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结局有哪些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皮肤苍白或发绀。心脏骤停是临床最危急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后患者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法唤醒。这是由于脑部血流中断导致脑功能严重受损所致。意识丧失是心脏骤停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2、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停止,表现为胸廓无起伏运动,口鼻无气流。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停止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呼吸中枢功能丧失所致。呼吸停止通常在心脏骤停后30-60秒内出现。
3、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脏骤停患者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消失,这是判断心脏骤停最重要的体征。检查大动脉搏动应在10秒内完成,避免延误抢救时机。大动脉搏动消失表明心脏泵血功能完全停止。
4、瞳孔散大
心脏骤停后患者瞳孔会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是由于脑干缺血缺氧导致瞳孔括约肌麻痹所致。瞳孔散大通常在心脏骤停后1-2分钟出现,是脑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
5、皮肤苍白或发绀
心脏骤停患者皮肤会出现苍白或发绀,这是由于血液循环停止导致组织缺氧所致。皮肤颜色改变通常在心脏骤停后1-2分钟出现,是判断心脏骤停的重要辅助体征。
心脏骤停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系统。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家属应学习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