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深海恐惧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58164次浏览

深海恐惧症早期病发时,看到深海图片时有心率加快等表现,少部分人有特殊症状,如抗拒和深海有关图片等。
  一、一般症状
  深海恐惧症人群若看到深海图片会出现呼吸不畅,心率加快,胸闷等表现。若情况较严重,有四肢震颤或明显窒息感,出现严重抽搐表现,情况陷入严重状态。
  二、特殊症状
  深海恐惧症人群对深海可产生莫名情绪,总采取回避行为。如抗拒和深海有关图片或抗拒听到和深海有关事迹,为特殊症状,患病率约10%左右,可选择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相关推荐

深海恐惧症能治好吗
深海恐惧症属于心理障碍性疾病,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克服心理障碍。
密集恐惧症怎么治疗
密集恐惧症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恐惧症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往往包含两组症状:情绪症状和躯体症状。情绪症状是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躯体症状是患者紧张的同时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频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要死掉了,也就是还有失控感。药物治疗一般可以选择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艾斯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等药物);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及普萘洛尔,降心率的药物。一般这些药物可能联合使用,从而更好的来缓解患者的恐惧症状。心理治疗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还有没有一些相关的精神刺激因素,采取适当的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此外,也可以采用森田疗法、催眠疗法、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等等,也是有不错治疗效果。尤其是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可以完善患者的性格,是很不错心理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2:13

2020-04-29

57175次收听

恐惧症会导致抑郁吗
恐惧症倘若病情比较严重,是有可能会诱发忧郁症的发生的。除此以外,恐惧症还会导致患者的精神疾病加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恐惧症会导致患者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昏厥;恐惧症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头晕。
尖端恐惧症怎么治疗
尖端恐惧症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的疾病,这类疾病的出现也必须要在生活中引起重视,首先就应该选择消除恐惧对象,选择抗回避反应治疗,也应该接受认知行为的治疗法,又或者是选择系统脱敏法,这些治疗的方法都能够有效消除病人的焦虑心态。
怎样缓解产前恐惧症
很多孕妇在怀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产前恐惧症,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是由于对于知识并不是很了解,首先对于孕妇来说需要稳定情绪,要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变化,另外就是要掌握分娩的知识,对于家人来说要安慰孕妇的情绪变化,积极的鼓励孕妇和分担孕妇的压力。
什么是深海恐惧症
深海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患者看到关于海洋的颜色或者物体时都会产生恐惧感,可能是由于精神心理压力或者不良经历而发病。患者往往可出现心跳加速以及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
交际恐惧症有哪些症状
在社交的时候害羞、局促不安、口干、心慌、脸红、说话口吃、结巴,甚至会有震颤、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的表现。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一般人群的恐惧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景下,都会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和焦点,甚至觉得周围人都在看自己,害怕跟大家交往,甚至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公开场合进餐、喝饮料都非常的紧张和害怕。还有一种是特殊人群的恐惧症,这些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或场合,特别的恐惧和慌张。比如最常见的发言,主持大会,在大会上当众发言或者表演节目,特别容易诱发惊恐的发作。患者在别的场合反而没有恐惧,主要是在这种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群当中,患者会感到惊恐、不安。患者明明知道这是没有必要的,但却控制不住自己这种不合理的情感反应,因此感到非常的苦恼。在进入社交场合的时候就产生严重的焦虑反应,惶然不知所措。
语音时长 01:16

2019-07-04

60163次收听

01:58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类不以患者意志、愿望为转移的恐惧、恐怖的情绪。社交恐惧症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大约占全部恐惧症的一半,又称为人群恐惧症、见人恐惧症。患者对任何社交或者公开场合都会产生异乎寻常的、持久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在陌生人面前,患者非常担心、害怕,感到心慌、出汗,焦虑不安。严重的患者会有濒死的感觉,患者知道自己的恐惧反应极不合理,但是患者无法控制。社交恐惧症患者回避社交,从而避免焦虑的出现。社交恐怖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在社交时患者会感到局促不安,心慌,脸红、口吃,甚至出现轻微震颤。
02:09
对视恐惧症能自愈吗
对视恐惧症能自愈。恐惧症患病的最根本因素和患者的性格特点紧密相关,比如患者的父母非常严厉,患者从小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比较自卑,容易形成过度自卑、不自信的性格倾向和性格特点。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出现包括注视恐惧在内的各种恐惧症。通过患者自己的调整和自我成长,再适当配合心理治疗,对视恐惧症绝对有可能自愈。患者要多运动、多唱歌,多和大家交往、多旅游,养成积极乐观的好心态,经常的自我认可和自我肯定,对于注视恐惧症的自我痊愈非常有益处
怎么克服医院恐惧症
医院恐惧症是对医院这一特殊的环境产生的恐惧,属于场所恐惧症的一个类型,多见于儿童。其发展原因可能是由于年少时候,家长对孩子的不当的教育。比如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和孩子说要给你打针,要给你扎针,要给你输液等等。因为孩子小,害怕扎针之类的,他就逐渐产生了对医院的恐惧,去医院有可能就会害怕打针、会输液等等。那么如何消除医院恐惧症呢?我们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要正面教育,不要以医院穿白衣的叔叔阿姨会打针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平时应该多鼓励孩子,多让孩子多接触周围人,包括医院的叔叔阿姨。穿白衣的是治病救人的,打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不是惩罚人的,不要让被孩子心里面养成这种误区。同时让孩子主动承担一些责任,有什么问题自己去解决,有好的方面要积极表扬,有不好的地方,正面教育批评。不要以打针、输液、扎针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总之,医院的恐惧症多见于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逐渐都会消失的。
语音时长 01:39

2019-07-04

55035次收听

死亡恐惧症的表现
死亡恐惧症医学诊断为惊恐障碍或者急性焦虑症,患者觉得像死亡将要来临,所以会感到紧张恐惧,表现为惊叫、四处呼救,还会出现心脏、神经系统和身体上的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一、心脏方面。胸痛、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患者感觉自己好像上不来气儿了,有一种窒息感。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是出现头疼、头晕、晕厥等。三、身体方面。有出汗、全身发抖、全身软瘫等症状。死亡恐惧症的发作,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环境,也不可预测,没有原因。患者会突然感到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有濒死感、失控感,觉得自己活不了了。死亡恐惧症起病很急,中间一般持续5到20分钟,很少有超过一个小时的。发作一次后还会再次发作。在发作期间患者意识清晰,特别警觉,发作过后仍觉得担心害怕,担心下次再发作,所以会有预期性焦虑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40

2019-07-04

60767次收听

恐惧症分哪些
恐惧症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以及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特殊的一个物体产生恐惧。一、场所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不敢进入公共场所,比如商店、汽车站、剧院、教室等这些人多,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二、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交的时候害羞,感到尴尬、笨拙、拘束不安,所以在社交的情况下,也不敢和人对视,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会表现脸红。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些外界的一些客体,出汗,心跳、血压变化,恶心,甚至晕厥,患者会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明知道客体并没有真正的威胁,知道这种恐惧不合理,但在相同的场合下,仍然反复出现这种恐惧的情绪和回避的行为,难以自制,以致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语音时长 01:41

2019-07-04

56132次收听

02:26
异性恐惧症能治愈吗
异性恐惧症不是只对于异性恐惧,其实是属于社交焦虑症的一个表现。异性为什么更恐惧,可能在性的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正因为有社交焦虑的问题,有跟人建立关系的问题,所以对异性恐惧症来说,要解决社交焦虑的问题,解决跟人关系的问题。一般来说,建议那些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萌生兴趣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得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种兴趣并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可以作为一种动力,促进奋发向上,尊重而有教养地与异性交往。因此,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与培养,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应引导孩子进行异性间的正常交往,不应谈性色变。此外,如果孩子的异性恐惧症比较严重,可以给孩子选择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静神定恐剂进行调理。
02:42
密闭空间恐惧症的表现
密闭恐惧症是指处于狭窄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的一种焦虑、紧张。密闭空间恐惧症,是对于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密闭空间恐惧症属于场所恐惧症的一种,这种人往往有创伤性的体验,或者是会将某种生理状态,与场所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一定是不舒服的,这是一种本能,如果理智没办法战胜本能的反应,就表现出恐惧。通常,密闭恐惧症的患者害怕密闭,或者是拥挤的场所,因为担心这些场所会发生未知的恐惧。有些密闭恐惧症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焦虑和强迫的症状,一旦离开这种环境,患者的生理和行为,都会迅速恢复正常。密闭恐惧症的患者主要症状是,在封闭的空间会出现恐惧、焦虑、惊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流汗,严重时会出现窒息、有濒死感等表现。
02:47
恐惧症有哪几类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焦虑症又分为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单纯的恐惧等。焦虑和恐惧在时间点上不同,焦虑是对未来没有发生事情的一种担心,恐惧是对现在我们面对的东西的一种情绪反应。恐惧症包括单纯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