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病毒性肝炎会治好吗

58518次浏览

甲型病毒性肝炎一般病情较轻,多数情况下都能治好;乙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发展成慢性,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控制病情;丙型病毒性肝炎也容易发展成慢性,但是治愈率较高。丁丙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发展成重型肝炎,治愈率较低,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情也比较轻,可以治好。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以肝脏病变为主。病毒性肝炎不仅仅会导致肝功能损害,而且还有可能会引发肝硬化或者是肝癌,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发病之后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病毒性肝炎会治好吗?

1、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通常都是急性发作,很少会发展成慢性,发作的时候会有轻微的症状表现,但是这种疾病属于自限性的疾病,有自愈的可能性,而且目前也有治疗药物,所以说甲型病毒性肝炎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好的。

2、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肝炎。这种病毒性肝炎容易发展成慢性,而且病情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严重的,传染性也很强,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如果能够在早期给予有效规范的治疗,病毒可以被控制在标准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危及生命。

3、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病毒性肝炎,它和乙型肝炎一样,都容易发展成慢性,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目前来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可以达到80%以上。

4、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等多种病毒共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通常都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上患病。虽然说这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低,但是却容易发展成重型肝炎,死亡率较高,治愈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的。

5、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和甲型病毒性肝炎差不多,绝大多数都有一个自限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愈。戊型病毒性肝炎有发展成重型的倾向,不过几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相关推荐

01:10
月经期可以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吗
月经期一般指月经期间,重组人干扰素α2b通常指的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若女性月经期间感染病毒性疾病,则可以用,若女性月经期间没有感染病毒性疾病,则不可以用。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是一种西药,通常可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月经期间女性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引发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性疾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药物进行治疗,通常不会对月经周期造成影响,不会影响女性月经量,除此之外,女性需注意日常卫生,保持阴部干燥清洁,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若女性月经期间没有患病毒性疾病,通常无需用药,且使用此药物需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避免出现副作用。
03:18
眼白发黄是怎么回事,如何调理
眼白发黄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调理或治疗。第一,可能是睑裂斑所导致,这和结膜长期暴露在阳光、风沙的环境中有关,属于眼球结膜的变性性疾病,往往发生于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户外运动及户外劳作者比较常见,这种情况往往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也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外出时尽量避免紫外线照射,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配戴太阳镜的方法达到预防的目的。第二,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有关,这种情况往往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是由于这种慢病状态下球结膜的脂质沉着造成,此时最主要的还是应该积极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和血脂,减少脂质沉积的发生。第三,白眼球部位发生明显黄染可能反映了肝胆系统的病变,此时胆红素的代谢途径异常。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如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期、胆道梗阻性疾病,如胆囊癌、胆石症、胆道蛔虫等,都会造成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时需要针对肝胆系统的疾病进行相应处理,才能减轻黄疸的症状,建议去肝胆外科等科室就诊,积极治疗。第四,其他病变造成的黄疸,如胰腺病变如胰头癌等等,也可能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引起巩膜黄染,胰头癌患者最典型的体征就是黄疸症状,急性胰腺炎伴发肝脏功能异常也可能引起黄疸;溶血性的疾病也可能会引起溶血性的黄疸,此时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针对不同的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原发病解除之后,黄疸也就是所谓眼白发黄的症状才能得到纠正。
肝脏弥漫病变能不能治好
肝脏的弥漫性病变要综合来判断,有一些情况是不均质的脂肪肝,可能医生报的是弥漫性的病变,可能局部的有一些回声偏低,通过减肥、控制饮食、运动,可能能够逆转。还有一些肝脏弥漫性病变,可能是肝脏有纤维化。不同原因引起的肝功能的异常,都可以在没有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纤维化,比方说病毒性肝炎、酒精性的肝损伤、药物性的肝损伤、淤血性的肝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的,都可以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的病变,这个是B超报告的描述。这种应该查一下纤维化的检测,看看有没有纤维化的指标明显增高,另外还可以进行肝弹性实验,这是一个无创的检测。当然,如果要想进一步明确,还可以进行肝穿刺活检。如果弥漫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就又怕发展为肝硬化的这种情况。不同的病因导致的肝脏弥漫性病变,预后也是不一样的。刚才说了脂肪肝引起的,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逆转。药物损伤,停药保肝也有可能能够缓解。淤血性的要治疗原发病,比方说是心脏的右心衰竭,要控制心功能、改善心功能,逐步的能够缓解。自免肝,必要时服用熊去氧胆酸等等药物。病毒性肝炎,有必要就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所以这些能不能治好是视情况而定的,而且如果说纤维化很严重,很难逆转,也就是逐步发展可以到肝硬化,肝硬化是慢性病,是不能够完全逆转的疾病。
语音时长 02:34

2021-10-15

78953次收听

纤维蛋白原含量偏高原因是什么
纤维蛋白原是凝血因子的Ⅰ因子,主要是在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参与到人体的凝血过程当中的非常重要的因子。当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时候,纤维蛋白原的合成量是减少的。一般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多,主要容易发生血栓方面的问题,像一般有感染性疾病的时候,有出血性疾病的时候,有肿瘤性疾病的时候,都会引起由于血管内皮的破损,引起纤维蛋白原增加止血的能力。所以在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应该是血栓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知道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正常值范围,正常值应该是2.0-4.0g/dl范围,一般低于2.0g/dl以下,认为是减少。超过4.0g/dl以上,认为是纤维蛋白原增多。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又有其它的一些易栓因素的时候,需要去做抗凝的一些治疗来减少血栓的风险。在纤维蛋白原含量偏高以后,如果没有其它表现的时候,还是要去做一些疾病的筛查,包括慢性炎症的筛查,还有一些慢性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以及肿瘤性疾病的筛查。升高以后,最大的危害还是心脑血管这方面疾病的发生,所以在出现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要给病人去加抗凝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13

2021-10-15

46568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会复发吗
病毒性肝炎会复发。患病毒性肝炎,没得到彻底治疗或治好后没注意保养,复发率明显提高。如治好后喝酒、暴饮暴食、过度劳累或滥用药物等,会加大病毒性肝炎复发率。
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处在发病早期时,会有发烧、头痛、疲劳无力、不耐活动、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还会出现巩膜、皮肤、尿液发黄的黄疸表现
病毒性肝炎注意什么
病毒性肝炎要注意休息,及时就医检查,及时用药和饮食要清淡。一、注意休息,不能说发现转氨酶升高了,还能走动,继续去坚持上班上学,这种体能的消耗是不利于肝脏的恢复的,就有可能会导致一个疾病的加重。二、及时就医检查,不能患者看见眼睛黄黄的,小便也黄,觉得只是上火,也不及时去看医生,这也是不可以的。三、及时用药,吃药要规律,有患者吃药总是不及时,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像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来讲,是需用特殊的抗病毒药物的。对于药物的服用一定是规律的。四、在饮食上的注意以清淡好消化的为主,避免饮酒和刺激性食物。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24

59188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受损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从病原来分,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表现有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疲倦乏力等。有一些病人还会有黄疸发热和肝肿大的表现。其中有一些病毒性肝炎的病人会转成慢性病毒性肝炎,甚至进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者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史,又或者是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然有肝炎症状或者肝功能异常,可以考虑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常见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的症状。患者常常可以见到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体检可见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的病人会有黄疸加深、腹水、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
语音时长 01:37

2020-03-17

57001次收听

小孩病毒性肝炎吃什么
小孩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发病以后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平时要多吃一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能够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提高抵抗力。而且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一些菌类食物,既能够给身体增加营养,又有助于身体的排毒。
病毒性肝炎怎么确诊
确诊病毒性肝炎需要依据所出现的典型不良表现,对于存在有畏寒发烧和疲乏无力、肝区疼痛一类不良反应的人群来说,就可以高度怀疑该病的发生。同时也需要借助于多项专业性检查,比如肝功能五项检查和病毒标志检测等,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做肝脏穿刺检查及超声检查。
病毒性肝炎尿黄怎么办
如果患有病毒性肝炎,出现了尿黄现象,首先需要对肝功能进行检查,明确肝脏受损和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再就是要明确病毒性肝炎的类型,之后根据具体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是甲肝或者戊肝,需要及时隔离,并进行保肝降酶治疗;如果是乙肝或者丙肝,则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肝炎症状
病毒性肝炎一般会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比较典型症状的有乏力,全身没有力气,恶心厌油、吃不下饭,一闻到油烟味就会往上反胃,甚至会出现小便黄色、浓茶色,同时有的病人还能看到眼睛黄、脸上的皮肤发黄,是一个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表现。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当中甲肝和戊肝多半表现为急性发病。甲肝戊肝症状:甲肝戊肝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患者出现明显的乏力,恶心厌油,甚至小便发黄出现浓茶色,也有患者眼睛黄、面部皮肤发黄等。刚才说的是甲肝和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那对于刚才说的还有的乙肝和丙肝,更多见的表现形式是慢性的,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临床表现往往比较隐秘,因为转氨酶升高的幅度不像急性甲肝戊肝那么高,有时候转氨酶几十、一百、二百,那么病人的症状相对就会轻一些,甚至有的病人什么症状都没有。有的人轻的症状是有乏力,就是觉得特别爱累。另外可能吃完饭以后觉得不消化,上腹胀堵,有的病人也会觉得小便的颜色偏黄。慢性乙肝的症状:病人无任何不适,或者是轻微乏力,饭后不消化,上腹胀堵感等,也有一些病人小便偏黄。但是正因为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症状比较轻微比较隐秘,所以容易被忽略,所以才会特别强调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病人不要等到症状非常严重了,才去医院就医,而是主动的每年都要上医院去进行正规的检查。
语音时长 02:02

2020-03-10

53994次收听

02:47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病毒性肝炎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在治疗方面主要有保肝药物抗炎治疗、抗病毒治疗:1、甲肝和戊肝这两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属于自限性疾病,在急性发作期建议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住院输一些保肝药物抗炎治疗,一般经过三到四周的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2、对于慢性乙肝和丙肝,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疾病的根源是病毒的持续复制,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到肝硬化阶段,同时使用保肝降酶的药物抗炎,促进肝功能恢复。目前丙型肝炎经8周、12周的抗病毒治疗可达到临床痊愈,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04:59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经口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粪口传播等等。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播。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输血引起。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基本相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经粪口途径而传播。
03:45
病毒性肝炎能治愈吗
甲型肝炎的治愈通常以休息补充营养为主,可以完全治愈。乙型肝炎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绝大多数的慢性乙肝病人需要长期治疗。丙型肝炎可以被治愈,近五年来使用口服药物,99%以上的病人都能治愈。丁型肝炎目前也没有特殊药。戊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同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