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便秘的因素有哪些

52159次浏览

引发便秘因素比较多,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是饮食因素所引起的,但是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是由于肠道器质性病变所引发的。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很有可能,使患者形成便秘,具体治疗的过程中,也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便秘起来,其实真的非常痛苦,有的时候肚子明明已经非常不舒服了,但是还是排不出来不仅会影响自己的食欲,同时对于身边的人其实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便秘的情况下很容易放屁,这样很容易破坏自己在别人心目当中的形象。那么,引起便秘的因素有哪些呢?
  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功能紊乱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患者自身精神压力比较大,或者是肠道的运动功能失调所引起的这样,大便会在身体里面停留非常长的时间也就吸收了太多的水分,导致大便变得干燥,然后不容易排出来,也就形成了便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时候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对于肠胃的蠕动也会产生影响,也容易引发便秘的现象。
  饮食因素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喝水太少,或者是每天吃的食物太过于精细,食物当中含有的纤维素太少了,那么食物在进入到肠胃之后被吸收跟消化的过程都会比较慢,肠胃在得不到刺激的情况下,也就不能够更好的蠕动,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便秘,所以日常的饮食还是应该要多吃粗粮,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肠道器质性病变
  如果发生了肠道本身的器质性病变,比方说腹腔内部可能有肿瘤的压迫,那么肠道内部黏膜组织增生,同样会对肠道的蠕动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便秘。显然,这种情况相对于前两者来讲,他已经不仅仅是可以通过吃药,或者是改善饮食就能够解决的了临床上面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进行治疗,从根本的问题上去进行解决,才能够解决便秘这个问题。这种情况下患者务必要及时的到医院去进行检查治疗。

相关推荐

剖腹产大便拉不出来怎么办
剖腹产后排便困难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活动、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灌肠等方式缓解。剖腹产术后排便困难可能与麻醉影响、术后疼痛、饮食结构改变、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可...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等。
便秘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多危害
便秘可能给老年人带来多种健康风险,包括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加重肠道疾病、引发心理问题等。老年人便秘主要由胃肠功能减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缺乏运动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建立排便习惯、药物干预、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
把大便当成大事来抓
排便异常可能由饮食结构失衡、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长期排便异常可能伴随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01:10
李子吃多了会不会引起便秘
李子吃多了通常不会导致便秘,但需要适量食用。李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会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消化的速度,可以缓解便秘。并且李子含有水分,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软化粪便、使粪便排出肠道更顺畅。李子口感酸甜,食用后能提高食欲,还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从而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李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和铁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需要注意,不宜过量食用李子,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运动,如跑步、打羽毛球等,促进胃肠道蠕动。饮食上要多补充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苹果、猕猴桃等。如果身体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01:21
比沙可啶肠溶片月经期间能吃吗
比沙可啶肠溶片月经期间是能吃的,但是此药物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若患者的不适症状长时间未消退,应暂停使用比沙可啶肠溶片。若患者在月经期间出现便秘症状,通常可以遵医嘱吃比沙可啶肠溶片进行治疗。比沙可啶肠溶片具有加速消化、改善便秘的作用。月经期间患者的免疫力较低,能力消耗比较大,在用药期间还需随时监测自身情况,以便于了解自身情况,做好针对性治疗。吃比沙可啶肠溶片之后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若长期未自行消退或有加重的现象,建议立即停药,或者到医院更换药物。在服药期间,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鸡蛋、瘦肉、菠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便秘会引起出血吗
一般来说很少会有便秘引起出血的情况。因为我们知道便秘应该是指三天及以上才排一次大便,或者伴有大便的性状改变。比如原来是松软的大便,后来变成比较干结的情况,成羊粪球样的大便。一般大便比较湿润,很少引起便血的情况。有一种可能就是大便实在是太干燥了,有可能在通过肛门括约肌排出肛门的时候,会把肛门附近的血管丛给划破,这样就有可能会引起便血,或者是大便的表面覆盖着有红色的血液。但即便是患者有便秘的病史,有痔疮的病史,如果是初次出现出血,我们也建议患者去找消化或者是肛肠科医生看一看。因为我们害怕后面掩盖着更严重的疾病,比如大肠的肿瘤,比如结直肠息肉,这样做一个肠镜检查可能更安全一些。
语音时长 01:30

2021-05-12

111581次收听

01:52
便秘能吃柿子吗
在便秘的情况之下,不建议患者去吃柿子。因为柿子特别容易在胃或者是小肠之内与胃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最常见的叫胃石。如果胃石掉到小肠里面去,就有可能会形成小肠的结石。所以便秘的患者,不建议进食柿子,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柿子特别容易在便秘的患者当中,形成胃石、小肠的结石,会引起消化道的梗阻,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外科的急腹症。所以如果是便秘,建议换一个水果,这样可能更加安全一些。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便秘的患者少吃柿子。
蜂蜜能改善习惯性便秘吗
蜂蜜能改善习惯性便秘。大多数看来,蜂蜜有润肠作用。蜂蜜可软化大便,起到润滑肠道作用。蜂蜜是高糖成分,糖分由于没有在人体肠道内吸收,可进入到结肠,排出粪便最末节肠段,有助于习惯性便秘治疗。患者便秘时间很长,病情很重,单独用蜂蜜很难解决便秘问题,需患者医院综合评估、综合用药,解决便秘困扰。单一用蜂蜜不能解决便秘问题,可加用麦麸类或表面活性剂改善便秘,如多库酯钠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类药物,辅佐大便排出,起到通便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25

2020-07-23

62333次收听

开塞露怎么用
开塞露学名称为甘油,其主要的作用是润滑肠道,从而促进粪便的排出。在临床上一般适用于便秘的患者,粪便干结的患者。一般,对于粪便干结,使用开塞露是通常是,因为粪便已经进入了直肠壶腹部,因为过于干结导致病人排便困难。使用开塞露,通过肛门局部注入,起到润滑直肠肛管的作用,从而帮助粪便顺畅排出。开塞露的具体使用方法,主要一般在临床上通常使用,一到两只开塞露通过,肛门局部注入。因为每支开塞露的含量一般在20毫升左右,一般每次使用1~2支也就是20~40毫升左右的开塞露,通过肛门完全注入,然后嘱病人憋气,忍住,让开塞露在直肠肛管里存留大约5~10分钟左右。起到充分的润滑,干结粪便周围肠管的作用,从而帮助干结粪便顺畅排出。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31

58861次收听

哪些中药可以治疗便秘
中医一般会根据人身体所出现的不同便秘症状来将便秘分类,同时会应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来针对性的缓解病症,这样所起到的治疗效果会更佳。目前比较常见的可以治疗便秘该症状的中药方剂主要有温润汤、顺气汤、养血润肠汤以及滋阴汤等。
几天不排便怎么办
几天不排便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吃粗粮,适当的锻炼身体,促进肠道蠕动,禁止辛辣刺激食物,远离烟酒刺激,同时可适当的服用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中药或保健产品进行调理,但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每天排便1~2次,如果好几天不排便,是便秘的表现。便秘是比较常见消化系统症状,导致便秘的原因可能与长期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也可能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者是肠道炎症、肿瘤、畸形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同时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平时要注意饮食规律、生活规律、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压力过大,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经常运动。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20

63584次收听

01:55
老年人便秘怎么办
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最为基础的是让病人养成好的排便习惯,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结构,还有建议老年人适当运动。如果有必要刻意选择一些药物改善,也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患者的便秘得不到好的治疗,可以适当加用一些药物,药物的治疗不主张应用刺激泻药,可以应用一些比较缓和的缓泻剂如芪蓉润肠口服液,不会产生明显的依赖作用。另外如果应用药物治疗起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明确便秘的原因,比如患者有冗长综合征,肠道解剖结构的改变引起的那些问题,也可以考虑进行一些外科手术的治疗,但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一定是在应用这些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上起不到效果以后才采取的是不可解的办法,因为术后可能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并发症的发生,医生一定要和患者提前沟通清楚。
慢传输型便秘怎么确诊
慢传输型便秘需要患者到医院口服标志物,通过标志物进行肠蠕动检查确诊。口服带荧光的胶囊,吃完以后24小时拍一张片子,48小时拍一张片子,72小时拍一张片子,看标志物所处的位置,判断肠蠕动的快慢,检查是否为慢传输型便秘,及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18-09-14

60127次收听

01:56
长期便秘的危害有哪些
便秘的危害有很多,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影响进食和消化吸收,长期可造成营养不良;第二,加速衰老,尤其对皮肤的影响比较明显;第三,可能诱发肛肠类疾病;第四,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第五,影响情绪,造成焦虑、苦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