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掌握11种常见脉象,把握中医把脉原理

182619次浏览

中医讲究脉象,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通过诊脉,可以体察到人们的不同脉象,进而可以了解和诊断疾病。

正常脉象为平脉,呈现在指下的感觉是流利圆滑,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如果心脏或者血脉有问题,脉象就会表现出异常。现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
  1、沉脉
  脉象的显现位置比较深,轻按不明显,没有搏动的感觉,重按才有明显搏的感。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主里实,表明内脏邪气盛。若脉是沉而无力,则表明里虚证,里虚是指正气虚。脾气虚或者肾气虚,都可触摸到沉而无力的脉。四肢水肿时的脉也可以沉,因此脉沉还有水饮为患。

2、迟脉
  迟脉是每一息的脉跳动不到4次,即每分钟的脉跳动在60次以下。这种脉提示寒邪为患。寒则血凝,血气运行缓慢,因此脉搏跳动也慢。迟而有力是实寒证,即寒邪致病。迟而无力是指虚寒证,主要是阳气虚弱,没有力量推动血液运行。这种寒是由阳寒引起的,比如冬天寒冷,是因为阳光弱,而不是实在的寒邪,所以脉表现的迟而无力。

3、细脉
  细脉是脉细如丝,但脉起落搏指较明显,可以分清次数。细脉的特点是脉窄,波动小。脉细主虚证,主要是指阴虚、血虚,因为阴血不足脉管无法充盈,所以脉就会细小。阴阳气血都不足的久病虚证,脉也会呈现出细小的特点。对于水湿较重者,由于水湿充斥皮肤,脉管受到挤压便显得细小,但细而柔软。
  4、数脉
  脉跳动得快,一息脉跳5次以上,即每分钟脉跳动在90次以上。脉快,反映体内有热。数而有力是实热。邪热作用,使得血流加快,热邪与正气搏斗,因此就会出现脉快而有力。若脉为数而无力,则为虚热,这种热不是来自外界的热邪,而是由于内脏阴阳失调所产生的虚热。如果是阴虚内热,脉上就会表现为细数无力。阴虚,脉管中的津液阴血都不充盈,因此脉细小,虚热虽然可可以使得血流加快,但却鼓动无力,所以脉就会呈现出细小、快、无力的特特征,这是阴虚内热或阴虚火旺的典型脉象。

5、洪脉
  脉宽大,波动也大,像波涛汹涌,脉跳起时搏指有力,落下时比较深,起伏很大。主病:热盛。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6、濡脉
  又叫软脉,脉显浮细而柔软,就好像手按到松软的海绵上,轻取即得,重按不显。濡脉主要指湿邪为病。若脉濡而缓,多为湿邪困脾。也可见于气血虚。
  7、弦脉
  就如按到琴弦般,绷得紧,脉形端直而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直起直落。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痰饮、胃气衰败者,亦见于老年亚健康患者。
  8、滑脉
  脉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滚滚滑利。滑脉主痰、痰饮。由于痰饮内阻,在正气不虚情况下,可出现气血涌流,所以脉显滑利。高烧病人,热鼓血行,脉也滑利,女性受孕后,气血涌流以养胎儿,也可见典型的滑脉。

9、涩脉
  脉象艰涩,如轻刀刮竹,滞涩不滑利,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涩脉多见于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
  10、结脉
  脉来缓慢,脉律不齐,有不规则的歇止现象。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若脉来缓慢,歇止停跳又多,病情较重,应当重视。
  11、代脉
  脉呈现为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脉律不齐,歇止的时间较长,脉势较软弱,如每跳五次停一次或每跳三次停一次。代脉主脏气衰微,其病危重。有时痛证、惊恐也可出现代脉。
  以上所讲述的是单个脉象,临床上实际的情况往往是一个病人同时出现好几种脉象。体现的病症,也是各个脉主病的综合。

相关推荐

01:58
涌泉如何按摩
涌泉在按摩时需要找到准确的位置,主要是在足心的位置,位于脚掌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一般可以通过搓法、揉法和点穴的方法来改善。对应的反射区是肾区,所以有腰酸腿疼膝盖软的患者,可以考虑是由于肾虚引起的。点按涌泉穴能够改善相应的肾虚症状。主要的手法先通过拇指指腹的点按或用指尖关节的点按,能够起到比较强的刺激,再通过揉法或者搓法能起到放松的作用。穴位按摩是轻重结合,因为一直用比较重的手法,患者会感觉比较疼痛;一直比较轻则达不到刺激量。相对应的反射区出现疼痛越强,往往反映脏器功能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规律的按摩,能够缓解脏腑的失调,达到相对应的疗效。
01:55
隔物灸怎么贴
隔物灸一般是在穴位部位使用,按照古代的说法,隔物灸实际上是用艾绒隔着姜片、蒜片或者粗盐点着。使用艾柱进行温灸主要是借助所灸隔物起到祛寒温散的作用,比如蒜有温阳作用、盐有补肾作用。出现腹泻可以隔盐灸,在肚脐放上粗盐,把艾绒在粗盐上边点着10-12分钟,艾柱能够起到止泻的作用。患者腹痛可在肚脐隔姜隔蒜,也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现在随着工艺的改进,出现像膏药一种穴贴,既有艾灸的发热作用,也能温散祛寒,贴在相对应的穴位上就可以,如肚脐、气海、关元,或者天枢、下脘等肚脐周边的穴位都可以选择。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足三里在我们的小腿的外侧,在犊鼻穴下三寸,犊鼻穴与解溪穴的连线上,胫骨前脊外一横指。足三里穴如何取穴髌骨的下缘,这有一个凹陷,我们用患者的四个指,把它放在髌骨下缘,在小指的位置上,就是犊鼻穴,犊鼻穴胫骨的前脊,外一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的功效足三里可以有效的改善胃肠的功能,可以对循环系统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对于高血压病有很好的改善,改善我们的循环状态,对于脾胃疾病,像糖尿病有很好的改善,可以补虚,治疗局部的病症。足三里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常用的就是针刺,取到足三里,用1.5寸的针在这个位置直刺,直刺大概0.8-1寸左右,取得局部的胀感,或者是针感沿着小腿向足趾进行放散,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用温针灸的方法也可以,用艾条灸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回旋灸,或者是温和灸,也可以在这个地方进行瘢痕灸,把艾绒固定在这个位置上,之后点燃艾绒,进行局部的化脓灸,可以进行按摩的治疗,可以采用回旋的揉法,也可以采用点按的按摩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可以沿着胫骨面缘嵴的地方,采用直刮的方式来进行刮痧。足三里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足三里穴使用的频率,根据病症来决定,它可以长期的来使用,如果说病人正好处于发病期,我们针刺的时候,可以一天治疗一次或者是两次,如果说病症缓解了,我们说一周治疗1-2次均可,作为补血,作为普通的自我保健的艾灸来说,可以每天都用,每天治疗一次,每次艾灸10到15分钟。足三里穴的禁忌足三里穴这个地方,因为有很多的毛发,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够烫伤,要剔除毛发,再有,就是足三里穴,按摩的时候,要采用轻柔的手段,防止暴力按压之后,局部肌肉,肌腱的损伤。
语音时长 03:59

2022-02-17

93883次收听

太溪穴
太溪穴位置太溪穴在我们内踝处,当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连线的中点取穴。太溪穴如何取穴在我们的内踝一侧,内踝的高点和跟腱之间,连线中点位置,这就是太溪穴。太溪穴的功效太溪穴有很好的补肾益气的作用,对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用于男性的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也可以用于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可以治疗小便疾病,治疗局部的病症像内踝部位疼痛。太溪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取太溪穴用一寸的针,或者是一寸半的垂直进针,进针的深度大概是0.5-0.8寸左右,取局部胀感或沿着小腿往下的放散感,可以用我们的手去按摩,可以用揉法,也可以用点按的,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点燃艾条,距离皮肤大概5-10公分的距离,采用温和回旋灸的方式去温灸它,一直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或者是热力渗透的程度即可,也可以采用泡脚的方式,采用温水或者是配用一些中药把太溪穴即腕踝之下浸到药水里头。太溪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治疗频率主要是看病症的程度,如果说病症程度很重,每日进行针灸,如果把太溪穴作为保健穴位来使用的话,每日皆可使用。太溪穴的禁忌治疗的强度不宜过重,在浴足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水的温度不宜过高,特别是有糖尿病的病人的时候,温度更要控制在37度左右,浴足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语音时长 03:19

2022-02-17

83092次收听

天宗穴
天宗穴位置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是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的腧穴之一。天宗穴如何取穴取到背部,我们摸到肩胛冈,再摸到肩胛下角,取1/3,天宗穴是在上1/3的位置上这就是天宗穴天宗穴的功效它有很好的舒筋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同时,天宗穴可以宽中理气,天宗穴对于胸闷咳喘,胸胀这样的一些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嗽,以及喘憋这样的症候,另外天宗穴,有很好的局部的治疗作用,像颈椎病,以及肩周炎引发的肩背的疼痛。天宗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天宗穴可以采用针刺治疗,可以采用推拿治疗,也可以采用刮痧治疗和艾灸治疗,也可以采用拔罐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天宗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要看病症的情况,如果病症重,症状很重,疼痛很重,建议每日治疗一次,如果疼痛变轻了,症状改善了,建议一周治疗2-3次为宜。天宗穴的禁忌它的刺激量比较大,如果是体质特别虚弱的病人,禁忌使用重手法。
语音时长 02:42

2022-02-17

87894次收听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在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后缘取穴。三阴交穴怎么取穴在内踝的高点,用患者的同身寸四指,就是它的三寸,它在胫骨的内侧缘位置,就是三阴交穴。三阴交穴的功用它有很好的调理脾气的作用,对于腹胀腹痛腹泻胃疼便秘,这类的消化道的疾病,它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它可以理血,它可以治疗各种的血症,各种的妇科的疾病,像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这样的疾病,不孕、不育,三阴交都有很好的治疗功用,再有,三阴交也可以用于男科病的治疗,用于遗精阳痿早泄,用于尿频尿急,尿不尽,以及排尿困难,可以用于局部疼痛,下肢痿痹,像中风病的,下肢的不能够灵活的运动。三阴交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通常来说,我们会用一寸半的针,在与皮肤呈90度角垂直进针,在这个部位提插捻转得气,或者是让感觉沿胫骨的内侧向小腿进行放散,可以采用艾条灸,可以用温针灸,也可以使用艾条回旋灸的方法,以局部皮肤红润,热力渗透为度,持艾条的时候,艾柱到皮肤之间大概5-10公分,每次灸治的时间,是10-15分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我们用刮痧的圆角面,采用直刮的方式去治疗,轻度的,以皮肤微微发红就可以了,可以采用按法以及揉法。三阴交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根据病症的不同,我们来设置三阴交穴的使用频率,像痛经这种有周期性的疼痛的疾病,我们一般在月经来潮之前一周到十天,开始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病症的出现,再有脾虚、便秘、腹胀的疾病,根据程度去使用,如果程度重,我们每日治疗一次,如果疼痛轻的,我们可以一周治疗1-2次。三阴交穴的禁忌三阴交,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子宫的收缩,因此孕妇以及有流产史的孕妇,是禁用这个腧穴的。
语音时长 03:27

2022-02-17

85257次收听

经络推拿后长痘是排毒吗
经络推拿后长痘可能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比如毛囊炎以及肺热等。同时由经络推拿所导致的排毒症状表现主要有出汗以及利尿等,所以一般来说经络推拿后长痘并不是排毒。而经络推拿给人体起到的作用和功效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让皮肤不再干燥以及提升记忆能力等。
商阳穴怎么按摩
为了有效达到养生保健效果,不少人都会选择按摩穴位的方式,不过在按摩时,每一个不同的穴位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如果想要按摩商阳穴,首先就应该沿着肌肉按摩,另外也应该用中指去按摩,把按摩的时间控制在2分钟到5分钟之内,除此之外也需要了解一些禁忌事项。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上臂粗应该是三焦经不通导致的,手臂两侧的三焦经一共有46个穴位,想要瘦上臂,可以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薄荷茶,或者采取药物温敷、三线放松等方法舒筋通络,让手臂尽快瘦下来。
膻中穴的作用
膻中穴的作用是比较多的,比如包括可以用于给产妇通乳就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可以用于平喘、呃逆、胸痹、郁证以及心动过缓等等,可以从多个方面给予患者很大的缓解作用。
足三里穴位怎么找
足三里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部位,一般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就可以找到。而通过针灸或者其它方法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同时可以补中益气,改善气血虚弱等病症,而且也能通经活络,提高免疫力。
02:22
迎香的作用与好处
迎香穴具有通鼻窍、活血通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瘫、口眼歪斜等疾病。经常按摩还具有增强抵抗地的作用。迎香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穴上的一个穴位,位置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处。迎香穴的作用主要是能够通鼻窍和活血通络,所以在临上主要用来治疗鼻塞、鼻出血和急慢性鼻炎等鼻疗疾病。另外,还可以治疗面瘫、口眼歪斜等症状。因为迎香穴还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在临床上也可治疗鼻炎。在医院主要是用针灸的办法,如果在家里也可以通过自按摩来缓解鼻炎、鼻塞的症状。经常按摩迎香可以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还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以达到预防和消除感冒的目的。
膻中穴是什么
檀中穴叫八会穴里的气会,气会檀中,人体全身的气聚集在檀中穴,还是调节情志的一个穴位,中医认为“檀中者,喜乐出焉”。檀中穴,位于胸部的正中央。男性就是两个乳头连线跟前面正中线交汇的点部位置。女性就在第四肋间隙,在锁骨正中线下第四肋间隙处,正中线交点。所以当有气虚或者是呼吸不畅时,可以用檀中穴进行补益人体的气,尤其是人体的宗气。当人体不高兴的时候,抑郁的时候,可以按压檀中穴,让人高兴起来,轻松起来。
语音时长 01:31

2019-01-23

59448次收听

02:32
按列缺穴缓解头痛吗
列缺穴,它是四大总穴之一。列缺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此穴是手太阴肺经络穴,通行表里阴阳之气,邪气在表时可借宣散肺气之功祛风解表,邪气入里时又可借表经之道,引邪外出;故具有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疗伤风外感病的要穴。列缺穴可治疗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古称雷电之神为列缺,本穴为手太阴之“络”,为与手阳明相互沟通之捷径。致本经之气,得过阳明而上达头脑。如果左侧偏头痛,可以按右手上的列缺穴,如果是右侧偏头痛就按左侧。
02:31
常按膻中穴的好处是什么
常按膻中穴好处,可用于治疗气滞、胃脘不适、精神类疾病、乳腺疾病等身体病变。膻中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膻中穴归属任脉,正好在胸骨上,按膻中穴,有很明显胀痛感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多的重要穴位。一、膻中穴是气会,即气所汇聚地方,可治疗和气相关疾病,如气滞。气滞如生气后导致胸闷、胸痛,肺气上逆导致咳嗽、哮喘,胃脘不适导致恶逆、恶心、呕吐等;二、精神系统疾病,如情绪抑郁、焦虑、失眠,也可用膻中穴治疗;三、根据膻中穴所在位置,还可治疗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