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孤独症是怎么回事

62326次浏览

孤独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都有严重影响,这种疾病的发生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因素、生化因素以及器质性病变等,此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于急躁、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等也原因也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生活中不少儿童会患上孤独症。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都有严重影响,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内向、偏激,影响到日常的社交,甚至可导致孩子在长大后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对于孤独症的原因,家长应及时了解,并在生活中积极预防。那么,孤独症是怎么回事呢?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孤独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患有孤独症的患儿,其家族中有孤独症患者的比例要高于一般的家庭。此外,孤独症的亲人中存在认知功能缺陷以及特定人格特征的几率也要高于普通人。这些都表明了,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二、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减少
  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常年在外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过于急躁,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不愿与父母交流。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发生。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上学之后有可能出现学习障碍,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出现困难。据调查表明,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性格大多比较急躁,经常因一些小事斥责孩子,或者由老人单独带孩子。
  三、生化因素
  经研究表明,孤独症的患儿其大脑中的多巴胺与5-羟色胺有所增高,其神经递质的传递也处于失衡的状态。另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可能与大脑边缘系统、海马回、杏仁核等有关。此外,孤独症还可能与出生后脑生长速度过快有一定关系。
  四、器质性病变
  孤独症的患儿有围产期损伤病史的居多,比如有难产、早产、产伤、窒息等。母亲在孕期感染了流行性感冒或麻疹,或在胎儿时期发生宫内窒息,或出生后患有脑炎、脑膜炎等,都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病率变高。

相关推荐

孤独症如何用药
对于幼龄孤独症患者,不主张用药。若患者出现较为严重自伤行为或严重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导致无法进行康复训练时,主张小剂量用药。用药一方面可改善患者自伤和伤人行为,另一方面可提高患者注意力,顺利将康复训练进行下去。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对儿童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疾病家长要注意及时治疗,生活中有很多患者会通过训练的方法来治疗。目标是促进患者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一般因不能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医疗机构中接受教育和训练。
孤独症儿童怎么治疗
现在抑郁症,自闭症,孤独症出现的人越来越多,儿童也会出现孤独症,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孤独症儿童可以用行为治疗方法,教育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来解决,能够让孤独症问题更好地恢复,不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影响。
孤独症能治好吗
从世界上孤独症专家的认知分析孤独症是一个不能够治愈的疾病,近些年来的治疗经验证明部分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治疗和干预,他们的行为特点、能力特点能够很接近于正常的孩子。虽说国际上的认知是孤独症的孩子不能够完全治愈,家长也不能悲观放弃,因为治疗和不治疗差别非常大,只要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孩子,他的能力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国际上的理论是认为孤独症患者很接近正常人后,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处于某一个阶段,如情绪、社会环境的改变,他又会出现孤独症的行为特点。
语音时长 01:20

2019-01-25

51852次收听

孤独症长大后会怎样
孤独症长大后会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要差,在正常的一个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交流方式和正常人也有差异。孤独症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12

2019-01-25

68836次收听

孤独症就是自闭症吗
孤独症和自闭症实际上是同一种疾病,孤独症最早是在国外发现,中国开始诊断孤独症时,国内的专家对这种疾病的诊断命名为自闭症。自闭症主要是源自于英文翻译,所以两者是疾病。目前,孤独症更全面的名称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含与孤独症相关的一系列病症,包括精神瓦解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等。
语音时长 01:27

2019-01-25

58190次收听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表现是交流的障碍,患者不能够正常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交流等。患者基本上很少与他人进行眼神的对视,甚至别人与他对视时,眼神会躲避。大一点的孩子不会主动发起与同伴的交流,这是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还有核心的症状是重复刻板的行为,患者会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如反复开关灯、反复开关门、反复开关水龙头、反复开关柜子门或者是开关抽屉等。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是反复坐电梯,有的孩子是把各种物体、小汽车、积木、包括家里类似的东西,如瓶子、罐子,摆得很整齐,给他打乱一点就会大发脾气,这也是重复刻板的行为。孤独症患者还有一个特点是执拗,注意全都集中在他重复刻板的行为上,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外一个场景很困难,而且还会大发脾气,也有的孩子表现比较特殊,可能不存在这种典型的类型,没有明显的重复刻板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经过仔细的行为观察和了解后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这种患者穿衣服时难,他不想穿,但是穿好后要给他脱下来也难,这也是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转换困难。简而言之,注意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都是最核心的问题。此外,孩子的兴趣可能会很狭窄,不像正常的孩子见到新奇的东西,都会引起注意和兴趣,患者通常感兴趣只有几件事,如看动画片,仅仅喜欢看一两个动画片,患者的兴趣比较狭窄,例如喜欢汽车,看书的时候也只挑有汽车的书看,其它的书他也不感兴趣,或者是某一段时间孩子就喜欢其中一两件事,如某一段时间就喜欢听某一首歌,这都是属于兴趣狭窄的特点之一。还有孤独症的孩子容易出现感觉方面的异常,大部分的患者感觉敏感,他们感觉声音会放大,所以大噪音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痛苦。放炮的声音、吹风机的声音,患者可能都会紧张和害怕,小一点的患者会哭,大一点的患者会捂耳朵;患者对光也比较敏感,例如夏天从屋子里面到外面,正常人会感觉到比较亮,但还不至于引起不适,但是孤独症患者会感觉到不舒适,此时他就会闭眼睛、捂眼睛;患者味觉也很敏感,所以孤独症的孩子很多都有挑食、偏食的情况。少数的孩子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如小婴儿,有的家长会反映打针不哭,正常情况打针肯定要哭,但是孤独症孩子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但家长往往会认为小孩打针不哭,很乖,但实际上任何与正常孩子的差异,都应该引起注意。总之,孤独症最主要的特点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的狭窄、还有感觉方面的异常,这是病症四大最主要的特点。
语音时长 05:49

2019-01-25

63138次收听

孤独症是什么原因
孤独症病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基因的问题,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因素。目前有比较明确的综合症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语音时长 01:26

2019-01-25

59098次收听

07:05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的表现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和感觉方面的异常。一、患者不能正常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的交流等。二、有重复刻板行为,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反复开关灯。三、执拗,场景转换困难。四、兴趣很狭窄,容易出现感觉方面异常,感觉敏感,少数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
03:14
孤独症检查项目
孤独症检查项目有孤独症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病因复杂,没有一种化验是针对孤独症的检查。实际上是由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行为,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
02:44
孤独症的治疗
患者一旦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也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02:19
孤独症长大后会好吗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他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其它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他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他的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稍差,他在正常的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方式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异。
02:51
孤独症的预防
孤独症的预防包括基因检测、避免感染病毒和早产。从孤独症的病因入手。孤独症有遗传倾向和基因方面问题。从优生优育角度预防孤独症,进行基因检测、基因筛选等。孕期病毒感染、毒物接触造成大脑损伤,导致出现孤独症,孕期时减少感染机会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产时避免早产、缺氧。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
母亲的影响之所以重要,心理学家经过对母婴互动行为的系列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关键。“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如此诗意地描述母婴关系互动中母亲的重要性。
孤独症(无智障自闭症)的表现及治疗
儿童心智理论和主体间沟通能力的正常发展心智理论是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并从他人的行为当中解释其心理状态的能力。心智理论能力可以确定感知情感,理解他人的交流意图,并理解非言语方式的交流。心智理论能力是情感同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