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内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0-05-0964847次浏览

心内膜炎这种疾病预防,首先需要在一些诸如心瓣膜病、心血管畸形以及人造瓣膜等等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应用维生素治疗;其次,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以后,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现实生活之中,心内膜炎这种疾病的出现,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倘若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遭受更加严重的伤害,所以务必要及早处理。那么,心内膜炎应该如何预防?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1、预防应用抗生素
  现实生活中,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预防性应用一些抗生素,这种情况就可以有效减少一些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情况发生。
  除此以外,那些患有心瓣膜病,又或者是心血管畸形,又或者是人造瓣膜等等不良症状的患者,建议务必要积极借助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要注意个人卫生,有必要及时清除一些感染病灶。
  患者在接受牙科以及上呼吸道,还有低位胃肠道、胆囊以及泌尿生殖道等等手术治疗,又或者是机械操作,又或者是涉及到一些感染性方面的其他外科手术的时候,建议都需要应用抗生素来进行预防性治疗。
  患者在接受牙科以及上呼吸道手术以及机械操作的时候,通常建议术前30分钟到60分钟就需要在医生帮助下注射青霉素g100~120万u,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倘若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加以应用链霉素。
  患者接受胃肠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等手术治疗,又或者是机械操作的时候,建议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都需要借助氨苄青霉素以及庆大霉素一起应用。
  2、做好护理工作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不管接受接受何种手术,手术后都是务必要积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建议患者的病房温度最好保持在20℃到25℃之间,这种环境更加有利于伤口的恢复,也能够更加有利于伤口被细菌感染。
  与此同时,病房务必要注意通风透气,否则病房病毒以及细菌过多,也是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的恢复的。

相关推荐

心内膜炎有什么危害
患有心内膜炎后需要及时治疗,否则病情加重,对身体健康和生存期的影响都很大。具体的危害包括导致心脏瓣膜深度溃疡、穿孔;造成心脏损伤,出现心衰;造成血管堵塞,出现多部位栓塞,比如皮肤栓塞、内脏栓塞、肺栓塞、脑动脉栓塞等。
心内膜炎发烧怎么办
心内膜炎伴随着发烧症状时,首先要积极控制心内膜炎,可以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缓解病情;必要时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控制心内膜炎,促使体温下降。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用退烧药;没有超过38.5度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并注意多喝水。
什么是细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实际上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侵袭了心内膜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比较常见的受累部位是瓣膜,但也有可能会累及室间隔缺损部位或者是心壁内膜。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之后,如果瓣膜有炎症或损伤,细菌便会在此停留,并生长繁殖,进而引起该病。
心内膜炎是什么
心内膜炎是一种对心内膜造成损害的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会出现感染症状,心脏症状,一定要做好全面检查,然后使用对症方法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作用,一般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法以及手术治疗法。
如何预防老年人心内膜炎
想要预防老年人心内膜炎,首先,老年患者在接受牙科检查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肌注链霉素和青霉素来防止链球菌性菌血症的出现;其次,老年患者接受一些胃肠道检查和手术等等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格兰阴性杆菌的发生。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的应用和外科手术治疗两方面。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形成病内膜,或者临近了大动脉内膜,并伴有赘生物的形成的炎症性反应,感染心内膜炎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治疗心内膜是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疗程要足够长,力求治愈。一般为4~6周,对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还需要培养访问阴性者,可凭经验按照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2周,同时做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除外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若无效,改用其他杀菌药,如万古霉素和头孢菌素。感染心内膜炎复发时应再治疗,治疗过程适当延长。以下种情况也考虑手术治疗:一、瓣膜穿孔破裂、腱索断裂、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三、并发细菌性动脉破裂,或者四支大动脉栓塞。四、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该加强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4996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