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脂肪等级标准是什么
如果内脏脂肪面积小于100厘米,脂肪指数在1~9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脂肪面积是在100~150厘米之间,脂肪指数在10~14之间,属于偏高;脂肪面积在150~300厘米之间,脂肪指数在15~29之间,属于高;脂肪面积大于300厘米,脂肪指数是30,表明特别高。

经常吃高油、高脂的食物,不但会导致身体肥胖,内脏中的脂肪含量也会增加,这时常会引起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根据内脏脂肪的多少,划分了不同的等级。那么内脏脂肪等级标准是什么?
1、内脏脂肪正常范围
临床上会利用CT对腹部内脏周围脂肪的面积进行扫描,按照大小分为30个等级,再根据内脏脂肪面积除以人体的平均身高,就可以得出内脏脂肪的指数。如果计算的内脏脂肪指数在1~9之间,内脏脂肪面积小于100厘米,这属于正常范围。
2、内脏脂肪稍微偏高
如果内脏脂肪面积在100~150厘米之间,内脏脂肪指数的范围在10~14之间,属于脂肪指数偏高。
3、内脏脂肪指数高
如果内脏脂肪面积在150~300厘米之间,内脏脂肪指数的范围在15~29之间,就代表内脏脂肪指数比较高,可能已经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
4、内脏脂肪指数很高
如果内脏脂肪的面积大于300厘米,内脏脂肪指数是30,表明内脏脂肪指数很高,这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相关推荐
03:00
03:06
02:12
02:11
01:5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高血脂、高血脂怎么办
- 2 高血脂严重吗?
- 3 什么叫高血脂
- 4 什么是高血脂
- 5 高血脂怎么引起的
- 6 高血脂应该注意什么
- 7 高血脂是怎么引起的?
- 8 引起高血脂是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