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黄疸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2-2855705次浏览

引起黄疸的原因主要和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过高有关。另外,当肝脏正常的肝细胞排泄功能出现异常时,也会致使肝脏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诱发黄疸发生。而长期的服用某些特定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肝脏正常的功能,诱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当然属于常见的一种症状以及体征,并非单纯性的疾病。有很多患者患上黄疸并非自己发觉,而是身边其他人感觉到患者的皮肤、眼睛等出现黄然的现象。黄疸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发生。那么,引起黄疸的原因是什么?
  一、胆红素生成过多
  黄疸首先与胆红素水平高低有关,胆红素生成过多时黄疸的症状会尤为突出。胆红素生成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破裂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血液中的红细胞破裂,会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
  二、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一些肝脏疾病,比如急性肝炎等会致使患者原本正常的肝细胞排泄功能受到阻塞,诱发患者体内胆红素水平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急速上升。由这一诱因所致的黄疸通常伴有肝细胞受损的现象,所以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血液中未结合的胆红素数量过多时,患者面部皮肤、小便等颜色会有些发黄。
  三、药物性因素
  长期过度服用某些特定的药物,比如氧化类的药物,会致使肝脏出现药物性损伤,肝脏药物性损伤会影响到肝细胞与胆红素的结合,当肝脏细胞与胆红素结合出现异常时,会致使过多的胆红素聚集于患者血液中,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过高,进而诱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引起黄疸的原因除了上述主要的因素之外,还与胆汁排泄障碍等多种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为了避免患上黄疸这一病症,在生活中要注意远离诱发黄疸的一些诱因,当患有肝胆疾病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另外,也要避免长期服用某些特定的药物,防止肝脏出现药物性损伤。

相关推荐

01:22
退黄疸最有效的草药有哪些
通常没有“退黄疸最有效的草药”的说法,退黄疸较有效的草药可能有虎杖、茵陈、黄芩、栀子、鸡骨草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虎杖: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2.茵陈: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等功效,多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病症,所以茵陈具有一定的退黄疸的效果。3.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安胎等功效,对暑湿、胸闷呕恶、黄疸泻痢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可以选择黄芩治疗黄疸。4.栀子: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等功效,因其可以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等症状,所以栀子可以退黄疸。5.鸡骨草:该草药具有利湿退黄、疏肝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黄柏胶囊、苯巴比妥片、醋酸甲萘氢醌片等药物治疗。
03:03
孩子脚底发黄怎么回事
孩子脚底发黄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要注意有没有局部染色的问题,还有可能因为一些饮食的影响,导致孩子出现脚底发黄。除此之外,确实有些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病态,导致孩子脚底发黄。孩子贫血的时候,往往孩子可能会有皮肤的苍黄表现,脚底可能也会有发黄。胆红素的增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皮肤的黄染。所以,对于孩子脚底发黄来说,其实引起这个表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注意局部染色或者食物影响,或者一些疾病影响的可能性,做相应的检查,来帮助我们确认诱因,再做相应的对因或者对症的处理,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手心发黄原因
手心发黄这种症状或者是这种体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是偶尔能够见得着。那么在肝胆外科的临床上这种症状是尤为多见的,手心发黄一种是全身皮肤黏膜,包括眼睛的巩膜都发黄,手心也发黄,这种情况往往就是我们身体胆红素的代谢出现了问题。那么胆红素的值升高,就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出现黄疸了,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它的原因一个是肝脏的疾病,像各种类型的肝炎、急性的肝坏死,这是一种情况。另外像一些药物性的肝炎、酒精性的肝炎也可能会出现这种黄疸,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出现的。那么除了肝脏本身的情况以外,像一些红细胞溶血的情况,也会出现这种黄疸。除了西医说的这种肝脏情况和溶血的情况以外,还有一种相对说是偏于生理的这种情况,常见的就是我们平常吃含有胡萝卜素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说南瓜、胡萝卜,如果这个人长期的吃南瓜和胡萝卜,这种食物的话,他的手脚心一定特别黄,这时候的黄往往身体的其他的部位的皮肤、黏膜和巩膜不发黄,只有手掌心发黄。中医认为手脚心发黄,主要是脾气不足,还有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多是用一些益气健脾的药物,像六君子汤。还有一个就是湿热,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可以用甘露消毒丹等等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11

2021-07-09

81232次收听

黄疸用哪些药好呢
黄疸在新生儿中非常普遍,,如果说黄疸一直都不消失的话就需要看是否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的话就要注意使用药物治疗才可以了,不过因为新生儿本身就不易用药,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选择治疗黄疸的药物一定要谨慎,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黄疸用哪些药好。
黄疸是什么导致的
黄疸是什么导致的,虽然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了,但是和以前相比,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了明显的上升,比如说以前很少见的黄疸现在变得非常常见,几乎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新生儿黄疸指数都不正常,那么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避免黄疸发作的方法
新生儿的每一个动态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黄疸作为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也经常困扰新妈妈们。新生儿黄疸是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的一种疾病,它的形成和胆红素的代谢情况有关,那么新生儿黄疸有哪些预防护理措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点供大家参考。
孩子有黄疸怎么办
孩子患有黄疸,这种情况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倘若孩子的黄疸属于生理性的,那么就无须特殊治疗,这种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动消失的;倘若属于病理性黄疸,那么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建议借助蓝光治疗来缓解病情,再辅以晒太阳治疗。
胆红素高的危害
胆道梗阻、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是胆红素高的危害。胆红素指标是反映胆红素在人体代谢分泌合成排泄一个指标,正常的胆红素是由于血细胞的破坏,然后在肝脏进行转化,继而通过胆汁排泄入肠道。胆红素代谢的途径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的异常升高。胆红素升高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其他的检查,来判断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胆红素异常升高,特别是像胆道梗阻会出现胆汁的反流,胆汁反流导致胆汁淤积出现了明显黄疸,可能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甚至是肝功能衰竭。另外胆道的梗阻出现了梗阻性黄疸,病人表现为明显皮肤瘙痒,以及可能会伴随胆道堵塞合并的感染出现明显胆管炎。某些肝脏疾病出现了明显代谢障碍,者说医学上称为酶胆分离,也就是转氨酶正常而胆红素异常的升高,这种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情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56

2020-02-24

55461次收听

02:43
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晚期的肝炎,重症肝炎,明显肝硬化,都会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感染,疟疾,也会出现由于过度的溶血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升高和病理性的升高。需要关注的是病理性的升高,包括胆道堵塞引起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像胆道结石,胆道肿瘤,外源性的因素压迫胆管而导致胆汁的代谢障碍。肝细胞性的黄疸是以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为特点的。导致胆红素异常升高的原因非常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包括抽血,影像学追问家族史以及某些药物。
01:23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需密切观察,看新生儿是否有特殊的神经系统异常。如果食欲精神状态和活动均无异常,可观察2周~4周,根据黄疸消退的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白眼球发黄是什么原因
白眼球发黄可能和人们患有黄疸有关,这和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有关。其次也和肝脏疾病有关,这类患者不仅白眼球发黄同时尿液也是黄色的。而且过度用眼、不注重休息也会使白眼球发黄。除此之外眼睛发炎后没有及时护理,或者经常揉眼睛也会使白眼球发黄。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外部干预,便可以自愈;而治疗病理性黄疸一般有: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药物治疗,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等。
语音时长 01:57

2018-09-30

63015次收听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清除病因、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其次为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思美泰等,但必须强调,如溶血未解除,退黄是困难的,而且效果是暂时的。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30

57764次收听

喝葡萄糖水能预防黄疸吗
喝葡糖糖水不一定能预防黄疸。若是因为孩子能量不够,奶水不足,或者是吃奶不好所导致的,喝葡萄糖水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对于感染或者是溶血,或者是肝酶活性不强,或者是胆道闭锁等等,这些原因导致的黄疸,喝葡萄糖水是没有任何预防作用的。
语音时长 02:10

2018-09-30

61717次收听

01:52
黄疸引起听力受损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黄疸引起的听力损失,一般是由于某些病毒侵犯听神经而造成。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会比较严重,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出现听力损失进行性加重的趋势。一般情况下,患者如果是由于黄疸引起听力受损的情况,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与听力损失的程度有关系。如果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在中度到重度,只要在听力补偿的有效范围当中,就可以先考虑使用助听器;如果是在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助听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患者聆听的要求,就要考虑做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总之,由于黄疸引起患者出现的听力损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而使用的干预手段以及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来进行细化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