及其抵抗力、药物的选择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自幼感染,乙肝病毒在人们免疫功能还不能认识它们时“乘虚而入”,与免疫系统“和平共处”。

在没有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深深隐藏在肝细胞核内的乙肝病毒cccDNA很难清除,抗病毒药物疗效较差,容易发生耐药。因此,目前对于肝功能正常,无明显肝纤维化证据的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感染者暂不建议治疗,以免长期治疗后的病毒耐药。

在乙肝病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聚合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缺乏校正能力,且错配率较高,发生变异。病毒复制水平越高的患者药物很难将它们“一网打尽”,没有被药物彻底抑制的病毒在药物的“压力”下更容易发生氨基酸配置错误,导致病毒耐药性变异。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复制水平往往较高,容易发生耐药。

乙肝病毒的抵抗力与乙肝病毒的“准种”相关。乙肝病毒也和人一样,形态各异,“秉性”不同。医生们把一些“长得”相似的病毒称为一个“准种”,其中一些“准种”先天性就对药物的抵抗力较强。医生们的研究发现,这些抵抗力较强的病毒“准种”在治疗前就“预存”在感染者体内。好在这样的病毒“准种”较少,不占“优势”,因此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大多数病人是有效的。

但是,在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那些抵抗力较弱的病毒“准种”被抑制住了,而少数抵抗力较强的病毒“准种”不仅没有被抑制住,反而因长期与药物接触,发生了变异,锻炼得不怕药物攻击了,就成了“耐药株”。医生们的研究还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体内“预存”的病毒“准种”最复杂。所以,肝硬化患者也更容易发生耐药。

医生们把抗病毒药物比喻成为乙肝病毒设置的“屏障”。尽管药物不能清除乙肝病毒,但在这个“屏障”的阻碍下,病毒难以越过“屏障”复制后代。如果病毒发生了变异,“长了本事”,“跨越”过药物“屏障”,即是发生了耐药。因此,医生们也把这种“屏障”称为“耐药基因屏障”。不同的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屏障”有高有低。

拉米夫定的“耐药基因屏障”最低,病毒很容易“跨越”,耐药的发生率较高。治疗第1年,24%的患者发生耐药,第4年的耐药发生率高达67%,5年以后70%以上的患者都发生了耐药。其次是替比夫定,治疗2年的耐药发生率与拉米夫定治疗1年的耐药率相差无几,3年后其耐药率紧紧追上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的耐药率算中等的,在临床试验中5年的耐药率大约29%。

但一些国产仿制品耐药率可能高于原研产品。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为乙肝病毒设置的“耐药基因屏障”最高。这两种药物不仅对乙肝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很少发生耐药。恩替卡韦对于核苷(酸)类药物初治的患者,3年的耐药发生率仅1.7%;替诺福韦酯在国外的临床试验中,8年未检测出耐药相关的病毒变异。因此,被医生们称为“高效/低耐药”的药物,在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中被推荐为初治患者的首选药物。

我们在治疗的开始就应该注意预防耐药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高效/低耐药的药物,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定期监测,发现耐药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成功。

相关推荐

03:10
乙肝表面抗体100多怎么回事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的抗体,如果能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代表身体具有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抗体的滴度只要在10以上就有保护作用,如果抗体的滴度在100以上,远远的超过10,说明能维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近期内不用担心滴度转阴,甚至不需要全程补种。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的滴度从100慢慢下降到30、20,可能需要打加强针,让抗体的滴度更高,维持的时间更长。如果乙肝五项的化验单里边,不止一个表面抗体阳性,同时还伴有其他抗体的阳性,一般代表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是处于恢复期,基本上是安全的、没有传染性的良好的状态。所以总体来说,抗体100多是好现象。
03:33
乙肝核心抗体0.01正常吗
乙肝核心抗体0.01是不是正常,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参考范围。检测乙肝五项有定性试剂和定量试剂,用雅培试剂检测乙肝的核心抗体,正常范围是小于1,如果是用雅培试剂来检测的乙肝抗体结果是0.01,在1以内,是核心抗体阴性,就是正常的。如果是其他的试剂,0.01超过了试剂的正常范围,核心抗体就是阳性,不算正常。如果核心抗体只是单独的阳性,可能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恢复,但还没有产生保护性的抗体。如果乙肝抗体阳性,同时还有乙肝的表面抗体阳性,说明感染了病毒,但靠免疫力清除了病毒,而且还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将来不会再感染乙肝。
01:53
打干扰素能治愈乙肝病毒吗
干扰素和口服的抗病毒药都是常用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但是两类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口服的核苷类药只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对DNA起效比较明显。干扰素不仅对DNA起效,对表面抗原也有一定的作用。少数病人经过长期的干扰素的使用,表面抗原有明显的下降甚至转阴,这种情况就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多数病人很难达到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达不到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就不能算彻底治愈。因此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药物能够把乙肝病毒彻底清除。
01:48
急性乙型肝炎能治愈吗
急性乙型肝炎是可以治愈的,一般在成年人年龄阶段感染乙型肝炎,90%都是急性的,能够彻底治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可以导致机体引起急性的乙型肝炎,一部分人也可以发展成慢性的乙型肝炎。急性的乙型肝炎在发病初期,虽然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食、肝区疼痛,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肝功生化转氨酶也明显的升高,甚至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但是急性的乙型肝炎,经过休息和治疗以后,肝功能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也能得到缓解,病毒随着肝功的好转,病毒也会逐渐的被清除。
乙肝携带者吃什么养肝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可以吃一些粗纤维食物,还需要适当的摄入一些优质蛋白。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饮食方面确实要有所注意,需要戒烟戒酒,休息好,避免熬夜、劳累,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植物纤维,尤其是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有抗坏血酸的作用,维生素e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改善肝脏的病情。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了也能够保持肠道的通畅,还需要适当的摄入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鱼、瘦肉、蛋、奶、豆制品等。要尽量的避免霉变的食物,尽量避免烟熏、烟烤的食物,三餐的分配要合理,食物的种类要丰富,营养要均衡。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饮食要避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和刺激性的食物,合理饮食,对于保护乙肝患者的健康和控制病情的发展都会非常有帮助。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按时做复查来观测病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1:26

2021-05-26

85287次收听

乙肝的表现有哪些
我国是乙肝大国,绝大多人表现为慢性乙肝的携带状态。而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是乙肝发展的三部曲,很多乙肝携带者出现乙肝病症的时候到医院一检查已经发展到了重症肝病的阶段。因此慢性乙肝要警惕出现发病症状,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那么乙肝的表现有哪些呢?
乙肝病毒活动期主要有什么表现
乙肝疾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高发疾病之一,乙肝疾病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世界上的很多人,所以充分的了解乙肝疾病发面的知识对于我们治疗这种疾病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乙肝病毒活动期的主要症状:出现乙肝活动期症状(劳动能力渐渐减退、经常有低热、月经失调)的患者,要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治疗
吃饭会不会导致乙肝发病?
吃饭会导致乙肝发病么?这似乎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注的问题,那么这里面究竟是否含有科学的依据,对于一些平常的人群,可想这是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的,但如果这是真正存在的,那么试想一下,每天吃饭的公共场合那么多,一不小心就患了乙肝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吃饭会不会导致乙肝发病。吃饭
乙肝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时如何治疗
乙肝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首先要针对乙肝病毒情况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控制体内的病毒水平。其次要根据其他病毒性肝炎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保肝护肝的治疗。
如何区分乙肝大小三阳
通过毒量的高低、传染性强弱、e抗原和e抗体的区别来区分乙肝大小三阳。1、毒量的高低是不一样的: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指标存在着异常,也就是通常说的表面抗原方面、e抗原、还有就是核心抗体三项阳性。而小三阳就是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的e抗体、还有就是乙肝的核心抗体三项阳性大三阳通常病毒量高,是需要定期的进行复查肝功能的检查的、乙肝DNA、腹部的彩超、乙肝的常规五项,甚至有的时候可自发的转成小三阳,病毒量逐渐下降。2、传染性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大三阳的传染性强,小三阳的传染性弱。大三阳也是会发展为小三阳的,但是未必都是转变为好的意思,所以需要综合其它临床的检查结果来分析病情,生活上注意戒烟、戒酒,饮食清淡,以蔬菜水果为主,少吃辛辣食品。大三阳传染性相对比小三阳要强,注意结合肝功能检查和乙肝DNA检查结果考虑治疗的问题。3、e抗原和e抗体也不同。大三阳一般提示病毒存在复制,可以完善乙肝DNA判断,这个时候最好不要熬夜,也不要过于劳累,尽量的不要喝酒。半年时间左右复查一下肝功和肝脏的彩超等指标,如果肝功异常需要及时正规的治疗,大三阳有可能转为小三阳,所以它们的抗原和抗体也是有所区别的。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13

63302次收听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一系列肝肾综合征以及肝癌。一、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高压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饮食不当后会划破曲张静脉,造成上消化道出血。二、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等原因会引发腹水。三、顽固性腹水患者可出现肝肾综合征。四、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解毒功能差,血氨升高,可以导致患者性格改变、意识障碍等出现肝性脑病。五、肝性脊髓病,肝硬化等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特征,脊髓侧索和后索脱髓鞘病理改变的疾病。六、部分肝硬化患者会出现癌变。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1

54168次收听

乙肝五项都是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病原体,属嗜肝DNA病毒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HBV-DNA进入肝细胞核内形成cccDNA,cccDNA逆转录RNA,以RNA为模板复制HBV-DNA及翻译各种蛋白,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及核心抗原。机体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B淋巴细胞识别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种蛋白后,产生各种特异性抗体,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e抗体及核心抗体。由于外周血中不能检测到核心抗原,所以目前乙肝五项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原。目前体检项目中往往包括乙肝五项,可以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及感染病毒后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1

62626次收听

乙肝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应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如果在一个携带状态,病情比较稳定的状态或者吃抗病毒药肝功都正常,病情非常稳定,这时候饮食和正常摄入饮食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慢性活动性肝炎,转氨酶升高、食欲下降,这时饮食主张,以清淡饮食为主,在病情稳定了以后,再增加一些其他的饮食,整个的乙型肝炎的饮食,我们主张是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高蛋白主要是优质的蛋白质,比如说鱼、肉、鸡蛋、牛奶这一类的,第二个就是蔬菜,蔬菜要多样化的食用,包括绿色蔬菜,也包括各种菌类的蔬菜,第三个就是水果,来能保证足够的维生素来摄入,这样对我们的肝脏的解毒,对我们肝细胞的恢复都有一定的好处。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57998次收听

02:13
乙肝传染途径
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一、血液传播,是在占大多数的一个途径,血液传播并不是接触患者的血液,一定会被感染,如果本身接触者打过乙肝疫苗或者乙肝抗体的阳性,即使接触到血液也不会感染。同时如果皮肤粘膜完整,也不会被感染。二、性传播,性传播是目前比较多见的传播途径,如果一方没有抗体,一方是乙肝的感染者或携带者,很容易被感染。三、母婴传播,目前越来越少,因为我国对1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标准的免疫。所以乙肝的三种传播途径以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为主。
详解乙型肝炎的性传播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血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由于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90%以上会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一直被大家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