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骨质疏松该怎么办

54022次浏览

骨骼对人体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而骨质疏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骼疾病,当发现患有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可以通过补充钙物质元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是发生在骨骼上的疾病,而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体内缺乏钙元素而导致,因此预防这种疾病首先要注意适当补充钙元素。那么得了骨质疏松该怎么办?
  补充钙物质元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就会缺乏一些物质元素,如钙元素,这样就会容易导致人患骨折疏松这种疾病。当发现身体患有骨质疏松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以免症状加重而影响生活及健康。对于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钙物质元素的缺乏而导致,因此在治疗上也应该注意及时补充钙物质,通过补充钙物质而缓解病情发展。
  药物治疗
  药物是患有疾病时首先的治疗方法,对于骨质疏松这种疾病也是一样。当身体患有骨质疏松这种疾病时也是可以选择药物治疗,通过药物可以阻止和治疗这种疾病。在治疗骨质疏松这种疾病药物选上可以通过医生建议选择雌激素代替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二磷酸盐、降钙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病情发展。
  手术治疗
  一般患有骨质疏松这种疾病时,会导致骨骼比较脆弱,这样就会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当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现象时,在治疗上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了。在术后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早劳动而影响病情恢复。
  通过上面这些介绍可以发现,在身体患有骨质疏松这种疾病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患者骨骼健康,及生活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当发现骨骼出现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确诊后及时采取治疗,以免症状加重导致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这样对日后的健康及生活造成影响。

相关推荐

02:25
骨质疏松怎么引起的
骨质疏松有多种因素,有特殊病理状态的,就是特发性的,有的随着年龄增大,有的是跟遗传有关系。特发性的,比如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得疾病之后,会得一种病叫甲旁亢,就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这种情况会引起全身的几乎所有的骨头都会出现骨质疏松,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多数人的骨质松是因为伴随着老化造成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办法避免。还有就是废用性的,比如走路少、长期的卧床。大家平常要多运动、多锻炼、多晒太阳、多喝牛奶,这种因素综合来运用,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或者是较晚的发生。
02:49
钙片什么时候吃最好
钙片最常见碳酸钙D片。说明书上没有具体要求什么时候吃最好,但是也有注意事项,比如当食物含有纤维素量较多时不要吃,因为钙容易跟纤维素结合,不易被吸收。另外不是何时吃的问题而是钙片能不能吃或能不能达到效果的问题。有高钙血症不能吃,比如有肾结石、胆囊结石不能够吃太多。骨质疏松的产生不是因为钙吃的不够多而是因为钙无法吸收或吸收后无法真正被身体利用成骨。吃太多不能被身体利用,只能从体液里流出,可能会产生高钙血症,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疾病。所以骨质疏松时吃钙一定要配合其他药物。
骨质疏松症遗传性
骨质疏松症遗传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但遗传因素在不同人种间或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别,骨折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黑种人,这是因为黑人的骨密度高于白种人
骨质疏松症怎么检查
患骨质疏松症之后,一般要进行检查。如果怀疑家中某些老人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最好到医院做双能X光检查,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患者骨质强度,又可以叫做骨密度检查,此检查对身体损伤较小。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部位包括椎体、髋关节,而骨密度检查就是针对以上特定部位进行扫描,来得到一个数值。以此数值来评估是轻度、中度等程度的骨质疏松,还是严重程度的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检查的结果分为三个层次,如果骨密度检查的结果T值是在-1以上,则提示骨量正常;当T值在-1--2.5之间,则认为骨量减少;当T值<-2.5时,就称之为骨质疏松。如果得出的数值提示有骨质疏松症,就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非常必要,骨质疏松症是被认为是人体的“隐形杀手”,不知不觉就会侵犯人体、损伤健康。需要提早预防,提早进行筛查。
语音时长 01:51

2020-08-18

61235次收听

骨质疏松严重会怎样
骨质疏松如果放任不管,随着病情的严重,对人体可产生严重危害。首先它会引起腰背部、关节甚至是全身骨骼的疼痛感,还会影响到日常活动,引起骨折,影响内脏功能等。因此,患了骨质疏松,应通过药物、饮食调理及运动等方式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
骨质疏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科疾病,而目前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应用的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以及一般疗法等,其中一般疗法为基础性疗法。如果个人是因为体内缺乏钙质而出现骨质疏松状况,则可以考虑应用钙剂治疗。
骨质疏松有哪些类型
骨质疏松有原发性的,还有继发性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了三种,每种引起的原因都不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是在后期引起的,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现后要注意及时的想办法缓解。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骨质疏松轻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感觉到乏力,腰背容易疼痛,甚至全身骨痛。以腰背部疼痛多见也可出现全身骨痛。疼痛度为弥漫性的没有固定的痛点,脊柱变形、骨折等,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骨质疏松的治疗分为基础治疗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口服钙片、维生素d等,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根据主要的作用机理分为一致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或者具有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如双磷酸盐类,药物阿仑磷酸钠、利塞磷酸钠、伊班膦酸钠、塞莱磷酸钠等。降钙素包括鲑鱼降钙素或鳗鱼降钙素宿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促进骨合成的药物有,特立帕肽,能促进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7

57138次收听

骨质疏松吃什么
骨质疏松是属于症候群,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体内钙的丢失,导致骨的质量下降或松脆,引发一系列不适,甚至导致自发性骨折。在生活饮食上,应多摄入含钙高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含钙高的奶制品,还有鸡蛋、小鱼、小虾、紫菜、豆制品及骨头汤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除了补充食物,骨质疏松患者应多晒温和的太阳光,例如早上和傍晚的太阳光。晒太阳光,可以通过皮肤获得帮助维生素D前体,促进食物中钙质吸收。如果缺钙严重的话,需要服用钙片补充,例如钙尔奇、碳酸钙、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必要时采取静脉注射葡糖酸钙,配合维生素D3。
语音时长 01:22

2019-12-11

53165次收听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通常情况下,当患者明确自己骨质疏松后,需根据其程度决定药物治疗方案。常见的甲亢、甲状旁腺的功能亢进、糖尿病或者皮质醇增多症等都能引起骨质疏松。对于轻度骨质疏松,可以口服钙剂(例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或者碳酸钙等)和维生素D软胶囊。对于中重度的骨质疏松就需要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双膦酸盐类,例如可以口服阿伦磷酸钠(福善美)、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密固达)这种药物相对使用方便每年静脉点滴一次即可。其他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还包括利塞膦酸钠、鲑鱼降钙素鼻喷剂、伊降钙素等药物。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不可盲目使用,以防出现不良后果。同时亦可运用中医中药强筋骨、补肝肾等药物口服,加强体育锻炼,定期复查,做好评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人也会逐渐的形成骨质疏松。常见的疾病有甲亢、甲状旁腺的功能亢进、糖尿病或者皮质醇增多症等。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10

59815次收听

02:21
腿抽筋是什么原因
腿抽筋主要的原因有骨质疏松、局部肌肉抽搐两个原因。骨质疏松,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原因,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腿抽筋,夜间加重,以老年人、老年女性多见,临床上可以选择进行骨密度的检查确诊,如T值小于一点五为骨质稀疏,如小于二点五为骨质疏松。这类患者可通过补充钙质、维生素d或配合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的药物,抽搐就能够得到缓解。局部原因,剧烈运动后肌肉消耗大量氧分会出现突然的痉挛抽搐;受到冷的刺激时也会,这种抽搐来的快去的也快。但严重的会造成肌肉的撕裂,恢复时间就会延长,局部热敷才能缓解。
02:04
骨密度检查有什么用
骨密度检查在骨质疏松的确诊以及骨质松疗效的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临床上常见的骨密度检测有两种,一种是超声骨密度仪,其优点是仪器简便,便携,但是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有限。另一类是现在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双光能的骨密度检测仪,主要检测脊柱和髋关节等这些负重骨,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效果和参数,能提供给临床人员进行骨密度的确诊,以及在骨密度药物治疗过程中疗效的监测。但这类仪器往往比较笨重,所以一般患者只能去大型的医院检测。骨密度的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分度,而且还可以对患者服药的疗效进行监测。但是需要注意,由于骨质疏松骨密度的变化较缓慢,因此建议骨密度的检测时间不宜太频繁,一般以半年或者一年检查一次比较好。
骨质疏松检查方法
骨质疏松首先要做骨密度检查。临床中常用的是双能X线检测吸收法,基本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要针对于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检查,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原发性和继发性的治疗差别较大,做完骨密度检查后,还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碱性磷酸酶等。一般原发性骨质疏松,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都正常。如果有异常,要更进一步检查,比如查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维生素D水平,M蛋白的鉴定,甚至还要查皮质醇水平,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还应该拍腰椎片,来发现有没有压缩性椎体骨折,初步判断骨折的程度。有些老年有骨折,不一定在临床上有明显表现,可能仅仅表现身高变矮。
语音时长 01:58

2018-09-29

61455次收听

01:57
骨质疏松的原因
因为一些原因如年龄或激素水平改变,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运用了一些药物或钙磷的代谢,维生素D水平不足等,这些原因都会使骨流失加快,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正常成熟骨的建立是一个骨重建的过程,30岁之前,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30岁左右要达到一个峰值骨量。30岁到50岁,骨形成和骨破坏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范围,50岁以后骨破坏增加。
骨质疏松隐患多,预防应该多措并举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沉默杀手——骨质疏松”。都市人越来越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作为传统老年病的骨质疏松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专家建议,在阳光下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