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率低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03-1959738次浏览

导致心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传导阻滞,越严重的传导阻滞心率低的现象就越明显。迷走神经张力改变以及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也是诱发心率低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是应用了某些药物,也有可能会出现心率低的现象。

心率低指的就是心率过缓,正常的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如果说少于60次就是心率低。这种情况在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想要改善症状或者说预防其出现,就应该要明确具体的发病原因,下面来看一看心率低是怎么回事。
  1、传导阻滞
  心率低症状的发生和传导阻滞有着一定的关系。传导阻滞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了三种情况,一度是比较轻的,患者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心率低的现象也不明显,二度属于是中度,这个时候会感觉心率偏低,甚至有心脏停跳感,如果到了三度,病情已经很严重,每分钟的心率只有20~30次。
  2、迷走神经张力改变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也容易导致心率低。如果迷走神经过于兴奋,末梢就会释放乙酰胆碱,这种物质会抑制心脏,使心脏的跳动速度减慢,从而出现心率低的现象。不过这个时候虽然心脏的跳动速度慢了,但是却很有力和有规则,每分钟并不会低于50次,心脏的排血量也不会减少,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那么也会出现心率低的现象,比如说按压颈动脉窦、恶心呕吐、剧烈的咳嗽或者是用力做呼气动作等。
  4、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
  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也是导致心率低的重要因素。迷走神经张力会对胃酸的分泌物进行控制,如果说兴奋性增高就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现象。
  5、应用某些药物
  如果应用了某些药物,使得窦房结功能受到抑或者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那么就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这个时候心率就会偏低,比如说各种降血压的药物、镇静类药物、麻醉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药等。

相关推荐

02:08
口服治疗心动过缓的药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类型,对于心率低于60次/分并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的患者,合理用药十分必要。传统西药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虽然能快速提高心率,但仅适用于急救情况,不适合长期使用。相比之下,长期治疗可选择兼顾安全和疗效的中成药,如参松养心胶囊等。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律失常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获得了国内外众多权威指南与专家的推荐,还荣获国家权威科技大奖。该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具血“养心调律、快慢都治”的特点,能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肌供血,有效提高心率,缓解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的心慌、气短等症状。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总有效率约63.5%,平均提高心室率7.15次/分,心率越低患者提高越明显。另有循证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伴室早和窦缓伴室早,可在降低室早次数的同时改善心功能,提高缓慢心率。该药整体药性安全,按疗程服用疗效好、不易复发,长期用药养心护心。用药期间,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以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患者还应注意观察自身心率变化,如果心率过慢或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02:21
什么时间段容易引起心脏早搏
心脏早搏可发生在任何时间段,但确实存在几个"高危时段"值得警惕。首先是清晨刚醒来时,人体交感神经突然兴奋会使血压快速上升、心率加快,这种生理状态的急剧变化容易诱发早搏。其次是过度劳累时,长期熬夜或高强度工作会使心脏超负荷运转,心肌代谢和电生理活动异常,从而增加早搏风险。再者是饱餐后1小时内,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胃肠道血流增加会相对减少心脏供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饭后会出现心慌不适的原因。面对这些早搏高发时段,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外,合理用药也很关键,常用治疗药物如参松养心胶囊等。作为《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用药,参松养心胶囊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能有效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从而减少早搏发作,有效缓解心悸、胸闷等早搏引起的症状。其独特的“养心调律、快慢都治”优势,使其既能控制快速型心律失常,又不会加重心动过缓,大大提高了用药安全性。32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参松养心治疗8周后,可显著减轻室性早搏相关症状,如心悸、胸闷、失眠、疲乏和盗汗等。对于偶发或症状轻微的早搏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早搏患者应保持情绪平和,避免发火、情绪激动,还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定时定量,有助于减少早搏的发生概率。
容易激动紧张心跳加速怎么回事
如果容易激动,出现紧张伴有心跳加速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相关的原因,选择合适的解决的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通常的情况,如果只是在紧张的时候,出现心跳加速这种短暂的心跳加速的情况,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与情绪、性格有密切的相关性。有一些人的性格比较腼腆,内向,容易害羞,在身处很多人的环境之下,就会引起紧张。紧张之后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兴奋就会作用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就会刺激人体的肾上腺,肾上腺就会分泌多种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而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就会导致心跳加速,这属于引起心跳加速的生理性因素。如果总是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就说明交感神经兴奋性要更敏感一些。所以就要进行充分的锻炼,防止出现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的情况。同时也要避免引起情绪的焦虑,避免紧张。还可以增加一些有氧运动,包括骑车、慢跑、游泳以及散步等等,放松心情,释放负面的情绪,敞开心扉,多保持良性的沟通,保持心情的愉悦,上述的症状也可以因此而得以缓解。如果总是出现不明原因的心跳增快,很有可能存在有病理性因素。如果出现了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也会带来类似的症状,这就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明确是否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类似症状。
语音时长 02:17

2021-12-30

94026次收听

02:55
睡觉时心跳加快是什么原因
若晚上睡觉时出现心跳加快,要考虑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个方面。首先是生理性因素,在睡前喝浓茶、咖啡,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睡前少喝浓茶、浓咖啡,保持心情平缓就可使症状缓解和改善;部分人在睡前会引起神经紧张兴奋,导致睡觉时心跳加快,也需在睡前平复心态,才能使睡觉时心跳加快得以缓解和改善;部分疾病会引发睡觉时心跳加快,包括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房颤、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爆发性心肌炎等等,若症状频繁发作甚至加重,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才能使症状得以缓解。
03:13
心跳140左右有危险吗
患者在运动以后,饮用酒精饮料以后,喝咖啡以后,情绪突然波动,都有可能心跳达到140次/分。一般危险不大,患者只要安静休息一阵,心跳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患者在正常环境下,心脏长时间的保持在140次/分左右,则需要警惕心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对于心脏本身有疾病的患者而言,心跳突然加快,而且保持在140次/分左右,可能提示心脏病变加重,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更需要及时的检查。
胸闷心慌心悸焦虑怎么办
当出现胸闷、心慌、心悸焦虑情况时应立即至医院打心电图,看是否有心梗、心率失常,还可以抽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等,也可以做心脏彩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若查明是因为冠心病导致上述症状,则需要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已错过溶栓的时间,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可以考虑进行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或者是搭桥手术。如果是阵发性室上速等心律失常导致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揉眼睛、憋气、做Valsalva试验等转复正常窦性心律,平时注意保持充分休息,避免有过大的情绪波动和体力活动。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88614次收听

心律失常传染吗
心律失常传染吗?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它的出现不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还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那么,心律失常传染吗
别走进小儿心律失常诊断误区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出现异常,小儿心律失常病因、临床表现与成年相比差异较大,诊断时应注意避免陷入误区。
恶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包括哪些
恶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包括哪些?虽然说偶尔的轻度心律失常不必治疗,但若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还不治疗,则有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恶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包括哪些?由于心律失常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非医学人员对心律失常的了解并不多,因此也不了解心律失常可能会带来的危
心律失常怀孕怎么办
心律失常是否能怀孕,需要看哪种类型,如果是偶发房性、室性早搏以及功能性心律失常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母体的健康,就要积极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保住母体的健康。
心率快应该吃什么药
心率快可以服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来减慢心率。心率过快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1.生理性的心率过快比如说由于运动,或者是过于兴奋,情绪紧张或者是激动,会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没有必要用药治疗,经过休息或平复心情后就可以恢复正常。2.是病理性的,如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时候心率会非常的快,可以通过按压一侧的眼球或颈动脉来缓解。也可当时用药物治疗,或者是需要做电复律转复过来。3.如出现发烧,或者是贫血、液体不足、失血以及甲亢,都可能引起心率快。需要具体根据病因来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心脏方面的疾病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就需要纠正心衰。如果快速型心律失常,在用药治疗同时,还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0-03-31

58149次收听

心慌如何缓解
心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病人主诉心跳加快、心跳加重,平时感觉不到的心跳被病人感觉到了,因此常会引起病人恐慌的感觉。在心慌出现以后,病人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过程中的一些不健康因素,尽量的采取避免的措施,比如饮酒、喝浓茶、熬夜、失眠、过度的劳累或者不适当的运动,尽量的避免这些因素,观察心慌症状的缓解。另一方面,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特别要关注下心慌发作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一旦发生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应该积极到医院就诊,调整治疗方案。还有一些病人没有心血管疾病,在诊疗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引起心慌的其他病因,比如贫血、甲亢、肺脏疾病等。一旦明确这些疾病,应该积极的进行相应的治疗,在原发疾病得以控制的情况下,心慌的症状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语音时长 01:30

2020-03-19

54222次收听

怎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于心律失常的预防,首先要起居有常,其实倡导低盐低脂饮食,再者定期筛查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最后要戒烟。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经常有些患者自己感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到的门诊就诊发现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早搏。早搏是最常见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又是我国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会困扰很多心血管患者的健康。1、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倡导要早睡早起,要适当的锻炼、避免久坐不动,即保持良好的起居方式。2、饮食方式倡导低盐低脂饮食,平时可适当增加谷物蔬菜以及水果类食物,饮食搭配要合理。3、每年进行一次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早期识别有没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情况。4、戒烟,吸烟也会对心血管系统甚至传导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积极的戒烟。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7

57869次收听

02:02
心律失常怎么自我调节
心律失常要从生活的各个角度来配合医生,经过医生科学的指导,比如放松紧张的内心变化,保持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包括饮食、活动量的调整等,这样心律失常可自然恢复。医生也可以通过药物的调整,对于心率失常进行治疗和控制。心律失常的病人不用过多的紧张,心律失常发生以后建议及时就医。当医生给出明确心律失常类型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后,病人的配合至关重要。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律紊乱怎么办
定期去医院检查心脏彩超和凝血功能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尤其是使用抗凝药物。出院半年内,心脏功能逐渐改善,此后慢慢恢复工作和正常的生活。患者应注意术后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悦,按需服用药物等一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