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衰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55414次浏览

心衰常用药物种类包括:利尿剂、RAAS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硝酸酯类药物等。不同的药物种类有其不同的治疗目的以及用药特点,在应用时患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病症选择,在应用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避免用药错误而耽误疾病治疗。

心衰无其它确切性治疗方案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在发病期间的各种症状,利于心脏恢复正常功能,缓解病情发展,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而治疗心衰的药物种类较多,不同药物适宜不同人群。那么,心衰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1、利尿剂
  利尿剂是治疗心衰主要适合于病症较为轻微的患者,其主要治疗目的为通过增加患者排尿量,减轻心脏负担,促使心脏功能趋于正常,但是该类药物不可长期应用,长期应用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而诱发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2、RAAS抑制剂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措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改善心衰在急性发作期间各种临床症状抑制血管收缩,减轻心肌重构,延长患者生存周期,降低死亡率。而在应用这类药物时,应谨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更为安全。
  3、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交感神经活跃性,长期应用可减轻局部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4、正性肌力药
  该类药物主要包括: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这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患者心脏收缩力,避免低氧血症、心肌梗塞等其他并发症
  5、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其代表药物为硝普钠,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衰引起的心绞痛高血压等症状。
  心衰通过合理和规范性的用药治疗,可以控疾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轻患者心脏负担,促使病情处于缓和状态,不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药物治疗心衰时,所以在服用时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同时应该注意其主要应用剂量和服用时间,避免用药错误而误诊。

相关推荐

02:41
心衰患者生活中需注意哪些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需要结合病因,坚持系统、规范的治疗,生活中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点,防寒保暖,预防感染。气温变化大时,应适当的增添衣物,避免感冒感染。同时,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者过高,注意房间每日通风换气。第二点,积极治疗,坚持服药。常见药物包括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美托洛尔等,也可选择安全性高的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心脏变大的多重功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腿部水肿、胸闷喘促、气短乏力、夜睡不能平卧等心衰症状,还能保护心肌细胞,提高心脏功能,减少病情复发风险,最新研究证实:芪苈强心胶囊与标准化治疗西药联用,不仅能增强疗效,还能进一步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7%。第三点,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饮食上要注意低钠低脂、清淡、易消化,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如牛奶、鱼类、鸡蛋、瘦肉等,不要选择热量过高的食物。运动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强度和频率,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八段锦等。第四点,保证睡眠,心态平和:身体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都能减轻心脏负担。而且,慢病患者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情绪低落也容易加重疾病。需要患者自我调整心态,家属也应耐心安慰,使患者摆脱恐惧、焦虑、消极等负面情绪。生活中也要做好自我管理,注意观察自己的体重、血压、心率,尿量,水肿情况,有无胸闷、心悸,活动耐量是否下降,定期医院复查以调整药物。
01:39
芪苈强心胶囊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一起用吗
芪苈强心胶囊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是两种常用于心衰治疗的药物,是可以联合使用的,在医院与各大药房都被联合推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像“心脏修理工”,专门修复心脏的“发动机”,能显著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而芪苈强心胶囊像“心脏小助手”,帮忙疏通“水管”,还能给心脏“加油打气”,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两者分工合作,能提高疗效,缓解心力衰竭引起的腿肿尿少、胸闷喘促、夜睡不能平卧等症状更快,还能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心脏变大,提高心脏功能,从根源上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最新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芪苈强心胶囊能提高总有效率20%,还能进一步降低心衰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22%,其中降低再住院风险24%,降低死亡风险17%。需注意:心衰患者需终身用药,即使感觉症状有所缓解,也不能随意停药。
01:32
心脏增大怎么治疗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心脏的基础疾病,首先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会有心衰的症状,比如说缓动后气短、胸闷、入睡后憋醒、下肢浮肿、疲乏无力、头晕等。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的话,那有可能是患者心脏大之后发生了心衰,那就要进行规范的心衰治疗。
心衰肺积水能治好吗
心衰肺积水患者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者进行胸水引流的方式来改善症状。但能否治愈则需要根据疾病的病因来确定。导致出现心衰肺积水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长期抽烟醺酒会导致腹部严重感染,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心脏疾病导致出现。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心慌气短、胸闷、四肢无力等现象。对于甲亢性心脏病所诱发的心衰肺积水,只要积极治疗甲亢就可以痊愈。但是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衰则属于不可逆性的疾病,只能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出现恶化的现象,积极改善预后并不能完全治愈。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78529次收听

引起心衰的三大原因
每个人都想要健康的生活,但是许多疾病因素给大家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正常生活,就比如心衰这种病,那么引起心衰的三大原因有哪些呢,下边一起来看看吧。
几种典型的心衰症状
我们有好多的朋友不了解心衰的症状,导致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后,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导致受到了此病的严重威胁,所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种典型的心衰症状,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脏起搏器能治疗心衰吗
很多人都认为心力衰竭的治疗难度很大,其实现在的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治疗上不仅仅可以利用药物,心脏起搏器也可以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和预防,主要包括了除颤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具体的使用情况要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心衰的检查方法
心衰的检查方法,首先是X线检查,心脏的扩大程度以及动态改变可以反映心脏状态,检查是否存在肺淤血;其次是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变化以及心瓣膜结构;还要估计一下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以及扩张功能等等情况是否属于一个正常的状态。
心衰患者如何评判中医治疗的疗效
对于心衰病人而言,要判断中医疗效首先体力是否改善,水肿是否减退,是否可平卧睡觉等式。因此很容易评判中医治疗心衰,中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非常有帮助。心衰患者一般会存在严重的体力问题。比如气短乏力,属于中医气虚的范围;有些病人水肿,也有些病人表现为活动耐量非常低,有些病人睡觉不能平卧,分别属于中医气虚、水肿;有的病人怕冷,属于阳虚。
语音时长 01:11

2019-11-28

62314次收听

心衰治疗
第一,在生活方式上,患者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的饮水。避免食盐摄入的过多,即低盐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比高压的患者可能还要严格的限制,食盐摄入要达到两克。第二,在医疗手段上,对于心衰的治疗,首先我们要治疗原发病。分析心衰的原因,如果是患者心肌缺血,冠心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则需要服用扩血管药物,用支架改善心肌供血等等这些原发病的治疗,可能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第三,在外科治疗上,包括心脏辅助装置帮助患者心脏往外摄血,甚至心脏移植都是治疗心衰的手段。当然,心衰的药物治疗是它的基础,改善寿命,改善长期预后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甚至包括最新的药物诺欣妥,都是可以改善我们心衰长期预后。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比如包括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强心的药物,都是可以改善心衰症状。总而言之,心衰的治疗,包括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善、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手段。
语音时长 01:36

2019-09-09

58785次收听

心衰治疗方法有几种
心衰疾病病发常见诱因多数是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和年龄因素导致,治疗这类疾病比较常见的有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以及神经体液抑制剂疗法等,其中非药物疗法主要有心脏移植,二尖瓣置换或修补术以及机械辅助装置,最为成熟且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心脏移植法。
慢性心衰是怎么造成的
慢性心衰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先天性的心脏病,先天性的结构发育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衰的发生。后天的疾病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心肌的反复损伤,会引起心衰的病理改变,从而导致慢性的心功能不全。
语音时长 01:13

2018-06-29

54838次收听

什么是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突然显著升高,出现头疼头胀的症状,同时伴有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伤的表现,比如说会出现脑水肿、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等。血压急剧升高,无靶器官急性损伤者为高血压亚急症。这些都是高血压危象的一些情况。
语音时长 01:47

2018-06-29

56759次收听

01:38
心衰好治吗
心衰只是一个症状,它是各种心脏病后期性功能障碍,先天性的心脏病和先天心脏畸形经过医学病理修复是可以恢复其功能的,但是多数心衰具有慢性、持续性等特点,如不进行合理治疗,病情发展特别快,五年内的死亡率,可以和癌症对等,甚至威胁到生命。
01:28
治心衰的药
以前心衰的药物治疗主要强调强心、利尿、活血管。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更主张减少心脏做工,减轻负荷,降低神经内分泌对心脏的损害。主要应用倍他乐克、ACEI、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