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损伤怎么处理
软骨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软骨损伤通常由外伤、退行性变、炎症反应、代谢异常、先天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关节负重。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受损关节,减少软骨进一步磨损。损伤后1-2周内严格制动,后期逐步开始无负重康复训练。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冲击波能刺激软骨修复。超短波治疗有助于消除关节肿胀,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建议每日治疗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3、药物治疗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双醋瑞因胶囊能抑制软骨降解。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关节疼痛,玻璃酸钠注射液能改善关节润滑。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4、关节腔注射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可促进软骨再生,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大面积软骨缺损。透明质酸注射能改善关节功能,糖皮质激素注射用于急性炎症期。需严格无菌操作。
5、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行软骨清理术清除游离体,微骨折术刺激骨髓干细胞分化。软骨移植术适用于局灶性缺损,人工关节置换用于终末期病变。术后需系统康复训练。
软骨损伤后应保持理想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跑跳等剧烈活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适量摄入深海鱼类补充omega-3脂肪酸。关节保暖很重要,寒冷季节可佩戴护膝。建议每坐立1小时活动关节5分钟,防止关节僵硬。若出现关节肿胀、交锁等症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