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要点

60490次浏览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要点主要包括病史采集、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绝经年龄以及是否有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的情况。子宫内膜癌患者常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月经紊乱。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需特别关注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可能性。

2、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内异常回声。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对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计算机断层扫描主要用于评估远处转移,尤其是肺部、肝脏等部位的转移灶。

3、病理学检查

分段诊刮术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金标准,能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子宫内膜活检适用于门诊初步筛查,但可能遗漏局灶性病变。术后病理检查可确定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受累情况等重要预后因素。

4、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25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可能升高,对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有一定价值。HE4是较新的肿瘤标志物,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这些标志物虽不能单独用于诊断,但可作为辅助指标帮助评估病情。

5、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形态、肿瘤位置及范围,并在直视下进行针对性活检。对于影像学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宫腔镜检查可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该检查还能评估宫颈管是否受累,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子宫内膜癌确诊后应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肪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盆腔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关推荐

子宫内膜癌血性转移过程
子宫内膜癌转移,相较于良性肿瘤来说,恶性肿瘤会在患者的体内发生扩散转移的现象,作为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的子宫内膜癌,是通过何种方式扩散的呢?子宫内膜癌转移,子宫内膜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随着病情的加深,肿瘤很可能会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扩散转移
子宫内膜癌是怎么分期的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主要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浸润深度、是否累及宫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
遇到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是否需警惕子宫内膜癌!
该病例介绍了一位因“子宫内膜癌”引发头痛,且伴有绝经后出血、消瘦、发热等症状来就诊的中年女性患者。该患者因长期饮酒、吸烟和不健康饮食引发子宫内膜癌。MRI示子宫内膜发现软组织肿块。伴有贫血,恶质病、食欲缺乏等症状。故行卵巢切除术伴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一个月的化疗。住院2个月后无明显不适后出院随访,该病例提示日常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需早日治疗。
38岁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嗜睡、意识不清,如何抢救?
就诊前6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时多时少,无明显腹痛。入院行诊刮术采集病变组织送检,病理回报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中度非典型增生。考虑到患者病变恶性可能性大,决定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以去除病变组织。
02:07
子宫内膜癌b超能查出来吗
子宫内膜癌一般会出现子宫内膜的增厚,通过B超检查就可以初步判断有没有子宫内膜明显增厚。B超可以看到血流的信号,如果子宫内膜局部血流非常丰富,也要高度警惕有没有恶变的危险。如果是血流丰富的子宫内膜增厚,需要通过宫腔镜检查来明确子宫内膜有没有异常的组织,子宫内膜是良性的增生还是恶性的子宫内膜癌。通过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基本上可以发现早期的子宫内膜癌。但是单纯凭B超检查,还不能完全明确是不是子宫内膜癌,必须取到子宫内膜的组织,才能最后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患者,饮食上应避免吃发物类食物、热性和凝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温补类食物、高糖类食物等,具体分析如下:
子宫内膜癌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化疗的副作用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以及血管变硬等。子宫内膜癌也是恶性肿瘤,治疗最主要方式就是手术、化疗、放疗,和宫颈癌不一样。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放疗、化疗。宫颈癌主要是放疗放到前面,子宫内膜癌第一位是手术,第二位是化疗,放疗作用放在最后。子宫内膜癌化疗的副反应无非有以下几种:一、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就是体现为白细胞的下降、中性粒细胞的下降、红细胞的下降、贫血,这就叫骨髓抑制。二、恶心呕吐。严重恶心、呕吐,还有副反应是脱发。化疗之后头发都往下掉,两个疗程后头发基本上会掉光;三、血管会变硬,也叫化疗性血管炎。有时候为避免化疗后的血管炎会PICC置管,叫深静脉置管,避免有血管变硬情况。
语音时长 01:59

2020-03-20

57189次收听

子宫内膜癌术前需要注意哪些
首先从病人的角度讲,首先她应该调整好自己的血糖,调整好自己的血压,如果平时吃阿司匹林的人要停掉,抗凝的药要停掉;还有从病人的角度,要保持心态的正常,不要被肿瘤给吓死,因为子宫内膜癌愈后是特别好的,大家有了问题之后要急积极的去面对,积极的去治疗,还有就是术前有一些准备,住院之后要进行抽血的化验,要做胸片、要做心电图、要做盆腔的核磁,看看子宫内膜癌的程度,淋巴结有没有转移,这是子宫内膜癌;还有就是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可能要进行灌肠、术前谈话,这些都是常规的。所以子宫内膜癌得了之后在手术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乐观的去接受这件事,积极的去应对这件事,不要埋怨别人,把后面的事情做好才是现在最应该去做的。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20

62900次收听

子宫内膜癌术后多长时间复查
如果全部治疗都结束之后,子宫内膜癌术后在两年之内,建议是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两年以上五年以内建议大家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果超过五年之后建议大家每年复查一次。复查内容主要是这种盆腔的B超和肿瘤标志物ca125的抽血检查,有的时候会做胸片看看有没有肺转移,可以做胸片、可以做腹部的B超肝胆胰脾双肾看看有没有肝转移、有没有脾转移,这是做腹部的B超;有的时候可以做腹部的或者盆腔的ct增强扫描或者核磁扫描,甚至可以做全身的骨扫描,必要的时候可以做pet-ct检查,这些都可以。还有一点就是子宫内膜癌的人术后复查的时候,建议还是要查TCT和HPV病毒检查的,因为有的人子宫内膜癌手术后也可能感染了HPV病毒产生阴道的癌前病变也要注意,而且子宫内膜癌有的时候复发就是阴道残端的复发,所以子宫内膜癌每次复查的时候TCT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应该做的。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20

53962次收听

02:50
子宫内膜癌化疗的副作用
子宫内膜癌化疗的副反应有以下几种:第一,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就是体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的下降、贫血。第二,恶心、呕吐,化疗还有副反应就是脱发,化疗之后头发都往下掉,基本上化疗两程之后头发会掉光,但是大家也不要有心理负担,化疗6程结束全部结束之后头发还会长出来。第三,血管变硬,这也叫化疗性的血管炎,也是化疗的副反应,所以有的时候避免化疗后的血管炎会PICC置管,叫深静脉置管,避免有血管变硬的情况。
子宫内膜癌术前注意事项
大部分内膜癌都是发生在五六十岁绝经后的妇女,她全身的状态不一定很好,需要做一个全身的评估。来判断病人能否耐受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手术。术前要仔细评估,对子宫内膜癌的程度有一个确认,了解到底是侵犯了多深,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比较合适。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21

55216次收听

子宫内膜癌有什么检查的方法
子宫内膜癌一般是老年妇女得的肿瘤,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有些老年患者已经绝经了又再次出血,绝经后的出血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出血,这些往往是子宫内膜癌的最初症状,只要抓住了这些症状,我们往往能够在早期发现这些肿瘤。
语音时长 00:51

2018-09-14

58224次收听

01:28
子宫内膜癌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内膜癌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一个疾病,它跟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有关系的,与高脂饮食、减少运动、生孩子少都有很大的关系,内膜癌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关系密切,当然癌症还会与家族性的遗传基因有关。
01:45
子宫内膜癌严重吗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如果积极的治疗、积极的锻炼、改善饮食就会减少风险,推迟肿瘤发生时间,同时子宫内膜癌得病的妇女一般是老年妇女,手术的时候可以把子宫和卵巢都切掉,在没有转移的情况下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大部分妇女可以活到生命的自然终点。
01:20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哪些人
子宫内膜癌是生活方式病,跟生孩子少、生孩子晚、不生孩子这些都有关系,同时跟饮食有关,如高脂饮食、高糖饮食、高热量饮食,还有就是运动少,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生活状态,有这些生活习惯的人要多加注意。出现子宫内膜癌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医。