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怎么检查出来
脑膜炎可通过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方式诊断。脑膜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脑膜炎的关键手段,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异常、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水平降低等指标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常呈浑浊状,病毒性脑膜炎多为清亮液体。该检查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存在头痛或感染扩散风险,须由专业医师操作。
2、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评估全身感染情况。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病毒感染则淋巴细胞比例增加。血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种类,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采血部位可能出现淤青,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3、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可观察脑膜增厚、脑积水、脑脓肿等并发症。CT适合急诊排查颅内压增高禁忌症,MRI对早期脑膜炎症改变更敏感。增强扫描能显示脑膜强化征象,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鉴别化脓性脑膜炎。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需镇静剂辅助。
4、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颈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等脑膜刺激征判断病情。婴幼儿可见前囟膨隆、惊厥、嗜睡等非典型表现。检查可能诱发头痛或呕吐,需配合医生保持放松体位。老年患者或免疫低下者体征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病原学检查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快速检测脑脊液中病毒DNA/RNA,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细菌涂片革兰染色、真菌墨汁染色能直接观察病原体形态。宏基因组测序适用于罕见病原体筛查,但成本较高。样本运输需保持低温,部分检测需等待数日才能获得结果。
出现发热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确诊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光。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鱼汤,逐步恢复肢体功能锻炼。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流行性脑膜炎应实施呼吸道隔离措施。疫苗接种是预防部分类型脑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关推荐
02:14
02:00
02:23
01:36
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