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54374次浏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因为感染了EB病毒所造成的,患病后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皮疹、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尽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很常见的儿科疾病,属于急性自限性传染病,患上该疾病的大多是学龄前的儿童,主要是因为感染了EB病毒所造成的。该疾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大多数患者预后都比较少,只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病后需要做好隔离工作避免疾病传播,那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一、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主要是因为EB病毒感染后所造成的,患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高热、全身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等。患病后大多数患者预后都比较好,只有极少部分人会出现心肌炎、脾破裂、肝脏损伤等症状,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出现单核淋巴细胞增多的情况,且血清EB病毒抗体呈现阳性。

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

1.发热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轻微,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大多数患者都会有发热的症状,而且发热呈现不规则、弛张型,发热的时间可能长达数日。这很容易和感冒引起的发热相混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2.皮疹

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猩红热样皮疹、斑丘疹、结节性红斑等等,甚至还会有出血的情况发生,皮疹的部位比较常见于躯干,很少会波及到肢体。

3.咽峡炎

约有50%的患者患病后会出现咽峡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可能形成溃疡或假膜。患者会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腭部还会出现小出血点,牙龈可能会肿胀且并发溃烂。

4.淋巴结肿大

患病后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全身淋巴都会受累,尤其是颈部淋巴最为常见,淋巴结的直径在1~4厘米之间,没有明显的压痛症状,且两侧不对称。

相关推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原成分包括哪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原成分包括了衣壳抗原,衣壳抗原的对应抗体包括衣壳抗原IgM以及IgG,前者出现的时间较早。再就是包括早期抗原,早期抗原分为弥散性成分D和局限性成分R。除此以外,核心抗原、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和膜抗原也都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原成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何治疗
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对症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且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控制咽喉部位病变,同时可对症用阿昔洛韦片和扑热息痛片。另外,也可以选择采用中医疗法,邪郁肺卫证可服用银翘散和双黄连口服液,毒热炽盛者可用普济消毒饮以及痰热清注射液。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好治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否好治,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患病后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所以表现出的症状也会有所不一。如果病情比较轻微,且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具有一定自愈性。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治愈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疾病能够治愈。这是一种由于患者受到了EB病毒感染而诱发的疾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儿童是主要患病人群,会诱发扁桃腺炎以及发热等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患儿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危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心肌炎,脑膜炎,引起重要脏器的损伤,严重者也会导致患儿死亡。所以发病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要注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