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有一坨一坨的血块
月经中出现血块通常是正常现象,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经血排出速度等因素有关。若血块体积小且无其他不适,一般无须担心;若伴随严重痛经、经量过多或血块持续增大,需警惕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
经血中的血块主要由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与凝固的血液混合形成。月经期间,子宫收缩帮助排出经血,当经血在宫腔内滞留时间较长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会激活凝血机制,形成暗红色或紫红色的凝胶状血块。这类血块通常体积较小,直径不超过3厘米,尤其在久坐或夜间平躺后更易出现。
当血块体积超过鸡蛋大小、频繁出现或伴随经期延长、贫血症状时,可能与病理性因素相关。子宫肌瘤会导致宫腔变形,经血排出受阻形成大血块;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腺肌症可引起子宫收缩异常,经血淤积;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抗凝药物也可能影响经血凝固状态。这类情况需通过妇科超声、激素检查等明确诊断。
日常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子宫痉挛,饮用姜茶或红糖水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若血块伴随严重痛经或经量超过80毫升,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中成药如桂枝茯苓胶囊、少腹逐瘀颗粒也有助于调节月经。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子宫结构异常,40岁以上女性出现异常血块需加强子宫内膜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