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2型糖尿病怎么治

发布时间:2020-03-1850746次浏览

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以药物为主,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药物,比如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等药物都可以使用。此外,患者还要注意适当运动,保持情绪舒畅,都有治疗效果。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常见病,发病年龄也在逐年降低,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尿病。其实这些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治疗难度也会很高的。那么,2型糖尿病应该怎样治疗?
  1、药物治疗
  当病情发展到2型糖尿病之后,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有总要也有很大的区分,如果是餐前和餐后血糖水平都比较高,那建议服用双胍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比如说列苯脲、格列喹酮、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等。
  如果是餐后血糖水平偏高,那建议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不过每一种降糖药物都会给身体造成一些不良反应,为了避免用药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运动治疗
  大家会发现体重越重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就越高,因此控制体重也是很重要的。要想体重得到控制,那运动是很重要的,因此运动治疗也可以抑制血糖升高。建议患者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游泳、跳广场舞等运动方式。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降血糖,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精神调节疗法
  2型糖尿病的发生跟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平时心理压力比较大的人,就更容易患病。这类患者患病之后,建议搭配精神疗法来治疗。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当内心有委屈或者不满的时候可以说出来,多跟家人沟通,必要的时候可以到心理门诊就医。平时的工作中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而为即可,千万不要超负荷工作和熬夜。

相关推荐

02:38
二型糖尿病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好了吗
2型糖尿病并不是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可以,因为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仅只是表现为单纯的血糖升高,还伴有许多其他异常表现,如体重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异常等表现。随疾病进展,在上述多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导致糖尿病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是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方法。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推荐合并多重冠心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加用恩格列净类治疗,从而可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02:36
二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用什么药好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可以应用恩格列净。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外,还需对其常见的心血管病进行干预,这一类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的作用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糖尿病状态下,长期过高的血糖水平易引发血管慢性炎性反应以及过度的氧化应激,并且能通过多个通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恩格列净对上述血管因素的良性影响是其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对于临床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已经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早期应用恩格列净进行降糖,对患者的长期获益十分显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型糖尿病并酮症是什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极度烦渴、尿多,明显脱水、极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少数患者表现为全腹不固定疼痛,有时较剧烈,似外科急腹症,但无腹肌紧张和仅有轻压痛,头痛,精神萎靡或烦躁、神志渐恍惚,最后嗜睡、昏迷;严重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频率不快,也无呼吸困难感,呼气有烂苹果味,脱水程度不一,双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脉快,血压低或偏低,舌干程度是脱水程度估计的重要而敏感的体征;此外,尚有诱因本身的症候群,如感染、心脑血管病变的症状和体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重,进展快,随时会危及生命,应尽快就诊。
语音时长 01:26

2021-04-19

95953次收听

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2型糖尿病典型症状俗称“三多一少”,既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短期内体重减轻。但很多早期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较轻,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的人直至出现慢性并发症或在常规体检中,才发现该病,随着疾病进展,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患者会出现典型高血糖症状,“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排多的,同时体重减轻。因为代谢异常,很多患者会感到乏力,易疲劳。一些患者因口干,消瘦,乏力去就诊,如果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建议监测血糖,并到相关科室就诊。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19

76793次收听

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体型肥胖,往往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2、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3、临床表现,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不典型,没有明显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往往是因为查体发现血糖升高。4、治疗,患者因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早期可以给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体重,不一定需要胰岛素的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有效,并且病程中没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自发倾向。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19

71594次收听

2型糖尿病患者吃哪些东西比较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2型糖尿病人吃什么食物好,或者不能吃什么食物。2型糖尿病在饮食上有很多禁忌,所以患者们都很烦恼,想吃的东西都不能吃就因为的了这个病,那么我们来看看2型糖尿病患者吃什么食物好?
适合2型糖尿病的几种饮食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否科学的饮食,它会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那到底适合2型糖尿病的几种饮食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样的人易得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现在对人们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中得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多,随着糖尿病在现在的生活不断泛滥,很多人害怕自己会不会的了2型糖尿病。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易得2型糖尿病呢?
2型糖尿病吃啥药好的快
2型糖尿病吃啥药好的快?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得2型糖尿病的病因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笼统的回答这个问题,总之,可以负责任的对大家说,听医生总归没有错的,不要误听没有根据的传言,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一下吃什么药使身体好的快。
2型糖尿病会复发吗
二型糖尿病有复发几率,想恢复正常水平,需减少脂肪含量,有效降低体重,一般可维持几年不复发。
2型糖尿病吃什么药比较好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种类还是比较多的,如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奈类药物,瑞格列奈;阿尔法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根据目前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只有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物,而其他药物是二线药物。患有2型糖尿病吃什么药,这一般都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相对较高,一般可以选择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可用于降低空腹状态和餐后血糖。对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尔法糖苷酶抑制剂类的药物,如阿卡波糖。那么其实糖尿病患者吃的药物,完全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20-01-14

52474次收听

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感染、糖尿病足。急性并发、症主要是酮症酸中毒,是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高血糖危像。慢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视网膜病:病史超过15年的患者发生率高达78%,是最常见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可破坏肾脏中的小血管,患者出现泡沫尿、腿部或全身肿胀等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肢端麻木、针刺感、烧灼感、感觉减退等。糖尿病皮肤病变:皮肤岀现大疱、暗红色小丘疹、卵圆形斑块等。感染:如皮肤黏膜感染、膀胱灾、肾盂肾炎、结核病等,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且易反复,经久不愈。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的感觉减退,受伤时难以察觉,小的划伤和水疱也可能导致溃疡、感染、坏死,重者出现坏疽。
语音时长 01:39

2020-01-14

63783次收听

02:30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意思
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范围六点一毫摩尔每升,同时又在糖尿病诊断范围七毫摩尔每升以内的状态。空腹血糖受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经过体检或是医院的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空腹血糖受损往往是因为基础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引起血糖代谢所导致的,将来发展成为典型的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远远超过正常人。如果有二型糖尿病的家族史,合并肥胖、高血压等类似疾病的人群,要及早干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对于预防发展成为二型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03:00
二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二型糖尿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长期的代谢性疾病。对于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代谢病手术的治疗可以达到血糖完全的缓解,国内把BMI大于28以上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手术的人群,但代谢病手术是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诊断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临床的明显的缓解,如果没有进行生活方式的长期的良好的饮食生活方式的管理,血糖依然会升高。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01:51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临床上二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90%以上,以成人为主,与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并不是胰岛素减少,而是胰岛素利用率不够,甚至有时候伴有胰岛素抵抗,所以治疗手段也不相同,需要患者去医院做鉴别诊断后,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