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该如何治疗
骨质疏松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适度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通常由钙质流失、激素水平变化、营养不良、缺乏运动、遗传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骨质疏松患者应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奶酪、豆腐等乳制品和豆制品。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等,有助于促进钙质吸收。减少高盐、高糖、高咖啡因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钙质流失。每日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鱼类、瘦肉等优质蛋白来源。
2、补充钙剂
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颗粒等。钙剂最好在餐后服用,分次小剂量补充效果更佳。同时配合维生素D补充剂,如维生素D3软胶囊、骨化三醇胶丸等,有助于提高钙质吸收率。补钙需长期坚持,不可随意中断。
3、适度运动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造成跌倒的高风险活动。水中运动对关节负担较小,也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4、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双膦酸盐类药物。对于绝经后女性,可能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片。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可促进骨形成。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骨密度,监测治疗效果。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伴骨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等微创手术。髋部骨折通常需要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手术。术后仍需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防止再次骨折。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骨科医生评估决定。
骨质疏松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每日充足日照,戒烟限酒,预防跌倒。家中可安装防滑垫、扶手等安全设施。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治疗需长期坚持,不可自行停药。若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关推荐
01:02
02:08
02:37
02:2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骨质疏松是如何引起的
- 2 骨质疏松有哪些特点?
- 3 骨质疏松是怎样造成的
- 4 什么是骨质疏松
- 5 骨质疏松怎么引起的?
- 6 骨质疏松怎么处理
- 7 骨质疏松是怎么引起
- 8 骨质疏松是由什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